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林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劉岱如此熱情,原來是想招攬自己,不過這倒是個機會,劉岱手掌泰山郡、任城國、東平國、濟北國四地,那三處郡國之地雖然不大,可加起來也比陳留大上許多,再加上泰山郡,總地形差不多是兩個半陳留大小,這股勢力已經頗為強大,也算是一個庇護場所。
“多謝大人看重,若有機會,逸夫定當前往。”卓林沒有把話說死,其實在會盟之前,卓林就想好了一個最佳發(fā)展基地,那便是徐州,陶謙老邁,膝下幾子又沒什么大出息,而且身邊也沒什么上得了臺面的謀臣武將,除了將徐州治理的頗為富庶極得人心外,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捏的軟柿子。
可若直接帶兵前往徐州,恐怕陶謙不會給卓林發(fā)展的機會,更加不可能收容一個統(tǒng)兵四千的將領,畢竟反客為主鳩占鵲巢這種事不再少數(shù)。
至于兗州,雖然是個好地方可卻是兵家必爭之地,卓林自認以現(xiàn)在的實力根本無法守住,況且淮南袁術虎視眈眈,又與荊襄九郡接壤,兗州不論作為攻取荊州虎視江東的跳板,還是北上洛陽進去河北的通道,都不可或缺。
其實三國地形就像一塊烙餅,被長江與黃河分為三份,荊州是進入江東的門戶,兗州便是進入河北的門戶,他日必是攻伐最為兇猛的地方。
既然不能直接進入徐州,而劉岱又提出這樣一個邀請,卓林打算先去泰山郡等地發(fā)展勢力,等勢力足夠便攻取徐州,吞并這一發(fā)展根據(jù)地,只有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地盤,卓林才能完全放開手腳大展宏圖。
劉岱與卓林客套幾句,便直接進入話題:“孫文臺將軍已經領大軍前往汜水關,不知逸夫認為此戰(zhàn)能否一戰(zhàn)而勝,揚我義軍之威?”
旁邊幾人聽到劉岱問話不由有些驚訝,這種事都拿來詢問,你真當那黃牙孺子是神仙轉世不成?還是能夠預見未來料敵先機?
“自然能夠大勝而歸,孫文臺將軍素有江東猛虎之稱,此次率我義軍所到之處,董賊必定膽寒潰敗。”公孫瓚瞥了劉岱一眼,前先開口一副一所當然。
卓林卻輕微一笑:“未必,孫文臺所領軍士大都是東拼西湊而成,論戰(zhàn)力反而不如五萬訓練有素的軍隊,而且星夜趕路,到達汜水關以是疲乏之軍,此時若遇上勁敵,戰(zhàn)敗的可能性超過七層,不過吸引董賊視線倒是能夠做到。”
聽了這番話,一旁的公孫瓚重新打量了卓林一遍:“此話說得到是頗有一番道理,而且孫文臺立功心切,途中未必會休整軍隊,一旦敵軍趁機偷襲……”說到這里,公孫瓚不禁替孫堅捏了一把汗。
其實卓林還留下了一番話沒說,那就是人心不合恐遭小人暗算,這些話自然不能說出口,否則還不被按一個霍亂軍心的死罪?
之所以如此確定,卓林不只是憑借記憶,而是方才觀察眾人之時,發(fā)現(xiàn)袁術目光閃爍已經在打著什么算盤,而且袁術先前看待孫堅的目光有些奸計得逞的感覺,想必心中已經打定了不給孫堅發(fā)糧算盤。
此次議事持續(xù)了六個多時辰,天黑之時才結束。
第二天一早,袁紹剛洗漱完畢不久就有探馬來報。
“報……第九鎮(zhèn)諸侯鮑信之弟鮑忠擅自離營前往汜水關,被敵將一招斬殺。”
“報……孫文臺將軍在汜水關附近遭到伏擊,十萬大軍被殺的大敗潰逃三十里,大將祖茂被敵將一個回合斬殺。”
袁紹大驚,騰的一聲站了起來:“敵軍主將何人,居然如此了得。”
“回盟主,敵將自稱關西猛將華雄。”
“報……敵將華雄在營外討戰(zhàn)!”那探馬話音剛落,一名小校火急火燎跑了進來,一路大叫,聲音都快扭曲了。
而袁紹聽聞此話更是面色發(fā)白:“華雄,又是華雄,到底是何人居然如此勇猛,一夜之間大敗孫文臺,斬殺鮑忠、祖茂,如今又如此快速來到聯(lián)營之外。
想及此處,袁紹連忙召集眾諸侯,當眾人到來,袁紹將先前得到的消息說了一遍,隨即狠狠瞪了濟北相鮑信一眼:“其弟擅自離營可是奉你命令?”
鮑信插手上前幾步,面上盡是痛惜之色:“我兄弟性情暴躁,定是想要殺進洛陽為國除賊,這才不告而別前往汜水關枉送了性命,袁盟主定要為我兄弟報仇啊!”言下之意是,我兄弟為國捐軀,你怎么也得追封個忠義將軍吧。
其實昨日孫堅領兵離開后,鮑信心中很是不忿,心想萬一那孫堅攻破汜水關功勞可不就被對方全搶了嗎,這可不行,于是鮑信暗中派自己兄弟抄小路前往汜水關,可萬萬沒想到鮑忠居然因此而亡,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袁紹原本是想問鮑信個御下不嚴之罪,沒想到這鮑信反咬一口,責任推脫了不說反而還要封賞,真是豈有此理,不過想到外面還有敵軍討戰(zhàn),此事只能稍后再說,袁紹怒哼一聲:“如今敵將華雄在營外討戰(zhàn),何人敢出戰(zhàn)?”
