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湖抽身后,秦起一行人當天直接去了烏鎮,杭州距此大概只有五十來分鐘的車程。
作為江南六大古鎮的中心,烏鎮保留了明清期水鄉建筑的特色,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形成了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格局。
秦起等人到時,已是夜幕初上時分,整個古鎮都籠在一片薄薄的暮靄夜光中,如果不是游人如織的話,那確實可以稱得上一方幽景。
一行人直接去了下榻的旅舍,畢竟,他們來這是寫生的,而不是首沖旅游來的。
秦起現在的“寫生”處于“進階”初期,從九寨回來后,他這段時間一直是裹門不出的節奏,即使后來的京都,他也沒有去一踐“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壯志,所以“寫生”這一欄也一直是裹步不前的節奏。
在西柵一家叫“似水年華”的客棧安頓下來后,眾人便首先找了一家靠河的館子解決吃飯大計。
點的菜是烏鎮有名的白水魚、醬雞和紅燒羊肉,且有烏鎮自產的三白酒,這樣臨河對酌,倒是頗有一番風味。
秦起的目光也就往河面和那些小舟飄過去,不過讓他意外的是,一個女子忽然帶笑站在了他旁邊,且向他搖了搖手。
秦起明顯地一怔,就是田詠懷等人,也是一時沒弄清狀況,以為秦起在這里遇到了一個熟人。
“不認識了?”那女子笑著說道,她這句話,不止是秦起,倒是向著所有人說的。
秦起突然地也就反應過來了,眼前的這個女子,不就是白天西湖里那些模特中的一員么?只是這刻里脫下了長裙襦服,一時聯想不到罷了。
還別說,恢復現代裝扮的女子其本身長得極其嫵媚,特別是那雙剪水秋瞳如盛了一湖星光似的,潮女胡瑤和她一比,那就明顯地差了好幾個臺面了,白天里她站在湖面那一幕,又映現在了秦起的腦海里,想來她首先朝自己打招呼,也是因為秦起畫了一幅關于她的作品的原因。
田詠懷等人也反應過來了,看她是孤身一人過來的,便直接拉了一張椅子,請人家坐了。
“我叫唐煙,這次走秀其實是被拉了‘壯丁’,我的本職是杭美的學生。”女子坐下后,笑著向眾人介紹自己道。
“來烏鎮是旅游的?”田詠懷接道。
“是的,本來好早以前就想來看的,不過推到了現在。”唐煙笑著說道。
因為有美女加入,氣氛比先前明顯熱鬧了好些,唐煙又是那種非常落落大方的主,所以一桌上的人相聊甚歡,就是胡瑤,也沒露出什么不快的神情。
秦起發現,胡瑤這個人,除了性格上比較“奔放”之外,倒是沒什么女生常有的小心眼。
“你那幅白描我挺喜歡的。”飯席快要結束的時候,唐煙對秦起說道。
“這個我自己知道,畫得并不好。”秦起笑著應道。
“你安美幾年級了?”唐煙也不反駁,而是這樣問道,因為已經聽田詠懷說了來自安市,所以唐煙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來自安美,只是看秦起比較年輕,所以又這樣問了一句。
“那個,我參加高考不久。”秦起有點“汗”地應道。
聽到這個回答,唐煙就有那么點驚詫了,秦起的那幅水墨白描,雖說和杭美的那些尖子生來比,確實有不如的地方,不過還是有一觀的地方,特別是在線條的流轉上就更是如此,而這樣的作品出現在還是高中生的秦起身上,那自然讓人有點小驚嘆的。
“有沒有想過來杭美?”唐煙直接來了這樣一句。
秦起還沒回答,田詠懷已是笑著接口道:“這小子怕是要奔央美去的。”
唐煙聽這樣一說,也理解似地一笑,央美對所有的畫子來說,那都是放在首選的位置上的。
一餐飯吃完、與唐煙分手后,時間也就到了夜里十點,眾人跟著回了客棧,他們訂的是臨河的房間,對河看一看夜色燈火中的古鎮,怕是比逛夜市還有意思點,勤奮點的,比如田詠懷,回到自己房間后便支起了畫架。
秦起也用毛筆畫了一幅烏鎮夜色圖,選擇水墨白描這個畫種,可以讓他目前的“寫生”、“白描”一起進步,秦起自然愿意做這個兩美的事。
骨朵兒趴在旁邊忽然說道:“方才的唐煙姐姐和清影姐姐一樣漂亮。”
秦起被這話弄得一怔,想不到小小年紀的骨朵兒就知道漂亮不漂亮了,想一下,唐煙確實是挺漂亮的,不過同許清影的清麗不同,她是勝在嫵媚了,如果拿烏鎮來比喻的話,許清影更像是雨色煙霧中的一幅江南圖畫,而唐煙則是眼前的絢麗燈火了。
那方晴呢?方晴的清冷倒更像是白雪飄飛下的雪景了,至于白小璐,則可以說是春意里的絢花枝頭。
第二天,秦起是在搖櫓破水的聲音中醒來的,因為時間尚早,從靠河的窗戶望過去,整個烏鎮還沒有完全醒過來,沒有白天里那么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所以秦起心喜之下,支起畫架跟著畫起了一幅《烏鎮晨曦圖》。
他現在在線條的處理上,比西湖畫事時便有點小進步,其實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這在主以墨線勾圖的白描中便更是如此,在白描的早期,其線描技法只是以均勻流暢的線條為主,到了唐朝吳道子時,白描的線條才出現了輕重粗細的變化,而到了北宋李公麟那里,線條的特性才發揮到近乎完美的境地,所以,一部白描畫史的發展變化,與書法有同源分進之態勢。
在運筆上,白描同樣有書法類似的地方,講究起筆要頓,行筆要暢,收筆要留,不過其中很大的一個不同是,書法有中側藏露各種變化之妙,而在白描的線條上,卻主要是中鋒運筆,尤忌側鋒、露鋒,畫出的線條要求挺勁流暢,有“如錐畫沙”、“如屋漏痕”之感。
這幅《烏鎮晨曦圖》,在線條的處理上,便非常流暢,在建筑折角的地方,又很有挺勁之感,因為是晨曦圖,秦起用的依然是淡墨,讓整個畫面有一種霧籠的迷蒙之感。
“起哥哥……”秦起一幅畫畫發完,床上的骨朵兒含糊不清地吐了一句,看來是快要醒來的節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