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轉世漢王

第二十二章 兩宮失和-挾私報復(下)

轉世漢王 宜炫 3295 2007-12-18 13:37:00

    -------------------------

  今日第一更

  -------------------------

  眼看著在長安盤桓有些天了,諸王列侯部分已經向皇帝告辭歸國,畢竟祖宗有規矩,藩王在京城待久了容易惹來猜疑。一些不肖的王爺列侯,離開這幾十天,也頗為惦記在封國內的逍遙富貴。在這長安城內,處處不自在,不敢玩樂,也不敢聲色犬馬,連女人也不能碰,整日里就是與宗室顯貴交結往來。對那些胸無大志的人來說,這些事情都氣悶得緊。

  劉發也打算過幾日就回封國去,劉平此時也并未十分想留在長安,一來他也不知道究竟在長安要做什么,二來臨湘城內還有一大攤子的事情等著他回去處理。

  不過走之前,卻有一件事情無論如何要辦成,這件事對于劉發和劉平父子來說都殊為重要。那就是請皇帝恩允,讓唐姬隨同長沙王駕返回臨湘。此前礙于景帝在世,只能讓唐姬在漢宮待著受苦。現在既然景帝已崩,唐姬也就不必再留在長安侍奉,可以隨兒子之國,享幾年清福去了。

  這一日,劉發前思后想,字斟句酌,寫了半天的奏表,不知道費了多少竹簡,才終于擬好了一份,呈遞了上去。劉發滿心地認為皇帝必然會應允,因為本朝是有先例的,而且漢家以孝治天下,歷代皇帝都最重孝道,皇帝定然能夠體恤劉發急于孝敬母親的心意,下旨恩準。

  其實這幾日上表奏請奉養母親的不只劉發一人,其他幾個姬妾的兒子也都紛紛上表,求皇帝恩準母親隨王駕之國。眾人皆以為這不過就是走一個過場,眾人上表,皇帝御筆一批,就成了,皆大歡喜。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劉徹這幾日接二連三收到諸王遞上來的折子,個個言語懇切之至,伏請皇上體恤他們的孝敬之意。劉徹深為感動,因此決定挑一個日子,下道詔書,曉諭天下,讓后宮所有有子的先帝姬妾都隨兒子之國,讓諸王滿意的同時,也為天下樹立一個孝的典范。皇室本就是天下臣民的圭臬,事事都要為表率才是。

  未央宮,皇后殿內。

  天色已晚,殿內宮燭已經點起,桔黃色的燭光搖曳,在墻上映出兩個碩大的人影來。

  田蚡和王太后坐在榻席上,旁邊侍立的宮女都被盡數喝退。

  王太后道:“以后這么晚了,不要常往宮里跑,別人知道了不好。畢竟這里是后宮,你又是個男人。”田蚡笑道:“姐姐放心,這里除了和你年紀差不多的老太太,就是我外甥的老婆,這些我都沒興趣。”王太后笑著嗔道:“去。”攏了攏袖子,又說:“有什么事,說完快走。”

  田蚡壓低聲道:“徹兒有件事情不知道有沒有告訴姐姐。”王太后道:“什么事?”田蚡道:“聽說,徹兒打算下詔讓先帝的后宮,只要是有子的姬妾都隨王之國。這幾日就要頒詔了。”王太后道:“哦?徹兒打算這么做?他沒告訴我,不過這倒也沒什么,先帝已經駕崩了,留下這些姬妾在宮里也不知道要做什么。說起來姐姐也是女人,這深宮苦熬的日子可不好過。索性讓她們都走吧,還能再活幾年呢。”

  田蚡急道:“姐姐怎么糊涂了。你把這些娘娘都放走,就等于放虎歸山那。”王太后笑道:“什么虎不虎的,一群后宮的娘娘,這些年看見我都不敢大喘氣,雞都殺不了一只,到老了,還成虎了?”

  田蚡又急道:“姐姐怎么能看輕這些人呢?姐姐你自己這些年在東宮面前不是也一直大氣都不敢喘嗎?弟弟冒昧地問一句,您心里真的就服氣東宮老太太嗎?”王太后思量了一下,道:“她們即便不服哀家,又能怎樣,他們又沒有做皇帝的兒子,一個王爺還能翻了天?”

  田蚡道:“這些人里面,弟弟不敢說全部都包藏禍心,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諸王不少都是徹兒的兄弟,多數還比徹兒大,保不齊就有一兩個亂臣賊子。若是把這些娘娘留在宮里,可能還能起到些作用,讓這些人投鼠忌器,若是把這些娘娘全都放了出去,到時候他們再無后顧之憂,若是生出事來,可就不好辦了。”

  王太后道:“不至于吧,諸王雖然不肖,但是我看都是些鼠輩,沒有造反的膽子。”田蚡道:“姐姐,居于我們現在這樣的位子,就等于是黑夜走在光亮處,時刻都要提防暗地里射來的箭。只有居安思危,才能無大禍阿,大意不得。弟弟一句話,留下這些娘娘,總比沒留下好。”

