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燒磚窯竣工
“甚東西?還管飯!有這好事兒”。
一大早,無數輛四輪大馬車,拉著這些工人,就來到了昆河邊,來到的第一時間,先吃早飯。
工人們驚訝地看到,幾百個西洋人擺起了幾個大桌子,大桌子上面放著幾個可以放下一頭豬的大盆,還有幾個大籮筐,籮筐里全是白面饃,比臉還大的大饅頭。
其余的鐵盆里,是一盤盤的大鍋燴菜。
“那是?細面饃饃嗎?”。
“對對對,而且那還是白面的,咱們過年也吃不上,這么一頓吧!”。
“等等,你看了會菜里頭,那么大的肥肉片子,好家伙,這今天是甚日子列?”。
此時,石拐城官府的人,拿著鐵皮喇叭,喊了起來。
“每個人都有份,有序排隊,不要搶,誰敢搶?就回去吧”。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議論了起來。
“這真是給咱們的!”。
“過個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數百名工人,五排長隊,看到前面已經打上飯的人,不禁昂起了脖子看了過去。
“居然是繪酸菜!哎呀我記得我上次吃的時候,那是十幾前了吧?”。
看到,已經打上飯的人,蹲在后面的空地上,狼吞虎咽的吸著粉條,不僅讓所有人吞了吞口水。
有些人,把領到的饅頭偷偷掰成了幾瓣,藏在了衣服兜里,打算回去給老婆孩子吃。
那些肥肉片子,別偷偷用干凈的布,包了起來,干脆舍不得吃。
半個小時后,所有人終于吃完飯了。
“父老鄉親們,我是新上任的包克圖提督,再次讓大家伙來,是想讓大家伙,有工作,有錢賺,不至于一冬天閑在家里,啥也不能干,我們官府要打算在這里建一個燒磚廠,所以需要很多的工人,正好大家回去以后,幫忙宣傳宣傳,只要有青壯男丁來,我們來者不拒”。
說完,所有的石匠瓦匠,被認命成了小隊長,只因為他們看得懂圖紙,然后開始了分工。
工人們領上了工具,開始按照發給小隊的任務,工作。
一開始,先要將河岸邊上,那些土丘,掏出一個窯洞,頂上要有煙囪,這是一項大工程,需要每個小隊配合。
分工明確的情況下,每個小隊專攻一個土丘,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的任務,挖土的挖土,負責倒廢土的,負責掏洞的,都有。
不得不說,對于這些經常干農活的農民來說,挖個窯洞,真的是手到擒來,他們可是天天跟土打交道的,再加上分工明確,短短一天時間一氣呵成,幾個大窯洞就下來了。
“哈哈哈,進展好快啊,這才短短一天”。
“是啊,馬大人,人多力量大,這句話放在哪都合適,希望明天有更多的工人能來,這樣效率更高,進展更快”。
“啊,大人您還要招工?”。
“對啊!這點工人遠遠不夠,將來造磚廠會成為一套體系,從磚塊出廠到每家每戶,直接一體化發展,將來我們還要培訓工人,用燒出來的磚塊,建設城市”。
“那雇傭這么多工人,官府可沒錢啊!”。
“哈哈哈,馬大人說笑了,你覺得我缺錢嗎?”。
“……不缺”。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數十座土丘,都被挖空成為了窯洞,專門燒磚的窯洞。
這天,張繼業像往常一樣騎著馬,來到了這里監工,這時伽利文一路笑著小跑的趕了過來。
“大人!所有窯洞已經竣工了,我們可以開窯了!”。
“哦?這么快就好了,好好好”。
張繼業急匆匆的,來到了窯洞這邊,看到所有工人都聚集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快看!大人來了”。
“大人!所有的窯洞已經竣工了,今天可以舉辦開窯儀式了”。
“好,太好了,那還等什么?開窯!”。
張繼業一聲令下,所有的小隊長,領著工人,帶著邊跑,跑到了自己挖的窯洞前。
“快快快,后生,趕快往里添柴”。
一捆捆的柴火,被工人們放到了窯洞里,然后澆上火油,一把火點了起來。
這時,只見小隊長拿來了一板鞭炮,直接扔到了火堆上,不一會兒,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在窯洞內響了起來。
此時,張繼業有沒有閑著,將伽利文叫了過來。
“伽利文!讓你們的后勤組準備一下,召集城里所有的廚子,來這里,跟牧民們買幾十頭羊,今天中午咱們燉羊肉,吃炸糕,另外把酒水都準備好了,不要給我省,挑最好的,經費不夠跟我說”。
“是大人!保證完成任務”。
今天,張繼業格外的高興,因為他發展的第一步已經邁出去了。
“大人!給我們的燒磚廠,取個名字吧!”。
“名字嘛……就叫昆都侖燒磚廠”。
中午,后勤組在大野攤上,清理出了一大塊平地,他們就地搭起了帳篷,支起的大黑鍋里,沸騰冒泡的燉羊肉,將香氣飄散到了四處。
城里的廚師們,開始蒸起了黃米面,這就是北方特色之一,油炸糕。
廚師們把蒸熟了的黃米面,揉成了一小坨,然后再壓扁,放到油鍋里炸,炸到金黃酥脆,起泡為止。
此時張繼業不緊不慢的走到了這里,看到油鍋里的炸糕。
“師傅給我撈兩個”。
此時,正在用大漏勺,在油鍋里翻騰的廚師,突然聽到身后有人跟他說話。
他頓時回頭一看,看到是張繼業,差點嚇得癱到地上。
“大……大人,我怎么敢做您的師傅……”。
習慣了現代社會的叫法,張繼業都習以為常了,但是看到這名廚師嚇的那個樣子,張繼業頓時一拍腦門。
“忘了!這他媽在古代啊!不能瞎叫”。
“咳咳……你起來吧!去給我撈幾個炸糕”。
“是大人!”。
有了這次經驗,張繼業干脆也不靠其他人了,直接自己動手從鍋里撈了幾塊羊肉,夾了一盤小涼菜,獨自坐在擺好的桌上,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哈哈哈,記得上次吃,還是在牧民家里,真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