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月明滄海

第二十三章 瑤琴迷蹤(上)

月明滄海 牧云樓主 3853 2014-12-10 13:45:00

  葛明鑒見書生是董樵,不由得喜上眉頭,施禮畢,便請三人到客廳坐下,并介紹給叔叔。葛明錦急忙燒水泡茶,給每人倒了一杯香茶。

  董樵介紹了兩個漢子,身材瘦削的那人是閻祿超,閻家莊人;右邊身材魁梧的大漢是王緒五,王家山人。寒喧數語后,談起了時局,不免憂國憂民。

  董樵嚴肅地說道:“十月,東虜任命阿巴泰為“奉命大將軍”,統十萬韃子征我大明,這是東虜第六次入塞。自長城黃崖口南下,在薊州打敗白騰蛟,攻破河間、景州,占領兗州,擒斬魯王朱以派,已打到青州城。”

  葛明鑒著急道:“為何朝廷不派兵抗擊韃子?”

  董樵搖頭道:“朝廷已被流寇搞得焦頭爛額,根本就無力阻擋韃子。上個月,流寇圍困開封,掘開黃河堤壩,洪水沖毀開封城,致使數十萬百姓無端喪命。”

  葛明鑒氣憤地說道:“流寇與東虜遙相呼應,共同攪亂禍害我大明。”

  董樵道:“流寇鼠目寸光,根本就看不到韃子的險惡用心。這是韃子第六次入塞,雖然還是以搶掠為主,可是比前幾次更加兇猛。我擔心韃子從成山衛登陸,東西夾擊,占領整個山東,再從山東直逼京師。”

  葛明鑒悲憤地說道:“朝廷不抗擊韃子,難道就任由韃子長驅直入嗎?”

  王緒五道:“俺行走江湖,發現有血性的仁人志士大有人在。生死存亡時刻,定會有英雄站出來,奮起抗擊韃子。”

  閻祿超正色道:“韃子若侵入家鄉,我雖是鄉間小民,亦要奮起一搏。”

  葛明鑒恨恨地說道:“東虜韃子殺我父母,此仇不共戴天,我定要討還血債!”

  董樵道:“即使在官場,也有些忠誠正直的官員。韃子想占領大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閻祿超道:“董先生關心國事,未雨綢繆,傾其所有贊助我們練兵御敵。兩年前,我們在偉德山建立山寨,屯田據守,有寨丁一百五十多人。”

  王緒五大聲道:“韃子膽敢來侵犯成山衛,就給他們來個迎頭痛擊!”

  董樵微笑道:“鑒兒,你武藝高強,埋沒在此,甚是可惜。不若到偉德山寨幫我們練兵,到時好抗擊韃子。”

  葛昭杰搖頭道:“山寨兵少將寡,再者還要種田,打不過窮兇極惡的韃子。要想打敗韃子,還要靠官軍的大隊人馬。”

  閻祿超不屑道:“成山衛官軍斗志全無,軍紀松馳,根本就不能指望他們來抵抗韃子。”

  王緒五嘆道:“以區區東虜的國力,根本不是我大明的對手。可是大敵當前,大明官吏還是醉生夢死,貪得無厭,以致民心盡失,給了韃子可乘之機。”

  閻祿超氣憤地說道:“更為可恨的是漢奸為虎作倀,連聞香教都成為東虜韃子的爪牙,殘害我們的同胞。”

  正談得投機,葛昭杰忽想起倭寇之事,急忙說道:“東虜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可是倭患更宜盡早除去。”

  董樵一楞,說道:“自戚繼光將軍剿除山東倭寇后,再沒聽說有大股倭寇威脅地方之事。”

  閻祿超道:“董先生,有小股倭寇盤踞在附近的倭島,時常偷偷摸摸干些搶掠之事。”

  葛昭杰立即講了倭寇禍害崔家莊及侵犯葛家村之事。

  董樵拍案大怒,說道:“咱們先除去倭島上的倭寇,還一方太平,就當打韃子練練手。”

  閻祿超、王緒五大加贊賞,葛明鑒更是充滿著激情,急忙商議打倭寇的細節。葛昭杰安排葛明錦到碼頭買些海鮮,又讓妻子備飯。

  半個時辰后,葛昭杰請客人來到餐桌前坐下。葛明錦用大盤端上紅燒鱸魚、清蒸鯧魚,葛明鑒用盆端來水煮對蝦、螃蟹、海螺、蛤蜊,再給每人盛了一碗海膽湯。海鮮熱氣騰騰,色香味俱全,令人忍不住口中生津。

  葛昭杰道:“村里趕小海的船回來,打來的海貨甚是新鮮,各位快趁熱吃!”