  王太后道:“倒也是,留下了總比沒留下好。戰國年間,諸侯之間交換人質,雖然不見得都有用,但好歹也都起到了點威懾的作用。”田蚡道:“對嗎,現在的事情,只要對我們有一分的好處,我們就要做,千萬不能因為看著不重要,就不管不顧。到時候,后悔都怕來不及阿。”

  田蚡這一通話,極盡鼓動之能事,抓住王太后現在很缺乏安全感這一點,目的就是要讓王太后駁回諸王的請求。田蚡此人心胸狹窄,有仇必報,且富貴之后,又最討厭別人提他窮困時候的丑事,看不起他的人,他都要報復。

  王太后又道:“可是留下,總要有個留下的理由,后宮有子的姬妾隨藩王之國是有不少先例的。”田蚡道:“這個嘛,弟弟早就想好了。就說先帝新崩,天下都還在悲哀之中,先帝的姬妾作為未亡人,按照禮法人情,都要先為先帝守孝。等這段時間過了,再讓這些后宮到藩國去。”王太后想了想,道:“好,反正到時候諸王也早就回去了,此事也就算拖下來了,以后諸王上表,只裝做沒看見就是了。”田蚡道:“還是姐姐聰明。”

  王太后道:“好,我這就找徹兒說去。”田蚡道:“徹兒也不知道愿不愿意聽姐姐的啊。”王太后柳眉一豎,道:“我是他的親娘,這件事情又都是為了他好,他能不聽嗎?我的親兒子,東宮的話倒聽,親娘的話倒不聽了?”

  田蚡微笑不語,顯然目的已經達到。

  劉發的奏表已經遞上去好幾日,卻猶如石沉大海,一點回音都沒有。眼看著越來越多的藩王列侯紛紛離開,劉發也不能在長安拖太久,因此這幾天心急如焚。此次若是不能辦成此事,不知道又得什么時候才能辦到。劉平看在眼里,心里有種不祥的感覺,按說皇帝若是準奏的話,隔天就應該有消息回來,這樣看來,八成怕是不同意了,可這種事情,有什么好不同意的呢,劉徹應該還不是那種糊涂蛋。

  想了想,突然有些明白了,當下對劉發道:“父王,您的奏表遞上去幾天了?”劉發不耐煩道:“四五天了,一點音信都沒有,聽說別的幾個王爺也都沒得到回音,到底怎么搞的。”劉平道:“看情形,皇上恐怕是不許了。”

  劉發道:“為什么這么說?平兒有什么想法嗎?”劉平道:“兒臣也只是揣度。按道理,像這樣的奏表,既符合孝道,又有先例可循,以皇上的個性,應該是一定會照準的。可卻拖到今天都還沒有任何消息,兒臣想可能是有人從中作梗。要么折子根本沒遞到皇上那,要么就是有人攔著皇上,阻攔圣裁。”

  劉平又道:“前一種可能性極小,因為私自攔下臣子的奏章,是要擔天大罪名的,且上表的又不是普通人,都是皇上的親兄弟。所以兒臣想,怕是后一種可能性大一點。”

  劉發驚怒道:“什么人要這么做?這對他有什么好處?皇上又怎會聽他的。”劉平道:“兒臣也不能十分確定,不過兒臣心中有個人選。”

  劉發道:“且莫大聲說,你我各寫一字在手上,看是合與不合。”劉平依言寫了。父子二人湊到一塊,攤開手掌,劉平的手掌上面寫了一個“田”字,劉發的手掌上寫了一個“王”字。

  劉平道:“父王和兒臣寫的雖然不是同一個人,可想法卻是一樣的。”劉發低聲道:“田蚡為何要這樣做?這個小人怎么會敢與我們作對。”劉平搖頭苦笑道:“父王,恕兒臣直言,兒臣可并不認為田蚡是個無用之人。他看起來這些年沒心沒肺,在長安胡混。可是兒臣聽說他經常出入宮闈,當年先帝平吳楚叛亂的時候,他這么貪財的人居然能夠捐出家產來抵軍用。可見他所謀不小。父王那日的言語怕是已經得罪他了。”

  劉發哼道:“寡人就不信他能折騰起什么風浪來,再大也不過就是一條蛇,成不了蛟龍。”劉平道:“父王,有道是,蛇咬一口,入骨三分哪。他若是蛟龍,咱們還好在明處與他斗,憑咱們的地位也不至于怕他。可就怕他藏在暗處,冷不防咬上一口,陰狠非常,防不勝防。”劉發這才有些相信了田蚡的能耐,怒道:“這個無恥小人!若果真是因為他而阻攔了寡人奉養母親,寡人誓不罷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武宁县| 北辰区| 公主岭市| 同江市| 房山区| 青川县| 通海县| 宁德市| 澄城县| 肥西县| 平昌县| 绩溪县| 忻城县| 综艺| 太仓市| 合山市| 布拖县| 二连浩特市| 河北区| 连云港市| 渝北区| 营口市| 辽源市| 江山市| 仙桃市| 崇州市| 兴仁县| 松潘县| 东至县| 靖江市| 奉化市| 宽甸| 大化| 东安县| 桓台县| 日喀则市| 连城县| 容城县| 呈贡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