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師點不點名,這其實是分不同的情況的。
有些老師從開學初到學期末尾,每次上課都不落下,而有些老師完全看心情,沒有任何規律,還有的也就臨近結課的時候,才拿出記名本點一點,并且可能還會提前告知學生。
李詩情今天上午的課,老師類型就是中間那種,點名看心情。
坐在回學校的出租車中,她鼓搗手機聯系同班同學,然后沒一會兒就憂心忡忡的開始嘆氣了。
“今天不僅點名了,而且還做了隨堂測試。”
她很關心自己的學業,今天還是第一次“翹課”。
“別謊,你把咱們的情況跟老師一說,老師應該不會記過扣分的,測試也可以申請單獨再做。”
他們學校期末成績分成兩部分,分別是平時表現和最終測驗。
平時表現又包含期中測試以及出勤率,當然,很多老師還會弄一些小測驗,也是占分的。
“你今天上午沒課嗎?”
李詩情忽然轉頭看向徐風,希望找一個難友。
“有啊。”
徐風點頭。
“不過我這門課的老師從來不點名。”
“……”
李詩情不說話了。
人比人氣死人。
“剛才不就說了嘛,咱們是有理由的,老師會理解,咱們被采訪的新聞可能過不久就出來了,亮給老師一看,指不定還會被表揚呢。”
徐風安慰。
說到上課這些事,李詩情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顯得極為關心,顯然是立志要拿獎學金,或者保研的學霸,相比起來,徐風就顯得比較隨意了。
他和她情況不一樣。
半個小時后,出租車停在嘉林師范大學正門,付錢下車,李詩情拉著徐風去見自己老師。
她需要一個幫忙說話的證人。
…………
“好了,拜拜!”
一會兒后,兩人從老師辦公室出來,李詩情朝他揮手。
“這么無情,用完就扔?”
徐風盯著她。
“不然呢,我總覺得恍如隔世,好久都沒回寢室了,難道你跟我一起去女生寢室?”
“也不是不行,如果你盛情邀請,并且能夠瞞過或者說服宿管的話,我這邊倒沒意見,不過別誤會,我只是好奇里面的建筑布局而已。”
“……”
雙方各自分開,才剛沒走幾步,徐風就被一個熟悉的聲音給叫住了。
“行啊老三,我說怎么一夜不歸,原來是有女朋友了,什么時候的事,居然瞞著我們。”
徐風扭頭,看著從側邊走來的寢室老四,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那是我戰友!”
…………
“哇哦,看看這是誰?”
寢室之中,徐風剛一進門,就被注意到了。
“這不是老三嘛,一夜未歸,我們還以為你真去進修去了,看到你回來,真的是讓我們哥幾個……大失所望啊!”
“這么有精神,昨天晚上沒去開黑?”
徐風看著他們笑道。
“唉,說來話長,主要是缺了你,我們感覺沒氣氛。”
“……”
幾句玩笑后,徐風坐到床上,仔細思考一些事情。
最初金手指就提示,他能在這個世界免費停留三個月,現在不算循環過去的那些天數的話,才僅僅兩天不到,而如果算上的話,那也才幾天而已。
只是循環消耗的時間,說不定不能按照常規判斷,所以有著不確定性。
“免費停留三個月……面板上就不能有個時間條之類的嗎。”
徐風搖頭。
主世界是個什么模樣,他還完全不知道,科技側?神魔側?
一概不知。
他沒有忘記,現在的這個世界,曾被提示說是普通能級世界,那想來,必然就還有著其它能級,而主世界又處在哪個層次?
他既有期待,又有忐忑。
但不管怎樣說,反正多賺一些天命點沒有壞處,因此也不急著提前回去。
宿主:徐風
天命點:115(初級)
幾個小時過去,天命點又增加了三點。
經過之前的實驗,他已經初步摸索出了天命點的一些作用,但他覺得可能不止如此。
這或許是他的錯覺,源自于內心的不滿足,但還是那句話,只要有能力就多積累些,反正沒壞處。
“循環結束,最大的一波收獲已經到手,接下來如果是依靠對肖鶴云和李詩情的影響,得到天命點的話,無疑會比之前變得困難,畢竟前者在城市另一端工作,后者雖然和我一個學校,可她是好學生,大部分時間也都要忙著學業。”
徐風仔細思索著。
從李詩情兩人身上獲得天命點的時候,記錄中曾經提示過,他們都是氣運者,并且從他們是開端劇情主角,這一方面判斷,也的確如此。
所以想來,自己從他們身上獲取天命點的難度,應該是比較低的,換個人估計就不行了。
正如寢室里的這幾個家伙。
徐風瞥了眼幾個室友。
不是哥們兒看不起你們,誰讓你們不被氣運所鐘呢?
“接下來如果事情順利,我可能會被評為市級見義勇為獎獲得者之一,那個應該會大肆報道,讓我有一定收獲……的吧?”
想到被報道,他又想到之前接受采訪的事。
“45路公交事件現在頗有熱度,等新聞播出,我首次公開露臉,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在這件事情中起到的作用,造成影響……如果真有收獲,并且收獲可觀的話……”
徐風想著,他不介意再多接受幾次采訪。
“然后除此之外……”
徐風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除此之外好像沒了。
循環事件阻止公交車爆炸,救下所有人,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只是獲得了幾十點天命點而已,雖然還在緩慢增加,但這些都是后續了。
包括接受采訪,新聞播出這些等等,都是從事件本身這棵大樹上延伸出來的旁枝。
結束循環時,一次結清的收獲只有幾十點,雖然從李詩情和肖鶴云身上似乎也獲得了不少,但他們是事件主角,氣運所鐘,一般人根本比不了。
這樣一想,要從其他方面形成足夠的影響,導致有所收獲,難之又難。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