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平陽。
“屈將軍,如今我們三晉在平陽還剩多少軍隊?”
趙國主將趙遂詢問一旁韓軍主將屈阜。
“魏軍還剩三萬余人,我們韓軍還有四萬,加上你們趙軍的五萬多!”
“我們三晉聯軍,差不多還有十三萬吧!”
屈阜一一計算著。
“那照這樣來說,我們三晉聯軍在這次河東戰役并沒有損失太多了?”
趙遂似乎松了一口氣。
“是的!”
“主要損失的都是魏軍,他們陣亡了將近四萬余人!”
“我們韓、趙兩軍合起來損失還不到一萬!”
“其實我們還是有與秦軍一戰的實力的!”
屈阜這時突然有了信心。
“既然我們還有一戰之力,不如明日我們出城先去試試秦軍的真正實力吧!”
“畢竟這一路下來,我們一直在撤退、棄城…撤退、棄城!”
“這樣下去,士兵早就沒斗志了!”
“還打什么仗?”
趙遂也知道如今三軍都已經撤到平陽了,已經沒法再撤了,如果再撤,自己趙國的晉陽都將危險,所以想在平陽與秦軍打一仗。
“不知道魏軍現在操持兵事的是誰?”
“把他找來商議一下明天如何出城與秦軍作戰吧!”
趙遂隨便又詢問了一下旁邊兩個副將。
“現在魏國暫時掌管軍隊的是我,我叫龐煖!”
突然走來了一年輕魏國將領。
“龐煖?”
“你莫不是曾經與我們趙國先王論兵那個少年?”
趙遂一陣吃驚。
畢竟曾經趙武靈王退位后,謀劃滅亡中山國時,曾經與龐涓之子龐聰的一個孫子討論過兵法,還深深被這少年對兵法的理解所折服,這件事當時在趙國也傳的沸沸揚揚,而這少年正是當年只有十來歲的龐煖。
“是的,我正是曾經那個與你們先王論過兵事的少年龐煖!”
龐煖這時很自豪的說了句。
“沒想到這幾年過去了,你都長得越來越有當年你先祖龐涓將軍那氣質了!”
“不知你怎會到魏國去了,如今還做了魏軍將領呢?”
趙遂對年輕的龐煖露出了一臉贊賞的表情。
“說來話長!”
龐煖回應起來。
龐煖本來從祖父龐聰到趙國定居開始,子孫三代就一直在趙國,也很受當時趙王器重。
龐煖更是拜了當時趙王身邊親信鹖冠子為師。
怎奈趙國發生沙丘宮之亂,龐煖的父親龐威曾經是跟隨作亂的公子章的,師父鹖冠子也是跟隨趙國先王的,所以兩人都害怕事后被殺,龐威就帶著整個龐氏一族逃回到了魏國,龐煖跟隨師父鹖冠子去往了楚國。
直到龐煖這次告別師父鹖冠子,回來魏國省親,聽聞魏王為自己曾祖父龐涓立功臣像一事的消息后,便激動的與家人都一起來到了大梁。
由于龐煖乃是龐涓之后,自然得到重用,所以就被派到了這河東跟隨公孫喜了,到公孫喜戰死,魏軍群龍無首時候,大部分將領都推舉了名將之后龐煖,讓其暫時領軍。
“既然你現在已經是魏軍統帥了,那不知你對我們這次想主動出擊秦軍有什么看法呢?”
趙遂想知道龐煖想法。
“如果我們三晉軍隊現在要主動進攻秦軍,正面交戰恐怕實力還是有點懸殊啊!”
“所以我們必須得出其不意才行!”
龐煖回應。
“出其不意?”
“如何出其不意呢?”
屈阜對這突然出現的年輕將軍滿是疑問。
“出其不意就是趁秦軍不備時出擊!”
“依我數日對秦軍觀察,秦軍那主將白起似乎是一個疑心極其嚴重之人,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他疑心重這個缺點,來擊破秦軍!”
龐煖解釋。
“龐將軍果然細心,說的也在理!”
“請您請繼續!”
屈阜似乎也覺得這龐煖確實有點東西了。
“據我觀察,如今正是盛夏七月,秦軍每日午初三刻會有大量士兵分批在汾水沐浴,申時三刻在汾水西岸進食!”
“所以我們可在此借機出動少量士兵去騷擾在汾水沐浴的秦軍,之后盡量做到草木皆兵的景象!”
“本來那白起疑心就重,所以肯定會派人來詳查情況,然后也會讓秦軍開始提高警備!”
“等到秦軍把警備提到最高后,我們直接派人先鋒正面去攻打秦軍,然后其他人全部身披矛草,潛伏在后面伺機而動,這白起定然會生疑,認為我們只是佯攻,想疲憊于他,反倒會輕敵!”
“這樣我們不就正好趁機可以出其不意大敗秦軍了嗎?”
“不知我這計策兩位將軍覺得如何呢?”
龐煖說了自己想法。
“龐將軍您這計策聽來挺好!”
“可是萬一那白起到時候有任何察覺,反而會讓我們非常被動啊!”
屈阜有些擔憂。
“可是我們如今駐守在這平陽城本來就已經很被動了啊,如果正面與秦軍交戰,我們也沒有太大勝算!”
“所以我覺得龐將軍這計策倒是挺不錯,總比我們正面與秦軍硬拼強!”
趙遂似乎很支持龐煖。
“行吧,那就照龐將軍計策行事吧!”
屈阜見趙遂支持,自己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于是在第二天開始,三晉聯軍主動派人開始前往汾水附近,先騷擾正在汾水沐浴的秦軍,等到秦軍派人來追擊,聯軍立刻逃走。
過幾日,秦軍放松警備再次來沐浴之時,聯軍又過來騷擾了,而且還聲勢浩大,秦軍便派大部隊前來追擊,聯軍逃走。
而當秦軍在汾水邊設伏兵等候騷擾的聯軍來自投羅網時,聯軍又換了個策略,開始在申時騷擾秦軍進食的士兵。
秦軍這時開始全面加強起了戒備。
龐煖趁這個時候,主動帶領三萬魏卒為先鋒,韓、趙兩軍潛伏其后,直接正面開始與秦軍叫戰。
秦將白起由于疑心重,以為龐煖的魏軍跟往常一樣就是來佯攻騷擾的,所以也是只帶了五萬秦軍前來迎戰。
當秦、魏兩軍交戰到十回合左右,魏軍漸漸不敵之時,韓、趙軍隊迅速從四面八方涌出沖向秦軍。
白起知道中計,開始帶領秦軍撤退。
三晉軍隊趁此機會追擊秦軍,直到秦軍援軍到達,才回師平陽。
三晉軍隊以陣亡兩千人代價,大敗秦軍白起,斬殺擒獲秦軍兩萬多名,取得在河東對秦軍的第一次勝利。

小太拾
大家新年快樂,事事順心,作者在這給各位讀者大大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