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

三花聚頂

第五十五章:莘正元

三花聚頂 陳觀魚 3212 2011-03-29 14:06:20

    “恭喜李兄弟榮升為百夫長。”

  大楚國軍中,一般將五人為一伍,長官為伍長。二十人為什長,百人為百夫長。五百人為小都統,一千人為大都統.。三千人為正、偏將,五千人為正、偏牙將,一萬人設正、副將軍。

  百夫長就是一百個人的頭領。

  此時大楚國打了大勝仗,自然得喝酒慶功。與李長安較為熟悉的一干士兵,紛紛拿起大碗,向李長安敬起酒來。

  李長安端起大碗,并不推辭,說道,“全靠各位兄弟們的支持。來,干。”說后,李長安一口就將烈酒喝下。

  “好,爽快。”

  軍中喝酒,哪有什么品酒之說。眾士兵見李長安為人豪爽,就算是升為百夫長,仍是待他們如兄弟。心中高興,端起大碗,跟著一口喝下。

  “來來來,滿上,滿上。”

  李長安入得軍營,就是想和常人一樣,即不假裝清高,也不大施臉色。不管是何人敬酒,都一一和其對飲。

  一個時辰過后,這個慶功酒,就已結束。大都士兵,個個喝的大醉,只有少部分人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虎頭兄弟,怎么了,回家了么?”

  虎頭并未和其他人一樣,而是一個人獨自來到一處小山坡。傻傻的抬起頭,遙看北方。

  “嗯。”

  虎頭姓常,名字就叫虎頭,家里只有一個老母親,這次打仗,做為青壯年的他,自然被大楚國征兵了。

  “等仗打完了,就可以回家了。”

  虎頭心中一臉的希望,只盼望這仗快點打完,到時自己可以回到家中,侍候老母親。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誰又知道,一入沙場,生死可由不得自己。天下之大,這仗哪有打得完的。虎頭的美好愿望,也不知,能不能實現。

  “李兄弟,你念的這詩,是什么意思呀。”

  在虎頭的眼中,李兄弟一看就是個讀書人。這樣的人,應該去科考,當大官的,怎么跑到這里來打仗了?

  “噢……這句話說的是……少年去打仗,之后衣錦還鄉的故事。”

  虎頭正在思鄉的時候,李長安哪敢對虎頭解釋真意?

  “衣錦還鄉,李兄弟,別逗我了。當年我們村子,幾百人征去當兵,最后只我有大伯一人回來。而且回來之時,一支手都被砍斷了。”

  說著說著,虎頭眼角都濕潤起來。

  “虎頭兄弟,這打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看我一個讀書之人,不也是來打仗了么?”

  “哈哈,是呀,李兄弟,你怎么跑來這了。你不知道,今天中午,沒把我嚇死。”

  想起中午那會,李長安的內心,微微溫熱。

  自己與虎頭也只是認識了一兩個多月,但他卻能如此重情意。當然,就算虎頭不去抓那支冷箭,李長安也不會有事。但這份情意,李長安哪能不感同身受。

  “這還要多謝虎頭兄弟。”

  李長安抱抱拳,對虎頭謝道。

  “哪里,哪里,李兄弟身手非凡,就算沒有我,李兄弟也不會有啥事的。”

  想起中午李長安右手一抓,就將那羽箭折斷,虎頭是佩服的緊。

  “對了,虎頭兄弟,我這有套粗淺的拳法,你若習完,在戰場之中自保,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對于虎頭這樣的人,李長安自然是喜歡的。再加又對李長安算是有救命之恩,不免想助他一助。至少,在這亂軍之中。學得一套拳腳功夫,總該是好的。如果只是一身蠻力,遲早都會死于非命。

  “啊……虎頭我……真不知……”

  虎頭不知說什么好,脹好著臉。

  “虎頭兄弟,什么也不用說,李兄弟我懂的。”

  說著,李長安眼中閃現一道金光,印入于虎頭的腦海之中。這道金光,是李長安施展的一門道家傳功之法。比較簡單,一學就會。

  “這套降龍伏虎拳,你好生練習。”

  “李兄弟,你是神仙么?”

  只一瞬間,李虎頭的腦海里,就出現了一套拳法。這套拳法不僅有口訣,還有圖形。就算常虎頭看不懂字,按著上面的圖形依法修煉,也是沒得問題。

  “什么神仙呀,只是一點點小功法罷了。”

  “哦,這樣呀。”

  李虎頭顯然比較好騙,李長安隨便說說,虎頭就信了。

  “對了,多謝李大哥!”

