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2號,順利與區上簽下合同,交了6萬塊錢,以20年的期限,把收購站連著地皮所有權一起承包下來后,也再沒錢改建擴大經營這收購站了。
雖說大門上的牌子也變成了“興剛農副產品開發公司”,但還是照著原來收購站的情況一樣,照常的開門收著農民同胞們偶爾送上門來賣的土特產。
除了按規定,與15個正式職工簽了5年的雇傭合同,就連原來只管在食堂煮飯的一對中年夫妻,也簽了三年...
1994年8月2號,順利與區上簽下合同,交了6萬塊錢,以20年的期限,把收購站連著地皮所有權一起承包下來后,也再沒錢改建擴大經營這收購站了。
雖說大門上的牌子也變成了“興剛農副產品開發公司”,但還是照著原來收購站的情況一樣,照常的開門收著農民同胞們偶爾送上門來賣的土特產。
除了按規定,與15個正式職工簽了5年的雇傭合同,就連原來只管在食堂煮飯的一對中年夫妻,也簽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