  葛明錦自豪地說道:“我們這里海鮮甚多,即使不出海,退潮時順著海灘走走,也能撿到海螺、蛤蜊,還能抓到螃蟹。”

  葛昭杰道:“吃海鮮最好喝點燒酒,要不然吃多了就壞肚子。”

  說話時,葛明鑒已給每人倒上一杯燒酒。六人喝著燒酒,吃著海鮮,談笑風生,氣氛頗為熱烈。

  席間,葛明鑒動問道:“戚建功叔叔近況如何?”

  董樵道:“戚建功的傷已養好了,于七請他到棲霞住了些時日。我姨父邀請他到萊陽城,給府里家丁教習武藝。”

  葛明鑒道:“如此安排甚好,不知聞香教有沒有再找他的麻煩?”

  董樵道:“聞香教近些時日不再找事,戚建功卻憂心如焚。”

  葛明鑒驚問道:“這卻是為何?”

  董樵道:“一個多月前,月明滄海琴重現江湖,引來一番爭奪,后來被登州總兵收藏。可是總兵府里的一個家仆被聞香教收買,盜出月明滄海琴。戚建功擔心女兒的安危,請于七打探詳情。于七抓住十多個聞香教徒審問,得知他們把琴送給孔有德,可是講不清楚琴的來歷。”

  “難道有人從圣水觀搶走月明滄海琴嗎?”葛明鑒思道,當下憂慮焦急,坐立不安。

  董樵、閻祿超、王緒五見天色已晚,約定三日后攻打倭島,便匆匆告辭。

  次日,天剛蒙蒙亮,葛明鑒即爬起床,跟叔叔打了招呼,匆匆吃了早飯,便騎馬向圣水觀奔去。進入大山,但見山坳處的樹葉已變成紅色,白色的菊花點綴其間,讓人看了便會覺得賞心悅目。

  葛明鑒心下著急,打馬如飛,不到半個時辰,便看到了圣水觀高高的牌坊。

  到了玉清宮,葛明鑒把馬牽到馬棚,請道士幫助照料,便急急地來到太清宮。朗朗的誦經聲傳出,在清脆的木魚聲伴奏下,有如清泉徐徐流淌,也似鳥語花香,悠揚地飄蕩在山間。

  葛明鑒沒有進去打擾,走入右邊竹林中,沿著小徑拾階而行。穿過竹林,來到一個小山坡,站在坡頂注視著太清宮,焦急地等待。

  忽見山下來了兩人,一僧一俗,順著山路走近太清宮。葛明鑒心想:“圣水觀是道家修練之地,不知僧人何故到此?”

  只見這兩人來到太清宮后,沒有再向山上走來。葛明鑒甚是好奇,循著來路返回。進入竹林后,聽到前方傳來說話聲。快步來到竹林邊緣,撥開竹枝,看到一個胖胖的中年和尚與一個魁梧大漢。二人正背對著葛明鑒,對太清宮后的十多棵樹指指點點。

  大漢道:“這么多樹,到底那棵是龍角樹?”

  和尚道:“龍角樹形狀象龍角,聽說是龍太子仙游至此掉下龍角,以至長成此樹,咱們再找找看。”

  大漢忽道:“這株連根樹,叉從中分,狀如龍角,難道就是龍角樹嗎?”

  和尚端詳片刻,合掌道:“阿彌陀佛!我們千辛萬苦來到圣水觀,總算找到龍角樹了。”

  大漢從懷中掏出一把斧頭,走上前彎腰就要砍樹。

  葛明鑒怕這兩人砍了龍角樹,迅速沖了出來,大聲喝道:“住手!不得毀了龍角樹!”

  二人吃了一驚,急忙轉過身來,原來是清茶門教的唐和尚與惠岸。

  唐和尚走上前,抱拳施禮道:“多謝公子上次相救,在此相會確是有緣。”

  葛明鑒怒喝道:“上次警告你們不得禍害鄉里,為何還要來圣水觀砍龍角樹?”

  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但見云霞散人領著十多個道姑走過來。

  葛明鑒見戚玉英驀然就在其中,大感放心,急忙走上前施禮道:“大師,適才清茶門教的這兩人要砍龍角樹,幸而被我及時阻止。”

  云霞散人喝道:“聞香教此前派人來砍銀杏樹,意圖破壞圣水觀靈氣。你們清茶門教來砍龍角樹,卻又是為何?”