  虎頭大概只有十五六歲的樣子,李長安雖然只比他大一兩歲左右。但入得世俗久了些,加之在御林軍中呆了一段日子,看起來較為成熟。常虎頭在李長安傳授功法之后,一時不知如何報答。就將李長安當做大哥看待,若日后李長安有什么事要辦,必當鞍前馬后。

  “不客氣,走吧,我們回去。”

  李長安拍拍虎頭的肩膀,兩人一道回到營中。

  望夏戰役之后,軍營在望夏休整了半月。之后,又傳出命令。攻打“開合”城。如此又是幾個月。前前后后,居然攻打下來了六座城池。

  幸好,這些城鎮,都是小城,并未對軍隊造成多大的損失。而李長安,憑著過人的身手,在幾個月當中,上升到了大都統的位置。也就是說,李長安可以統領一千余人。

  而就在李長安當上大都統的職位之后,他才知道。原來這只兵馬,并不是為了攻打南昭國,而是為了練兵之用。

  “練兵。”

  不言而喻,自然是征對于朝庭。

  朝庭雖然沒有任何動作,但莘正元這個“鎮軍大將軍”豈是一般。從朝庭下的那道旨意當中,他就已然得知,朝庭恐怕是想對他動手了。

  如果從兩方實力對比來看,自然是朝庭占優。只是莘正元暫時未反,天下還算安定。朝庭也不敢舉全國之力,進而討伐莘正元。所以,兩方人馬,此時都在準備,都在期望出現一個良好的時機。

  ……

  “王爺,此翻我軍連占六座城池,想我堂堂軍威,恐怕已傳至了長安。”

  這個所謂的王爺,正是臨川郡王“莘正元”。

  若不是“莘正元”生有反意,恐怕也是一個郭子儀一般的人物。當年莘正元只是郭子儀手下的一個小兵,而他就是從小兵開始。莘正元靠著自己的努力與無數的血汗,造就了郭子儀對他的另眼相看。

  只是,誰又曾想到。盡忠無私的郭子儀將大權放下之后,部分兵馬,卻留入到了莘正元手中。而莘正元靠著這些兵馬,一路在邊疆大殺四方。諸多小國,皆臣服于大楚國。那時的李玄一,直以為天下歸心,放松了對莘正元的管制。而且,由于莘正元戰功郝郝,并親封他為“鎮軍大將軍”,武將之中,只位于郭子儀之下。這還不止,又封他爵位,賜他屬地。

  到了現在,當年封下的屬地“臨川”,現在變成了莘正元謀反的最大依仗。這次新募兵馬,連連攻下六座城池,莘正元大是高興,特地前來軍營,視察一翻。

  “傳得好,我看是還得多派一些人手,到長安城散發消息。”

  兩軍交鋒,氣勢由其關鍵。軍中打出了必勝的氣勢,就算是數倍于己的敵人,也能將其擊敗。而對手往往是聞風而逃,不敢戀戰。

  “王爺高明。”

  這次統兵的將軍,名叫董百川,是為莘正元的老部下。這次連連攻克六座城池,何只是練兵,而是以軍之威,震住長安那邊的朝庭。

  “董將軍,還是你治軍有方呀。”

  “哪里哪里,還是王爺雄才大略。”

  “請。”

  董百川笑意盈盈,然后說道,“王爺,這是幾個月前新招募的兵馬。如今連攻下六座城池,已將這些新兵,煅煉成了一支鋼鐵堅兵。不說朝庭兵馬久年未曾征戰,就算是多年打仗,又有何妨。”

  董百川面對著三軍,詳細的給莘正元介紹了起來。

  “不錯,董將軍這幾個月辛苦了。”

  莘正元站于高處,俯視三軍。其勢一散,如君臨天下。隨著三軍的一吼,更震其威。這哪是什么新兵,簡直就是一支虎狼之師。

  莘正元滿意的點點頭,這次大舉征兵,雖然勞民傷財。但能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師,又算得了什么呢?朝局之中,任是你再高的官。若沒有兵馬在手,皇帝一聲令下,腦袋就不得保住。莘正元以前哪一次不是戰戰兢兢,行事如履薄冰。

  這種朝生夕死的感覺,莘正元早已受夠。于是,莘正元每一日不盼望著,手中擁有一只無敵之師。終于,幾十年的征戰,給他創造了一切。隨著實力的膨脹,當年不想“受命于君”的“莘正元”早已改變。現在的他,只想自己是君,自己是天。

  外界有位士子,戲稱莘正元,詩云,“擁兵幾十萬,坐守臨川王。”

  莘正元聽到后,大怒。當日就派出刺客,將那位士子殺死。從此以后,長安城,再也無人敢談及臨川郡王莘正元。

  “王爺,這次練兵之即,除了大展我軍聲威,我還在軍中,發現了一位將才。不過,我觀他入得軍營并無多少時日,現在暫時只任他為大都統。待歷煉個一兩年后,恐又為王爺添一虎將呀。”

  莘正元除了有謀反之意以外,其他的,倒還是一個英明的統領。

  至少在用人方面,一直是人盡其才。所以這些年間,大都部下,都對莘正元忠忠心耿耿。就算莘正元生有反意,這些將領,也都誓死追隨。

  “哦,此人是誰?”

  =============

  PS:有讀者反應武俠仙俠參雜,感覺很是怪異。為了不讓各位讀者產生郁悶的心情,小魚決定今日爆發,快些結束俗世歷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巴东县| 门头沟区| 遵义县| 佳木斯市| 衡东县| 铜陵市| 古蔺县| 乌鲁木齐县| 弥勒县| 长阳| 黄浦区| 高青县| 开封县| 沙洋县| 龙南县| 衡山县| 长泰县| 梨树县| 辽源市| 区。| 舟曲县| 革吉县| 涟源市| 宁陵县| 新竹市| 永胜县| 临沭县| 肇东市| 平罗县| 汤原县| 眉山市| 临城县| 灵丘县| 甘孜县| 东海县| 彭州市| 玉环县| 康乐县| 象山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