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回來后,秦起直接開始了作業之旅。
關于繪畫的題材,秦起選擇的是小沙湖那一帶的風景,對于這樣的景物繪摹,秦起現在已是相當得心應手了。
不過與以前相區別的,就是秦起要將國畫的筆意融入到這幅水彩中去,使整幅水彩在筆趣上進入一個新的層面,特別是結合著市博物館和杭州的觀畫之旅,秦起希望自己在“摹物繪情”上能做得更深一步。
這樣畫下去,時間一分一秒地便過去了。
星期一上午的時候,安以晴又找到了他。
“雕得怎樣了?”跟著安以晴向著她的雕塑間走去的過程中,秦起開口問道。
“只是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所以今天還要再辛苦學長,我再對照著細雕一番。”安以晴說道,對于稱秦起為學長這件事,她大概是不準備改過來了。
秦起點了點頭,到了她的雕塑室后,秦起發現房間里已經有了一個半人大小的他的雕塑像,不過讓秦起意外的是,在姿勢上,安以晴并不是選用了他那種隨意坐在椅上時的姿勢,而是選用了他神游太虛時的一個姿勢——微微仰著頭,似乎正迎著陽光或是淋著雨什么的。
看來,在那天他不小心打盹的時間里,安以晴以此做模型再捏了一個。
整個雕塑的線條很流轉,和秦起筆下的素描線條倒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在傳神摹態上,把秦起那“迎向光”的神態很好地表現了出來,雖然事實上,秦起只是神游了而已。
秦起坐下后,倒有點躊躇起來,因為這次顯然不能同上次那樣的“隨便”,自然,要以安以晴雕塑好的樣子來擺pose了。
這讓秦起很有點小汗。
話說,以前不經意表露的動作,現在要刻意去做的話,也是很有難度的。
在好好調整了一番狀態后,秦起把頭微靠在椅靠后,心里盡量讓自己神游起來。
安以晴邊端詳邊讓秦起做出一些調整,這樣十來分鐘后,秦起才算差不多擺好了造型,安以晴便在原作上開始了細加工……
別看安以晴是這樣面皮嫩的女孩子,在雕塑這塊可是整個系里的“才女”,同白衫在油畫系的情況類似,不過因為沒有白衫那種另外的技藝——跆拳道上恐怖的“殺傷力”,所以名氣倒不及白衫大。
像現在的這件雕塑間,便是安以晴的雕塑老師特批給她使用的。
秦起坐著坐著,倒慢慢想起了自己在孤兒院里的一些歲月……
記得那時,他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撿破爛,撿破爛不為別的,除了換一點零花錢外,就為了能從破爛里翻出那么一兩本故事書來。
那個時候,秦起真是超迷這個,像什么《七俠五義》哪,《七劍下天山》哪,秦起都是從撿到的故事書里看到的,而且后來骨朵兒長得稍大之后,他便每每在撿破爛的時候帶了這么個尾巴。
骨朵兒的認字,秦起就是拿故事書做范本的,以至于現在骨朵兒認的字,都比同齡人多上好些。
當然,除了故事書之類的,撿破爛也能撿到些其它好的寶貝,比如秦起就撿過一個收音機,那東西被他鼓搗幾下后,還真用得起來,所以在看故事書之外,秦起的童年生活里又多了一項樂事——聽收音機。
不過什么“午夜悄悄畫”之類的東西,秦起是不敢聽的,他和孤兒院里的其他孩子睡一屋,聽這個就太汗人了。
……
晚上的時候,卻接到了陳姨的電話,原來陳堅明天便要離開安市,讓秦起回來一趟。
秦起下午沒課之后便回了孤兒院,如果不是因為周末去了杭州的話,秦起周末時間都是會回去一趟的,陳堅這位可以稱聲“大哥”的人人品相當不錯,秦起前些日子也和陳堅一起轉了一下安市周邊,不過卻沒去成瑯山,所以有那么點抱歉——覺得沒招待好陳堅。
到了孤兒院之后,陳堅、骨朵兒都在,秦起第一時間和陳堅打了招呼。
“起哥哥,上周我和陳叔叔一起去爬瑯山了。”骨朵兒跳到秦起面前,說道。
“不錯啊,骨朵兒真懂事!”秦起笑著拍了下骨朵兒的頭。
“起哥哥,陳姨在廚房里做菜呢,話說,朵兒都好久沒吃到起哥哥做的菜了。”骨朵兒撅著嘴說道。
“這樣說,阿起會炒菜?”陳堅插了一句。
“起哥哥炒的菜可好吃了啊,”說到這里時,骨朵兒壓了一下聲音,說道:“比陳姨的好吃。”
“說起來,我剛去美國那會,都想著在美國開一家中餐館,只是那時完全沒錢開,現在有了一點錢,這個想法又冒出頭了,只是有點擔心會不會把自己賠進去。”陳堅笑著說道。
秦起倒沒想到陳堅竟然有開中餐館的想法,說道:“要不,陳哥今晚露一手讓我們看看?到時要是骨朵兒他們都說好,那這餐館自己是能開的。”
他這樣說,陳堅還真有點心動,說道:“那就露一手,阿起,你也來,聽骨朵兒這樣說,我也有點好奇呢!”
三人這樣說間,下一刻便一起往廚房行來。
一兩個小時后,一大桌菜便上桌了。
不過這次,所有的菜被分成了三小撥,陳姨一撥,陳堅一撥,秦起一撥。
大家也沒什么廢話,一句“開吃”后便各自端起碗來,至于三人廚藝如何,看小孩子們桌上的反應就知道了。
秦起最先下箸的是陳堅的菜,陳堅這段時間里已嘗過陳姨的手藝,所以首先下箸的也是秦起這邊。
“嗯,不錯!”兩人近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道,還別說,秦起這一聲可不是奔著奉承著去的,陳堅炒的菜確實不錯,何況眼下的情形也不大適合奉承,因為你說了一句“不錯”,結果底下的小孩子們很少動筷子,那就有那么點“違和”了。
陳堅也是如此,何況他本來就是個實在人,而且在他嘗了這一口后,發現秦起的廚藝和自己相比,只高不低,所以對于秦起年紀輕輕便在廚藝上有這么“高”的造詣倒是很驚奇,跟著朝秦起豎了一個大拇指,嘴里說道:“阿起,我要真開了餐館,還真想把你這位‘大廚’請過來啊。”
秦起笑道:“我以后真想出國,那少不得找陳哥。”
一桌人說說笑笑間,便是大吃特吃,而結果也可想而知,秦起和陳堅炒的幾樣菜最先干完,不過陳姨的也沒冷落,畢竟,三人炒的菜不一樣,孩子們在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上向來“不遺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