“列為將軍,我等剛剛舉義,先鋒大軍主帥孫堅大敗,如今董卓派人出城迎敵,此乃反守為攻之勢,此氣焰決不可長。”袁紹目光嚴厲掃過眾人:“此戰(zhàn)要求必勝,剿滅懂賊囂張氣焰并狀我盟軍聲威,不知哪位將軍愿意出戰(zhàn)?”
袁紹話音剛落,一名小將闊步上前:“末將愿取賊將首級獻與盟主!”
“這是我的上將軍俞涉!”袁術眉開眼笑為眾諸侯引薦,心想還是自家的手下勇猛,此次斬了華雄不但立下大功,還能在眾諸侯面前好好威風一把,尤其是那不可一世的孫文臺,他被華雄匹夫殺的大敗,而這華雄卻敗在我家小將手中,這么一比,我可比孫堅強上許多。
“好!取酒來!為俞涉將軍壯行!”袁紹吩咐一聲,立即有人端上酒水。
俞涉一飲而盡,拿著手中長矛雄赳赳氣向大營外行去。
然而,袁術洋洋得意之心還沒落下,就見一名小校急急慌慌跑了進來:“報……俞涉將軍在華雄面前沒走一個回合便被斬于馬下!”
這一聲報下,袁術像吃了一只蒼蠅一樣,臉色說不出的難看。
其余人同樣驚訝萬分,這俞涉一來一去不過是十幾個呼吸的時間,怎么就被斬了,那可是上將軍啊!又不是紙老虎說破就破了,這華雄到底是何人?
“什么?”袁紹不禁大呼出聲,轉而覺得有失身份,故作輕松:“華雄果然勇猛,誰敢出戰(zhàn)華雄。”說著一個個掃過眾位諸侯。
就在此時,站在最后方的關羽就要挺身而出,領命出戰(zhàn),卻被劉備攔下。
劉備看了看在場眾人難看的臉色,不動聲色低語:“時機未到,二弟莫急!”
最終,韓馥左看右看,還是自己站了出去:“袁公,我有上將軍潘鳳,手持一柄百斤重的開山斧,有萬夫不當之勇,此人必可斬殺華雄!”
此時上將軍潘鳳已經立于大帳中央插手而立。
袁紹看著此人不斷點頭,此人身高九尺虎背熊腰,裸露的雙臂上滿是雄壯肌肉,一看就是善戰(zhàn)之人:“來呀,上酒為潘將軍壯行!此戰(zhàn)若勝,賞黃金百兩,駿馬五十匹。”
“區(qū)區(qū)華雄何足掛齒?”潘鳳大步上前,同樣將酒水一飲而盡,行出帳外。
“有潘將軍出戰(zhàn),我等無憂矣!”
潘鳳的勇猛在座之人都有所耳聞,韓馥能有冀州牧這一職位,多虧潘鳳在側相佐,為其披荊斬棘南征北戰(zhàn),由此可見,潘鳳絕不是俞涉之輩可以比擬,眾諸侯都相信,有潘鳳出戰(zhàn),必可將華雄斬于馬下,揚我盟軍天威。
然而,這種信心初一升起,便被一陣驚慌失措的腳步聲打斷。
“報……潘鳳將軍與華雄大戰(zhàn)三合,被斬于馬下~~~”
原本信心滿滿的韓馥聽聞此話,頓時感覺天旋地轉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其余諸侯無不倒吸一口冷氣,幾乎下意識的向后縮了一步。
袁紹面色陰沉,先前還想一戰(zhàn)斬下華雄,壯盟軍聲威,沒想到卻一敗再敗丟盡了顏面,再次看向面帶驚色的眾諸侯:“何人敢出戰(zhàn)華雄?”
話音落下,場面寂靜一片,所有諸侯無一人敢答話。
“何人敢出戰(zhàn)華雄,賞黃金千兩,駿馬一百匹!”袁紹再次喝問。
眾諸侯還是無人答話,這可是玩兒命啊,不是漫不經心的動動嘴皮子,自家麾下的愛將就那么幾員,怎能白白戰(zhàn)死,沒看到韓馥那副悲慘摸樣嗎?
袁紹看到這一幕氣的全身發(fā)抖,堂堂十八鎮(zhèn)諸侯卻被區(qū)區(qū)一名華雄難住了:“區(qū)區(qū)一名華雄就如此棘手,他日遇到呂布該怎么辦?”說到這里略作無奈的搖搖頭:“可惜我的上將顏良、文丑未在,如有一人在此,豈容華雄放肆!”
袁紹連續(xù)三次喝問,卻始終無一人敢挺身而出。
就在這時,后方的劉備微不可查擺了擺手,關羽立即知道,時機終于到了。
可沒等關羽邁步上前,就見一人挺胸而出:“統(tǒng)軍校尉卓林愿出戰(zhàn)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