“嘶,卑鄙的腎擊者……”
原來是谷江把自己的發簪抽出來搞了一個偷襲。
剛才還威猛霸道的徐良只覺得自己頃刻之間被掏空了身體。
等他掌握了身體控制權的時候,簪子已經緊緊貼在他的喉嚨位置,無奈之下只能認輸。
一瞬間人群鼎沸,叫罵聲響徹看臺。
“卑鄙無恥。”
“下流,小人……”
“這叫有腦子,你們這種莽貨不懂。”
“屁個有腦子,他這是暗器,違反了比武規則。”
“發簪大部分人都有,可不算暗器,充其量是比較隱蔽的小型兵器……”
作為主辦方的聶銘竹也有些為難,龍鷹虎豹四個裁判一起盯著他,等著指示。
“咳咳……這個嘛,發簪不能算是暗器,畢竟就那么插在頭頂大家都能看得到。”
比武就是這樣,實力沒有巨大差距下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練血境真氣不能外放,拼的是招式體力,而同樣拼算計能力。
能盡可能圍著規則想出各種怪招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這種人以后武道之路就算走的不遠,但也能招到手下干一些臟活。
終于輪到第三場比武了,這次上臺的是兩個練血第三層,血成罡境界的武者。
一個是神捕門的高寬,另一個是最近崛起的豐澤縣最大綢緞莊老板的護衛趙力。
作為練血境最強的血成罡武者,整個豐澤縣本地武者不會超過兩位數,而且年紀也都有些大了。
高寬與趙力還算年輕,但也三十開外了,對于聶銘竹他們這些出身大勢力的人而言已經失去了拉攏價值。
可是對豐澤縣的普通百姓而言這兩人的比武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兩人都是用刀的,互相行禮之后一起怒吼一聲,氣血外放在身體表面形成一層紅色薄膜。
聶銘竹看了下厚度甚至不到一寸。
他當初氣血罡氣可是三尺三的厚度,三十三倍的差距啊。
這就是武者之間的差距,有時候根本就不像同一個物種。
隨著一陣清脆的金屬碰撞聲,兩人猶如開了狂暴瘋狂對砍。
由于爆發力太強,動作太快臺下觀眾有時候只能看到兩團模糊的血紅色影子糾纏在一起。
這讓他們激動,興奮,高聲吶喊。
然而主席臺上的一干高手則連連搖頭。
血成罡武者外放氣血主要是為了有效殺傷詭異,雖然也能保護身體,起到防御作用。
不過防的也是詭異的力量,對實實在在的真刀真槍并沒多少作用。
這兩個家伙是人與人的比武,不好好把氣血省著用,故意外放給人看,這腦回路……
真被臺下觀眾的吶喊聲搞的有了偶像包袱不成?
“小地方就是小地方,武者的思維太低了。”
身為神捕門老大,看到自己手下這種表現,楊丹有些不滿。
“不,這你就錯了,小地方的低層武者對氣血的利用會更加精細。”李恩龍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他們還外放氣血故意浪費?”
“看臺下觀眾的反應你就懂了。”
這時趙沐伊也說話了,
“他們已經三十幾歲了,目前還沒有修煉過內功心法,以后就算有機會得到功法想要開辟丹田希望也不大了。
所以他們知道自己以后不會有大的前途,這場比武他們不是打給我們看的,是給臺下觀眾看的。
對于普通百姓而言,血成罡境界的武者氣血不外放那和練血前兩層又有什么區別呢。”
這就是低層武者的邏輯。
這個世界內功心法被中上層壟斷,低層武者除了運氣好的大部分一輩子是沒有機會開辟丹田修煉真氣的。
因此他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在比自己更低一層的人跟前保持特殊性。
而其中最有標志性的就是血成罡武者的氣血外放!
擂臺上高寬與趙力的戰斗也徹底進入了高潮。
他們兩個的硬碰硬竟然將各自手中的上好鋼刀砍報廢了,然后開始赤手空拳互相用拳頭對轟。
“銘竹,你覺得他們誰能贏?”
對于楊丹這個問題聶銘竹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高寬的氣血消耗比較大,兩人繼續這樣下去趙力的贏面更大一些。”
“既然你這么說那就差不多了,你們聶家“大日赤火令”的朝陽篇對氣血研究最深了。”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他們愣住了,在聶銘竹看來氣血更加旺盛的趙力竟然慢慢撐不住了,最后搖搖晃晃倒在地上。
明明氣血更加衰弱的高寬贏了……
這讓聶銘竹的判斷直接成了笑話。
“這怎么可能?”
看著擂臺上兩個友好行禮,時刻保持風度的家伙,聶銘竹的直覺告訴他這件事不簡單。
“小刀,去查一查剛才兩人的賠率。”
很快小刀就回來了,并且表示趙力勝率更高,聽說在正式比武之前兩人就私下較量過,而且趙力完全占據上風。
至于這個消息是真是假說不準,反正就是有這么一種傳言。
這時候聶銘竹徹底明白過來了,這兩個B打假拳。
“真他馬不是東西,一點武道精神都沒有……”
“這沒辦法,兩個對未來不抱多大期望的人當然想趁著武道大會給自己多賺一些了。”
聶銘竹此刻也意識到他的武道大會有一個漏洞,那就是沒有年齡限制。
對那些上了年紀,潛力耗盡的人來說拼死拼活沒必要。
想辦法演戲互相刷聲望,并且從聶銘竹這里騙獎金,打假拳,買賭局才是正經事。
年輕人對未來充滿期望,自然會全力好好表現,希望被聶銘竹看中得到培養。
然后對三四十歲還在練血境混的老油條而言,他們知道自己沒潛力了,想的當然是多搞錢購買丹藥延長自己的巔峰期。
總之聶銘竹被白嫖了一波。
由于被算計了,除了練血三層的三場首秀之外聶銘竹就離開不看了。
他走了其他大周天循環的高手也自然覺得沒什么意思紛紛離場。
不過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接下來幾天他們變得更加投入,更加癡迷。
很多人從早到晚一場比武都不落下。
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武者,尤其是一些少男少女給自己支持的人加油的時候喊得那叫一個聲嘶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