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在某些方面有著共通的地方,比如儒家提倡實行仁政,使得人人安分守已,互相關懷,達到大同的世界,而墨家的思想的核心也是兼愛,在這方面確實有著些許共通之處,但是儒家提倡周禮,在社會階級上的態度就和墨家有著本質的不同了。
在社會階級的態度上,儒家對于等級觀念的劃分是很嚴格的,而墨家卻是主張人人平等的原則,正是因為這樣,儒家和墨家在本質上是對立的,而在儒家董圣融合諸子百家之長,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和墨家之間的矛盾就更加的尖銳了!
當然,不光是墨家,由于儒家的大一統,使得其他諸子百家的勢力逐漸的衰落,所以諸子百家的傳人都是和儒家有著很大的矛盾的,只不過今天相遇在一起的卻是代表著儒家的董昊和墨家傳人墨風而已!
墨家也曾經是先秦諸子百家的大派,但是如今卻是名聲不顯,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而且在近百年來,墨家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派注重研究各種機關之術,而另外一派則是游俠,而在這里面研究機關之術的墨家實力要墨家游俠一派強大的多。
墨風在聽到了董昊是儒家弟子的時候便沉默了,閉目盤坐在一邊,而右手卻是伸向懷里,摩挲著懷中的一塊令牌,心中想著自己這次要到西域所做的事情。董昊見墨風不說話了,也是躺下來休息了。
第二天兩個人繼續向著西北方向前進著,而今天墨風前進的速度卻明顯要比昨天快了許多,而董昊跟著墨風的速度就明顯的要吃力了很多,不過董昊卻是沒有向墨風抱怨,畢竟墨風能夠帶著他就已經很不錯了,董昊再要是要求這個要求那個,就顯得太不懂事了。
而在努力跟著大叔墨風向前走的過程中,董昊又開始做起了早課,盡管手中沒有儒家經典,但是那些經典已經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董昊現在已經不需要書籍了,心中默念著儒家各個經典,一步步的跟著大叔墨風向著西北方向走去。
董昊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著《孟子》,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董昊現在需要強大的力量,有了力量他才能去尋找自己的父親,而董昊雖然每日修煉著父親傳授的法訣,但是卻從來都沒有任何的進展,這就讓董昊有些著急了。
只不過父親只是將法訣傳授給了自己,但是卻從來都沒有教導給自己如何修煉,所以這一切都需要董昊自己去琢磨,而董昊心中的所有儒家經典之中,只有《孟子》中提到了關于浩然正氣的事情。
《孟子》中提到儒家弟子要培養浩然正氣,使得自己義正剛直,從而神氣旺盛,氣貫天地!但是要如何培養浩然正氣呢?這個事情董昊就不知道了,不過董昊也是熟讀了儒家的經典,所以便每一本儒家經典中尋找著線索!
而在《大學》中董昊找到這樣兩句話,“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薄爸炼笠庹\,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边@就引起了董昊的注意,以前的時候,董昊雖然經常背誦這些經典,也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卻從來沒有仔細的琢磨過。
只不過現在董昊為了能夠培養出自己的浩然正氣讓自己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去尋找父親,就不得不琢磨一番了!從儒家經典中董昊找到了這樣的兩句話,也是明白其中的意思,這兩句話的意思想要修身就要心正意誠,而要想心正意誠就需要明白萬事萬物發展的程度和規律!
萬事萬物發展的程度和規律,這就相當于是天道了,以董昊如今的見識自然是還不能完全領悟到這一點,不過董昊卻是明白,要想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那首先自己就要有一顆正直剛正的心,只有心正意誠才能夠培養出自己的浩然正氣!
當然,要想讓自己心正意誠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所以董昊也沒有太著急,他現在就是在尋找培養自身浩然正氣的方法,只有方法找到了,那么將來培養自身的浩然正氣才會容易!
