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領悟其中深義,人人都能明心見性,都能大徹大悟了知宇宙萬物的真相。
這個故事是這么說的,相傳在一個禪宗寺院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禪宗大師,它每天都要到山上去靜心打坐,參悟禪法,一坐就是半天,而每天給這位送齋飯的是一個小和尚!
這個小和尚從小就拜這個大師的門下,當大師打坐完畢后準備下山時,小和尚上前虔誠的問道:師父,我跟你參悟禪法已有十幾年了,可還是心中有諸多困惑與煩惱,不了解自己的心為什么會無端反復變化無窮。
大師聽后,緩緩的指向身后那一片大山和一處水流,接著說道:徒兒啊,你看到這一片大山和水流,你會想到它是什么?
小和尚說道,見山就是山啊,見水就是水啊,大師聽后很喜悅的說道,如果現在下起了一團濃霧,把這這片山和水都籠照了,還有草木樹林都檔在你眼前,很難看清楚了,那你在看它時你會想它是什么?
小和尚說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大師聽后說道:當陽光一旦照耀過后呢,你會看到什么?小和尚說道: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啊?
大師說:人生就是這樣,若你能領悟其中境界,就能開悟了,能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心中自然就不存有煩惱與困惑。
可是小和尚思索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于是懇求這位大師說道:師傅啊,弟子愚鈍著實領悟不透,麻煩您能給我指點迷津,讓我醒悟吧!
大師看到這個小和尚非常有誠心,心地非常好,勤心跟隨自己十幾年,每天吃喝都是小和尚送來的,被小和尚的真心打動!
就對小和尚說:徒兒啊,為師也只能點撥一下你,剩下的只有靠你勤心領悟了,小和尚微微點頭!
大師說道:人生有三重思想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我們那些執迷未醒的眾生,被萬物萬相所困,活在這個相境里,而在這個相里它是無常變化的,說通俗點就是這個相不是本來面目,是后天造成的,這個相是由各種因念因緣促成的,所以眾生活在這個相里,經受著緣聚緣散的無常變化,心也會隨之無常變化,如追求的一切物質財富,最后都不可能保持恒久不變!
不管是失去或還是得到,那么我們的心就會有煩苦痛轉向煩惱,由煩惱轉向快樂,兩者之見相互在變化在輪轉,所以你說你的心總是會反復無常的變化,就是由于你太執迷于萬物萬相了,所謂境隨心轉,你的心被虛相所限,所看到的所認知到的一切就都是萬相表面你所能感受到那重境界。
若是看透萬物萬相的本質真相,這無常變化的法則就像是一團迷霧,你能夠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去散這股迷霧,那么這顆無常的心就會轉變成一顆恒定不變的真心,就不會在升起任何的煩惱了,因為你見到自己的真心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實面目,所謂心生萬物,萬物皆由心造,掃除了無常萬相后,萬相歸一,這個一就是真心本性。
小和尚聽后瞬間開悟,問道師傅:第三重境界如何理解呢?
大師說道,當你不在被萬物萬相而執迷,你活的就很透通自然自在,心中面對任何的無常之事,你都能自然化解,你心就像是裝滿了陽光,走到哪里照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光明,你用你的智慧和慈愛之心行于世間,此時你的智慧是無上的,思想境界是無邊無限的!
心中早不再受到相的限制與干擾,把它當成是抵達真心本性修煉的一個體驗過程。這時的你以一種超脫的心境在去看這個世間萬物之后,人生恍然若夢,“我身雖在夢中,可在夢中已醒”。
小和尚聽完師傅所講的這三重境界后直接就大徹大悟了!
那么這三重境界來自于哪里呢?
三重境界皆源于自己的真心本性,萬事萬物就好比一片茫茫的大海,而大海上的所有景象都是萬相,而我們眾生就像是漂泊在一條船上的掌舵人!
當你看到海上的萬相后,而深陷執迷,就會一直無止境的追求它,那就活在了第一重境界里,相的境界里。這就好比同樣是很貧窮的兩個人,為什么一個每天過得郁郁寡歡,每天為貧窮而苦惱,為什么其中一個人能過得無比淡然灑脫。
這全然是一個人的境界不同,一個人執迷于相中,一個人不為相所困,貧窮對它來說是無所謂的一種超然境界。
當你能放下當下執迷的這個相,就看到生命的真實面目與終極的人生追求,一切不在有掛礙,不在為相所困的時候就晉升到了第二重境界,也就是心靈自在的境界,達到這一境界的人,思想通達,心靈純靜,處世淡然,喜悅自在。
比如有的企業家,家財萬貫,平生就經常捐獻錢財給苦難的災民,經常做慈善,這樣的人就是不執迷于錢財這個相了,錢財對于它來說是變成了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是無私奉獻的真心力量,能感染吸引更多的人認識自己真心本性。
當你能無私奉獻而不求回報,甚至做好事不留名,才是真正的晉升到了第三重境界,就比如那些偉大圣人或帝王,身前無私奉獻,為天下人謀福利而不留名不圖利,死后卻被后世奉永遠銘記,追封為千古一帝或萬古圣人。
還有那些默默無名或無身分地位的德賢之人,也算是隱世高人吧,它們傳播善知識,善經驗,幫助別人,不圖名利。這就是佛家所講的達到了塵世間的無我相,無眾生相的高維境界。
而在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人跟這個小和尚的是一樣的,在第一重境界里,被相所困所迷,比如一個壞人經常做壞事,那這個壞人它為什么要做壞事?
其根源是就是因為它根本就不知道做的事是壞的,更不認為自己是壞人,如果他事先都認知到這件事是壞的,對自己或它人有危害,它是絕對不會做的,就是由于它的認知有限,被相所困所迷,不了解事物的本質真相,就不自覺的當成一種習性而為!
所以凡執迷于相中之人,都是未醒之人,執迷越深越難醒悟,這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當你看到別人身上缺點時,一看就知道,可是當你看自身缺點與毛病時就不是很清晰,就算你自身知道缺點與毛病所在,你也只是很自然當成你的習性!
當你執迷于相的時候,因早就已種下了,當下所遭受得煩惱與苦難就會在當下生活中現相出來,是真正磨煉你,成長你的時候,是覺醒的一個最佳時機,別人是很難點醒自己的,并不是靠讀兩本圣賢書或聽大師的開導就能醒悟的,那只能指引,并不能實踐自化!
人生首要的功課就是先知其真心本性,而后覺知覺察所念所行,是否合乎自己的良知,心若光明正大則正氣浩然,心神坦蕩自在,若心有愧疚不安或裝滿煩惱和困惑等等一切的負能量的時候,那么你的人生仍走在迷途未醒的路途中。
我不渡我。我渡我。我即是我。我非我。(我渡我是自渡)自己不走進心走出在外相沒人能幫你,家庭,錢財,小人,貴人,都是一種在外在的相!怎么走進心脫離相就看你怎么體悟自己人生啦!為什么而活?你能告訴“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