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初嘗平淡,味有余甘
一行四人點了燒烤和啤酒,就在路邊攤上坐了下來。
李清看了那個流浪歌手一眼,很想問問他怎么也跟過來了,不過那樣未免有些失禮,索性只當沒看見。
“如果我沒猜錯,劉小姐應該是音樂圈的行內人,但是又不太像歌手,所以,音樂公司的制作人?版務?還是,經紀?”
劉以晴笑笑:“李先生覺得呢?”
“這么短的時間里能查到那兩首歌的版權歸屬。”
李清看了眼時間,搖搖頭,“而且還是在這個時間,我只能猜到您很有能量,人脈很廣,至于更具體的,那就不知道了。”
劉以晴舉了舉杯子,笑道:“重新介紹一下,劉以晴,一名經紀人,目前在英利唱片效力。”
“英利唱片?”李清下意識思索了一下,然后才意識到這并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個世界,當下灑然一笑,“不好意思,是我孤陋寡聞了。”
旁邊的那個一直當透明人的梁聰想說些什么,但是想到自己現在只是一個蹭飯的,哪里有說話的余地,只能閉了嘴。
倒是劉以晴聽到李清的話好像有些驚訝,她挑了挑眉,笑道:“沒關系,圈外人大多都只關心自己喜歡的音樂和歌手,至于唱片公司,了解的人還真不多。”
她說著頓了一下,問道:“李先生知道我們公司目前的招牌音樂人是誰嗎?’
“你慢點兒吃。”李清沒注意她的問題,拿紙巾給景小愛擦了擦嘴,“我來給你剝吧,你先吃別的,這個雞胗子你嘗嘗。”
李清戴上塑料手套,一邊上手剝著蝦,一邊抬頭對劉以晴笑了笑:“不好意思。”
劉以晴雖然吃了一嘴狗糧,但是面上還是保持著得體的微笑:“沒關系,其實我挺羨慕你們年輕人的愛情,簡單純粹而又熱烈,就像音樂一樣,美好而讓人沉醉。”
李清笑笑:“劉小姐年輕漂亮,說出這樣的話倒是言不由衷了。”
李清說著忽然想起劉以晴剛剛的問題,繼續道:“劉小姐,我對音樂圈的事確實不太了解,您剛剛說貴公司的招牌音樂人?”
“是的。”提到這個,劉以晴自信滿滿,笑道,“我相信李先生一定聽過她的名字,而且很喜歡她的歌。”
“啊?”
李清心里有些好笑,他對這個世界的音樂人和歌曲是真的不了解,除了一些有年頭的經典老歌和前世一樣,新生代的歌曲和歌手,他近乎兩眼一抹黑。
不過他并沒有表現出來,只是笑道:“我洗耳恭聽。”
“梁辰。”
劉以晴自信滿滿地報出這個名字,作為梁辰的經紀人,她確實為之驕傲。
當然更重要的是,她之前從李清的嘴里也聽到過這個名字。
她相信,在她報出這個名字的時候,作為梁辰粉絲的李清,將再也無法保持這副淡然自若、超然物外的心態。
而那個時候,主動權將會易手,事情也將會好談的多。
她面上淡定如初,心里卻滿含期待地盯著李清的表情,繼續道:“我一直全面負責梁辰的一切經紀事務。”
李清將剝好的蝦放到景小愛面前的餐盤里,聞言還真有些驚喜,笑道:“啊?原來您是梁辰的經紀人,失敬,我敬您一杯。”
這個反應是不是不太對?這是粉絲的表現嗎?
劉以晴心里犯著嘀咕,舉杯跟李清碰了碰。
李清確實有點兒驚喜,因為對方說的梁辰李清還真知道。
因為喬英子和黃芷陶都喜歡她的歌,而且還給他推薦過她的歌。
不過這種驚喜并不是粉絲碰到偶像的那種驚喜,而是如果從對方嘴里吐出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那豈不是很尷尬。
李清喝了口酒,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旁邊的那個透明人梁聰:“對了,你不是叫梁、梁……”
透明人梁聰心中無語,接話道:“梁聰。”
“對,你不是也姓梁嗎?而且也是歌手,這就是緣分啊,來,舉個杯,慶祝大家的相識。”
在李清的提議下,大家一起舉杯碰了碰,氣氛終于熱絡了些,起碼沒有那么多的陌生感了。
李清放下杯子,看向梁聰問道:“對,你叫梁聰,還有個梁辰,她不會是你姐吧?”
劉以晴和梁聰同時無語地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道:“不是。”
劉以晴哭笑不得:“你想多了,梁辰是獨生女。你不是她的粉絲嗎?連這都不知道?”
梁聰也道:“我確實有個姐姐,不過我姐不是梁辰,我跟梁辰也八竿子打不著。”
“好吧,那看來是我想多了。我只是覺得太巧了。”
李清訕訕地笑了笑,聽到劉以晴的話,又有些錯愕,“誰跟你說我是梁辰的粉絲的?”
“啊?”劉以晴一下子就尬住了,即便是以她的老練也有些臉紅,“不是嗎?”
“額……”李清想到面前這人是梁辰的經紀人,還是點頭道,“我確實很喜歡她的歌。”
劉以晴松了一口氣,拿手在面前扇了扇,驅除著燥意,不過她自然能看出李清應該確實不是梁辰的粉絲,而是自己誤會了。
她喝了一口啤酒,壓了壓羞意,解釋道:“之前我聽你說除了一些老歌和梁辰的歌以外,其他的歌你都不是很熟,所以,我以為……”
雖然對方話沒說完,但是李清已經清楚了前因后果,笑道:“所以你覺得我是梁辰的粉絲?”
李清搖搖頭,笑道:“我從不追星,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即便我很喜歡他們的作品,但是對我來說,我吃到了一個好吃的雞蛋已經足夠了,至于下蛋的雞是誰,我不關心。”
劉以晴聞言仔細打量著李清。
她不得不承認,梁辰說的沒錯,這人確實很帥。
而對于歌手這個職業,顏值屬于珍稀資源。
尤其還是唱作俱佳的歌手,如果再有一副高顏值,那幾乎可以稱得上萬里挑一。
當然,放到整個行業,整個圈子里,最終決定一個藝人能不能走到最后的,最關鍵還是取決于品性。
人常說始于顏值,始于才華,但是終于的,必然是人品。
而經過這么一番接觸下來,劉以晴確定,這是一塊金子,一塊璞玉。
而且還是他自己就能自我打磨、自我雕琢的金玉。
劉以晴覺得,他的未來成就甚至還要超過梁辰。
這個想法跟她通過朋友在版權保護中心查詢到的那歸屬于李清名下的一串歌曲名單無關。
如果非要說,那應該是一種人格魅力。
他的心態超然,像一位隱士,待人溫和有禮,像一位君子。
相處起來很舒服。
就像是一杯茶。
初嘗平淡,味有余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