抬頭看了一眼前面的大叔墨風,董昊心里還是有些不明白,為什么昨天大叔墨風還會等著自己,不會走的那么快,但是今天怎么就忽然變了呢?!看著已經和大叔墨風拉開了一段距離,董昊又是快步的向前跑去了。
墨風雖然向前面快步走著,但是卻一直都是觀察著董昊的情況,雖然因為昨天知道了董昊是儒家弟子后,讓墨風對董昊有了一絲的隔閡,不過畢竟董昊還是一個孩子,而且秉承了墨家兼愛思想的墨風,也實在是不忍心對董昊不利。
不過不想對董昊不利,卻又礙于董昊的身份,使得墨風不怎么想和董昊再接觸下去了,于是今天在趕路的時候就特意的加快了速度,希望董昊能夠知難而退,不再跟著自己了。只不過讓墨風沒想到的是,董昊竟然一直咬牙堅持著,沒有絲毫的抱怨和不滿。
墨風在心里暗嘆了一聲,逐漸的又放慢了自己的速度。其實,如果墨風想要真正的丟下董昊不管的話,那是極其簡單的事情,或許是一開始墨風就沒有想要真正丟下董昊,所以才會沒有施展出自己的實力甩開董昊。
而看到董昊雖然跟不上自己但是卻咬牙堅持的樣子,墨風最終還是心軟了,逐漸的放慢了速度,讓董昊漸漸的追上了他。只不過當董昊追上了墨風的時候,墨風也是沒有和董昊說話,就是默默地的向前走著。
董昊也是感覺到了大叔墨風和自己變得有些疏遠了,雖然不清楚這是因為什么,但是和自己的父親相處的這些年里面,董昊已經習慣了沉默,所以并沒有去問這是因為什么,只是默默的跟著大叔墨風。
天色漸漸的黑了,前進了整個白天的兩個人又是開始在地上尋找干柴,然后大叔墨風去打獵,尋找吃的,兩個人很默契的做著這些事情,都是沒有說話,吃完了東西就各自休息,然后在第二天又踏上新的征程。
日子就在兩人這樣的沉默中一天天的過去了,距離董昊離開小山村已經一個月了,而在這一個月的風餐露宿之中,董昊那略顯瘦弱的身軀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還變得有些強壯了,只不過他修煉的法訣依舊是沒有任何的進展!
雖然這個事情讓董昊有些無奈,但是每日琢磨儒家的經典,也是讓董昊琢磨出了一點點門道來了,并且也一點點的總結著,或許等到他將儒家經典琢磨透了的時候,他也就可以培養出自己的浩然正氣了!
而在這一個月里面,除了最初相識的那一天董昊和大叔墨風說了那么幾句話,后面兩人竟然是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了!董昊心里雖然希望能夠和大叔墨風多說幾句話,但是大叔墨風不理他,他也是可以忍受的。
兩個人就這樣在沉默中向著西北的方向走了一個月的時間,也是終于離開了南蠻,進入了九州大地的西域,而走出平原之后首先進入的便是一望無際的戈壁,在這荒蕪的戈壁灘上前進就要比在平原上困難的多了。
首先就是路已經不好走了。對于墨風來說,這樣的戈壁算不了什么,但是對于董昊來說卻是一件極其苦難的事情!踩著那一塊塊的碎石,腳下傳來的疼痛感覺讓董昊不斷的吸著涼氣,不過即使是這樣,董昊仍然堅持跟著大叔墨風的步伐。
另外就是董昊離開小山村的時候已經是深秋時節了,但是因為在滇池境內四季如春,所以董昊在離開小山村的時候依舊是一襲單衣,而如今越是向著西北方向前進,就越是寒冷,從沒有感受過如此寒冷的董昊自然是有些接受不了了。
雙臂抱在胸前,踩著茫茫的戈壁,董昊跟著大叔墨風一步步的向前走著,而在心里卻是默念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一遍遍的默念著這些話,才使得董昊能夠堅持跟著大叔墨風繼續向前走去。
只不過這樣的苦難對于董昊來說還不是最嚴重的,如今到了這茫茫的戈壁上之后,即使以大叔墨風的力量,能夠找到的吃的也是越來越少了,所以董昊如今每天吃的東西就越來越少了,而董昊如今卻是要忍著饑餓和寒冷前進!
董昊此時非常想念在小山村的生活,但是如今董昊已經無法回頭了,唯有跟著大叔墨風!而墨風在這段日子里嗎,雖然沒有和董昊說過話,但是對于董昊所做的一切卻都是看在了眼里,心里對董昊的這份堅持還是很喜歡的,只是想起董昊儒家弟子的身份,使得墨風又是有些無奈!
于是沉默的兩個人就這樣在這茫茫的大戈壁中一步步的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