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張成夫婦與一眾女子看守鎮虜墩,李乾幾人,騎馬外出。
劉宗敏與劉元芳二人馬上,各自放了兩塊石碑,石碑用紅漆寫字:“冠虜堡”。
越過南北方向的紅水河,一行人騎馬來到胡楊林帶,越過胡楊林帶,前面就是堿灘草地。
李乾吩咐劉元芳,將一塊界碑插在那口泉眼西側,泉眼叫鴛鴦泉,不知鴛鴦寨堡得名,是不是因他之故。
界碑插下,由此向東,大半個堿灘草地,包括甘甜的鴛鴦泉,都歸冠虜堡所有。
沒人有意見,再西邊就是侄兒李過的接番墩,叔侄二人,連成一線,再西邊,就是嘉峪關所城治下,西南方向,則是苑監馬場。
南面,眾人來到艾家莊,李乾是艾家莊人,當然知道邊界所在,直接讓再插一個界碑在此。
東面,是鴛鴦寨堡五個煙墩之一,喚作‘東古城墩’的煙墩,這里土地肥沃,沒有西邊的沙石夾雜其中。
李乾幾人很是可惜,看著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地,由于沒人耕種,長滿了野草。
幾人下馬,步行來到最東,幾乎緊挨著東古城墩墩墻,才插下界碑,沒人在意東古城墩甲長發現后的態度。
李乾奉命軍屯,乃是紅水鄉堡第一要務,從上到下,各給方便,小小東古城墩甲長,有意見憋著。
只剩下北面,幾人路上商量過,哪里有大片古城林場,是附近幾個墩堡木料使用之地,李乾覺得,這個林場與他有緣。
因為眾人發跡之地,正是這里,于是眾人一致認為,這個古城林場,應該劃到冠虜堡轄下。
其實,李乾心中已經有未來規劃,在規劃中,古城林場與西邊的堿灘草地,占了很重要的一環。
堿灘草地可以放牧羊群,未來給軍屯居民,士兵提供肉食,也給套養雞鴨鵝等。
古城林場,枯枝敗葉可以取暖所用,長成的林木,用作以后軍屯建筑的木料。
在規劃中,南面,沿紅水河兩岸,用水車引水,再開鑿橫渠,灌溉使用,可得萬余畝良田。
東面本就濕潤,只需清理掉野草小樹,就能重獲上田,估算一下,也能得良田近兩萬畝。
兩下相加,足足幾萬畝屯田,按照這時候的產出,每畝都以中田計,可產粟米一石多。
三萬畝屯田,一季收貨粟米三萬五千石,再加上其他雜糧產出,可有五萬石產出。
明朝一石,約為后世一百二十斤,五萬石糧食,去除稅賦,配合肉食,蔬菜,李乾估算一下,可養壯男五千,婦孺老者二萬。
如此人口戶丁,可趕上大半個紅水鄉堡了,李乾想到此處,頓時心潮澎湃。
身逢亂世,土地,糧食,人口,就是安身立命的三大要素。
眾人一路向北,戰馬揚起塵沙,今日天氣晴朗,不再寒冷,策馬急行,蒼茫之下,很是讓人心胸壯闊。
路上,眾人吃些干糧補充體力,終于再次來到古城林場,戰馬拴在一旁,幾人步行進入林場。
看到沿途路上的生活痕跡,李乾心中大定,看來那些從陜北流亡的災民,果真聽了自己的話,沒有去關外,留在了古城林場。
如此一來,三大要素中的人口,就有了。
走進樹林,這些林場的數目都是北方常見的松樹,樺木,底下夾雜著一些灌木。
秋冬季節,樹葉落下,在地面積累了厚厚一層,幾人緩步而行,沿著生活痕跡,向內里走去。
果然,沒過多久,李乾就看見,前面林中,胡亂搭建著眾多的棚屋。
棚屋兩側挨著樹木,上面用松樹枝蓋住當做房頂,四周墻壁,用灌木條編織而成。
內里災民,此時正逢晌午,都在做飯,恰巧古城林場附近,就有一條紅水河分叉溪流,倒也不曾缺水。
走進一看,災民鍋內,有的用松針熬湯,綠油油的漂浮著幾片樹皮,中間偶爾翻騰起松子。
鍋內能有松子的還算好的,其他大多數人家鍋內,只有松針熬湯,伴著野草樹皮。
災民們看著幾人前來,沒人在意,只是目光呆滯的看著,神情麻木的很。
全都是面黃肌瘦,身如骷髏,眼窩深陷,逢頭垢面。
紅娘子看到這些,忍不住心有戚戚然,如果她沒有碰到李乾,如今不是被瓦剌韃虜折磨致死,就是如這般模樣。
她雙手緊緊抱著李乾胳膊,把臉埋在懷里,恨不得永遠不放開。
李乾長嘆一聲,喚來一個半大孩子,遞給他一塊面餅,半大孩子接過,掰成一大一小,像是餓鬼投胎,都不帶嚼的,幾下就把小的面餅吞了下去。
他把大塊面餅藏在懷里,然后飛快回去,從一個小窩棚里,扯來一個女童,很瘦很黑。
他警惕的看著四周,當著李乾面,將大塊面餅遞給妹妹,說道:“妹妹,快吃,吃完了跟著好人大哥回去,就不用餓死了?!?p> 他妹妹鋪一見到面餅,頓時眼冒綠光,一把抓過來,顧不得手上泥土沾滿面餅,塞進嘴里,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也許吃的太急,也許面餅太干,女孩被噎住了,憋的直翻白眼。
紅娘子紅著眼睛,飛快遞過去水壺,喂她喝了下去,才讓小女孩緩了過來。
半大孩子咽著口水,努力的把視線從面餅上移開,見妹妹終于吃完,然后撲通一聲,跪在李乾面前:“好人大哥,你把我妹妹帶走吧,只要給她一口飯吃就行。...我妹妹很懂事很勤快,洗衣做飯端茶倒水,都干得很好?!?p> 他妹妹一聽,哇的一聲,撲在哥哥身上,喊道:“哥哥,不要賣了我,我再也不喊餓了,嗚嗚?!?p> 半大孩子猛地一推,將妹妹推開,罵道:“你跟著我干什么,等著餓死么?...快點給好人大哥磕頭,讓他帶你走?!?p> 紅娘子再也忍不住了,淚流滿面,一把抱住兩個孩子,轉頭對李乾說道:“哥哥,你一定要建好屯田,給她們一口飽飯吃,這世道,太不活人了。”
李乾點點頭,說道:“放心吧,我一定給他們一口飽飯吃。...我李乾發誓!”
隨即,李乾讓劉元芳,扯開嗓子,喊話:“所有人請聽清,我家屯長大人不忍看見你們凄惶,大發慈悲,特來招募你們當做軍戶,開墾田地。
...只要你們同意,從現在起,一應口糧用度,全都是我家大人的。”
聽到有吃的,所有的災民不在呆滯,全都齊刷刷的看過來,想也不想,就隨著李乾幾人向鎮虜墩走去。
陳漢升粗通文墨,沿途拿出軍籍戶冊,給災民們一一登基造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