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韶跟斛律金來到府里,斛律金拉著段韶說
“孝先,你也跟我一塊勸勸齊王吧!”
這個時候斛律金進了府內就跟高洋抱怨道
“大王,您殺了宋景業就差不多,這個人純粹就是想當官,沒別的!要是您逼陛下禪位,我們這跟曹魏、晉朝、還有南朝有什么差別呢?”
高洋知道斛律金想表達什么,他說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哪一天元氏得勢了,那我們這些人不都得死嗎?現在到了這個地步,還是當皇帝比較好!”
斛律金不吭聲了,他瞅了一眼段韶,段韶卻說
“嗯,阿六敦叔叔說的好像也不錯,我還是先去問問別人的意見吧!”
斛律金“唉?孝先,你?”
段韶又去拉了些別的將軍,進入府內,高洋問
“段將軍,你拉這么多人進來,是什么意思啊?”
段韶說
“大家在老夫人面前談一談就知道了。”
高洋很無奈,只好請婁昭君出來,跟著一群鮮卑勛貴還有漢族大臣們議事
“老夫人啊!當皇帝好!當皇帝啊,您就是皇太后!以后啊,咱們好好孝敬您!”
“對啊對啊!當皇太后也能活得更長壽一些!”
反對的大臣們說
“不行啊!大家想想,搞禪代的朝代,歷來結局都不好,還是別這么干了吧!”
“對啊!還是別搞禪代了!”
這個時候婁昭君拍拍桌子,彭樂說
“別吵別吵!老夫人說話了!”
婁昭君說
“是高德政老是挑唆我兒子當皇帝,你們也仁慈點,別老是自己人吵自己人!”
大家不歡而散,高洋腦殼疼,他回到齊王府內,這個時候高德政走了過來,對高洋說
“其實,禪代的事情,文襄(高澄)在的時候就這么想了,只是誰知道蘭京這么可惡啊!反正談禪代的事情,楊愔也在場,不如我親自去一趟鄴城,跟楊愔說清楚吧!”
高洋道
“那你趕緊去!”
高洋等不及,還未等到高德政在鄴城把楊愔的消息帶回來,他帶著大軍往鄴城趕回去了,半路上,杜弼跟高洋說
“哎呀不行呀!大王!現在宇文泰那邊都沒消滅,如果現在行禪代的事情,那不就是給宇文泰口實了嗎?他可以立刻帶兵來討伐我們!這樣子怎么可以啊?”
旁邊的大臣徐之才對杜弼說
“杜大人,擔憂過頭了,你以為宇文泰自己不想當皇帝嗎?這就像是在集市上兩個人追一只兔子,一個人抓住后,其他人也就不想了。如今如果先接受了魏帝的禪讓,關西自然也就放棄這個念頭了。即使他們不同意,也只當是逼我們稱帝,必須見機行事,可別受別人的影響啊!”
回到鄴城的時候,高洋得到了所有東魏重臣勛貴關于此次禪代的決定,連在黃河以南帶兵的大將軍高岳也反對稱帝,高洋悶悶不樂,一些重臣又跟著過來見高洋了,高洋躺在榻上,說了句
“你們別來了,我知道你們想說什么!”
這些重臣都走了,高德政和宋景業走了進來,宋景業說
“大王,五月適合禪代!趕緊吧!這些都是占卜師的結果,很適合禪代啊!”
高洋心窩子很癢,他很想當皇帝,又說
“快,命令秘書監魏收,寫禪代的文書!”
此時來到了五月,高洋命魏收寫好了加九錫、禪代等等的各類文書,又使東魏朝廷加封自己為相國、總百揆、備九錫之禮,加緊進行篡位的準備。
高洋在外巡視,回到鄴城時,準備篡位,結果剛剛到了城門,馬不知為何驚動了起來,高洋整個人摔到馬下,身邊的近臣大驚,司馬子如和杜弼把高洋拉了起來,高洋說
“不行啊!剛剛回到鄴城我就摔了下來!肯定不吉利!不行不行,你們去鄴城城內探探風聲如何啊?問問大臣們的意見!”
司馬子如說
“我們一塊去吧,來,輔玄(杜弼的字)一起去吧!”
司馬子如先進入了鄴城,很快東魏的內外侯官就把事情告訴給了鄴城朝廷內的大臣們,他們爭議起來
“看來大王真的想稱帝啊!”
“算了算了,別勸他了,他想當皇帝就當吧,到時候我們升官就是了!”
高德政進入了朝廷內,對大家說
“各位,我跟大王商量過了,以后你們就有俸祿了!你們支持大王稱帝嗎?”
(注:此前幾十年,北魏朝廷的官員是沒有工資的,因為不發工資,加劇了北魏官員的貪污現象)
這時候許多官員一聽,終于又可以發工資了,大喜,紛紛來到高德政面前揖禮說
“我支持齊王!”
“臣附議臣附議!”
這話一出,大家都不吭聲了,既然都確定高洋要當皇帝了,大家也沒意見了。
高洋告訴段韶
“你征調一些民夫,建個受禪臺!”
段韶“是!”
與孫騰、司馬子如、高岳合稱“四貴”的重臣高隆之來到了受禪臺旁,他反對高洋篡位成為皇帝的做法,便問高洋
“欸?大王,這么圓這么大的一個太子,您是不是想看人跳舞啊?”
高洋大怒道
“我干什么關你什么事!”
底下的近臣在偷笑,高隆之自討沒趣,只好來到一邊的茶館,要了杯茶,看著受禪臺的修建。
到了五月初十的時候,鄴城的群臣都支持高洋稱帝了,禪讓書送到了元善見的手中,元善見大哭起來
“嗚嗚...你們真的就沒有一點為臣的良心了嗎?”
侍郎崔劭說“詔書已經寫好了,陛下,齊王美德,天下俱知,早日禪位,也是堯舜一般的美德!”
元善見哭著簽字了,又問
“你們把我安排到哪里?”
楊愔回答“在城北已經安排了府邸,還準備了儀仗隊。”
元善見走下了御座,徒步走到大殿東面的回廊,哭著念著范曄《后漢書贊》∶“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啊!!!”
元善見走出云龍門,百官身穿朝服拜辭。
元善見說“今日我的待遇不比常道鄉公、漢獻帝差。“
高隆之和王思政流下了眼淚,就這樣,元善見住在北城司馬子如的家,派遣太尉彭城王元韶等人將皇帝玉璽送給了高洋。
五月初十,時年二十三歲的高洋在鄴城南郊登基即位,大赦,改元天保,高洋被稱為大齊文宣皇帝。而自北魏孝莊帝以來,官員們都不拿俸祿,從此以后,才開始有俸祿。五月十一日,高洋封孝靜帝為中山王,可以不稱臣。并追尊高歡為神武皇帝,廟號太祖;高澄為文襄皇帝,廟號世宗,尊婁昭君為皇太后。
對于元魏宗室,高洋對其爵位予以貶降,而高氏功臣一律升遷,那些從西魏和南梁歸降的武將文臣,則不在升遷和貶謫的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