  惠岸合掌道:“阿彌陀佛!大師有所不知,韃子入塞后,到處燒殺搶掠。我們清茶門教奮起抵抗,無耐勢小力薄,教眾死傷嚴重,教主亦身受重傷,現居住在圣經山養傷。這兩日,教主胡言亂語,疑為中邪。聽聞圣水觀龍角樹可鎮住妖邪鬼怪,我倆就過來砍樹,還請大師給個方便。”

  云霞散人神色變得有些緩和,揮了揮拂塵,行禮道:“無量天尊!你們清茶門教抗擊東虜韃子,功德無量!聽聞你們教主受傷的癥狀,實是高燒不退。老道這里有治傷良藥,外敷內服,三日后即可病愈。龍角樹避邪只是謠傳,切不可輕信。”

  她說罷,讓一個道姑到太清宮取來藥包。惠岸、唐和尚接過藥包,問明服用方法,千恩萬謝而去。

  云霞散人讓葛明鑒進入太清宮,屏退左右,只留下戚玉英,問道:“你來此有何事?”

  “大師,我聽說月明滄海琴落入孔有德之手,甚是掛念您和英兒,今日特意過來看望。能見到您和英兒,我好高興……”葛明鑒話時竟有些哽咽。

  云霞散人頷首道:“難得你這番心意,還想著老道和英兒,你且說說聽來的月明滄海琴之事。”

  葛明鑒遂把董樵講來的話道來,又說了要打倭寇之事。

  戚玉英聽罷,拍手喜道:“如此甚好!聞香教再也不會為難爹爹。師父,我要葛明鑒大哥領我去看爹爹。”

  云霞散人瞪了戚玉英一眼,說道:“先不要插話,讓葛明鑒細說打倭寇之事。”

  葛明鑒先講了倭寇侵犯葛家村被擊退的經過,又細講了董樵要領偉德山寨人馬攻打倭島。

  云霞散人聽罷,說道:“等打完倭寇,你陪著英兒去看她爹爹!”

  戚玉英眉開眼笑,盈盈下拜,說道:“多謝師父成全,英兒不敢忘了師父之恩。”

  葛明鑒忽想到一事,對云霞散人說道:“大師,月明滄海琴又被孔有德這漢奸得到,那豈不是很可惜嗎?”

  戚玉英撅著小嘴,氣呼呼地說道:“你說說我爹爹重要,還是月明滄海琴重要?”

  葛明鑒脫口而出道:“當然是你爹爹重要!”

  戚玉英滿意地點了點頭,豪氣頓生,對云霞散人說道:“師父,我要學爹爹,定要從孔有德手里奪回月明滄海琴!”

  云霞散人一拍幾案,站起身來說道:“好!英兒有志氣、有膽量,不愧是我們戚家的后代。”

  葛明鑒聞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激動地說道:“大師,您也是戚繼光將軍的后代,小子失敬!”

  戚玉英咯咯嬌笑,葛明鑒卻不知所措。

  云霞散人微笑道:“老道不是戚繼光將軍的后代,但和英兒是本家。”

  戚玉英道:“師父,我知道咱們是親戚,可是您一直沒細說。”

  云霞散人道:“老道父親戚金是伯祖戚繼光將軍的侄子,年少時就作為親兵隨戚家軍南征北戰。伯祖制作了月明滄海琴,要贈給具有帥才的將領,寄希望他能獨當一面,抵御外敵入侵。父親自以為得到伯祖的真傳,多次求琴未果。伯祖說他是個將才,只能直接帶兵打仗,不能謀劃全局,讓父親把瑤琴連同兵書送交武狀元張如蘭。”

  葛明鑒說道:“我知道戚金將軍,練兵頗有其伯父風,是家族里唯一的戚家軍傳人。后來他去了薊北守衛邊疆,抗擊蒙古,并任戚家軍的主將。以后又進入朝鮮與倭軍作戰,收復平壤時,他第一個攻上城墻,因戰功做了副總兵。

  遼東戰事起,他統帥戚家軍余部,與后金軍血戰大凌河,以數千兵將擊斃東虜韃子精銳上萬人。東虜韃子后來以火炮轟擊陣地,戚家軍彈盡糧絕,全部壯烈殉國。”

牧云樓主

下章繼續講月明滄海琴的故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七台河市| 庄浪县| 新源县| 资兴市| 江城| 张北县| 高碑店市| 应城市| 博客| 水富县| 宁安市| 大名县| 镇江市| 化州市| 晋城| 简阳市| 苍山县| 鹤庆县| 榆中县| 台安县| 广宁县| 康定县| 嘉兴市| 揭阳市| 锦屏县| 雷山县| 永川市| 临桂县| 大悟县| 北票市| 宁陕县| 万州区| 宜丰县| 曲阳县| 晴隆县| 康平县| 长武县| 常熟市| 临夏县| 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