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新曹操傳

第三十四章 劉青州

新曹操傳 天河 5634 2005-09-25 08:48:00

    大致上平定了青州,我統帥大軍開始做一些善后工作。其實這善后工作并不一定要由我來做,不過我就是想賴著不走。沒有理由好不容易找了個正當理由把青州打下了卻又要吐出來。

  眼看著就要到春節,我沒有籌劃著給自己過年,卻籌劃著給青州百姓過年。因為已經快度過臘月了,最寒冷的日子就要過去,因此運送棉花棉布過來未免太遲,聽說一年工夫我家的綿羊也多了有五十多只,綿羊繁殖得太慢了,一只母羊一年最多也就能產三四只小羊羔通常只有兩只,所以搞得我譙郡毛紡織作坊一直在苦等。既然冬天已經快過去,我派人送來了一些農耕工具和糧食種子,城里每家每戶送一斤豆油,三十斤玉米面和十斤番薯干。他們摻和些野菜之類熬粥也能吃上一兩個月。今年青州的糧食因為黃巾的緣故極度緊張,導致了銅錢大量外流,但總算沒有發生嚴重的饑荒,因為從整個天下來說是不缺糧的。一些青州百姓逃荒到了外地,也有的變賣一些家當搞得市場上房子土地很便宜,那些加入我軍的泰山賊第一個月的軍餉就足夠買一處小農舍了。

  青州局勢漸漸安定,大年初一這一天卻收到消息說劉備過河了。關羽統率兩萬多軍隊駐扎在濟南國,就是不讓劉備過來。劉備不過擁有四五萬農民軍,跟關羽的兩萬精銳相比太弱小了,因此并沒敢怎么樣。

  聽說劉備來,我和孔融一起去濟南國見劉備。為了示威,我帶上了親衛騎兵隊。從北海城到濟南倒不是很遠,當天出發,晚上就到了。路上我思慮良久,我如今已經是豫州牧,倘若再領青州,朝廷必然不許,恐怕還會有些麻煩。

  劉備看到我在,知道這一回已經撈不到好處,干脆擺出一副很親熱的樣子,笑道:“我來遲了!”

  我跟他寒暄了幾句,敘敘舊,孔融談起派太史慈求援的事,劉備說:“子義母親身體不適,他急著回東萊了。”口氣中很有惋惜的意思。

  我說:“可惜我竟不知,我豫州醫術冠絕天下,兩大神醫都在陳國,我軍中醫者亦有神通,奈何無緣!”

  劉備聽出我有招攬太史慈的意思,道:“豫州麾下人才濟濟,又有神醫助陣,天下英雄如雨駢集,猛將如云謀臣如雨,何惜一太史慈乎!”

  我笑道:“久聞太史子義豪杰之士,義薄云天,快意恩仇,更兼事母至孝,如此人才十分難得,玄德焉能輕之?”

  我這么一說,倒成了劉備輕視太史慈了,劉備張了張嘴,又不敢得罪我,只好作罷。

  孔融不明白人才對諸侯爭霸的重要性,就更加不明白我們為什么要爭搶一個太史慈,他出來打圓場說:“玄德來此不易,我們好好敘敘。”

  “好好!”我和劉備同時說道,大家進了濟南國府衙。

  在府衙內坐定,我道:“如今天下大亂:袁本初攻掠冀州,袁公路大劫徐州,玄德以為如何?”

  劉備嘆了口氣:“袁氏樹恩四世,門徒遍于天下,如今財雄勢大,我無力可抗。”

  “豈能不抗?”我笑道,“袁紹搶奪大將軍的冀州,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玄德不救冀州,如何反來青州?”

  劉備道:“我非不知其中利害,怎奈袁紹一道檄文,我平原半數官吏皆去職而去,若與之為敵,平原為齏粉矣!”

  孔融最是忠君愛國,最恨的就是諸侯們擅自動兵奪州占城,他說:“袁家世受皇恩,如今這般,真真可恨!”

  我點點頭說:“我有意匡扶漢室與袁氏抗衡,兩位以為如何?”

  這句話半真半假,我要和袁氏抗衡倒是真的,卻絕沒有想過要“匡扶漢室”的。但占了這個大義名分,自然好處多多。

  果然孔融聽了我的話十分興奮,他說:“除去使君,也無他人可當此任!”

  “如此甚好。”我笑道:“我豫州軍不可兩面作戰,玄德漢室宗親,金枝玉葉,我愿表玄德為青州牧,孔太守可遷居樂安,連接玄德以抗袁紹,我暫領北海,南下徐州,先平滅袁術,如何?”

  這等于是簽訂了一個條約,讓劉備占了一個“青州牧”的空銜,又把孔融趕到了樂安國。我實際上控制了齊國、北海,實際上還有東萊、濟南,占了絕大部分的青州。

  孔融道:“我遷居樂安也可, 怎奈頗費錢糧,孟德須助我些。”

  “自然,不敢推辭。”我道。

  劉備聽說能夠當“青州牧”喜不自勝,但他素有大志,便道:“以平原區區之地,便有孔公相助,以備之才,仍非袁紹敵手。”

  我說:“玄德以為濟南如何?”為了說服劉備,自然要付出一點代價,把濟南國讓給他好了。

  “濟南錢糧豐足,士民殷富,自然是天府之國。”

  “玄德可領濟南,跨河上下,進可攻退可守,我又助玄德錢糧谷種,如之何?”

  劉備大喜,道:“如此甚好。”

  把條件談妥,剩下的就只有社交活動,劉備在平原經營了兩年,倒也有些起色,衣著氣派,頗有不凡。雖然比起其他諸侯,他算是最窮最差的了,但諸侯就是諸侯,劉備略有些發胖,看來生活還有些安逸。為了腐蝕這個很容易被腐蝕的人,我送給劉備很多玻璃器皿、精美瓷器以及錦緞千匹,純血馬四匹,白玉百雙。明明知道自己屬下子民更加需要的是棉麻谷種農具還有糧食,劉備卻安然接受了這些奢侈品。從他接受禮單的剎那,我心里就頓時明白,這人不過是一介小丑罷了,成不了什么大器。也難怪他顛沛流離,四處避難,這人若非是他自稱的天湟貴胄實在無足道。看來一個人的成長畢竟是有規律可循的,歷史上的劉備這時候恐怕還寄人籬下,或者在當個小小縣令,可如今劉備卻已經是“青州牧”,平原郡和濟南國的實際統治者了,少年得志,迅速消磨了他的銳氣,年僅二十八九歲,卻已經貪圖享樂了。或許在他心里,我曹操就是他的榜樣吧,我斜著眼睛注視著他,他眼里充滿了貪婪,已經沒有一點英氣了。

  于是簽訂攻守同盟,孔融占據樂安,劉備控制平原和濟南國,我則占領了齊國、北海和東萊,作為盟友,我自愿給他們兩家諸侯每年提供糧草三十萬石,良馬兩百匹。不扶持他們他們肯定是斗不過袁紹的,我還不想兩面作戰疲于奔命。

  相比之下,還是我占了便宜。孔融沒有什么意見,劉備雖然隱隱感到我占了便宜,但形勢比人強,他也沒有辦法。

  我帶上原來的二十萬大軍抵達北海,因為在我統治之下得了不少甜頭,聽說我要走,濟南的百姓頗有些不舍,他們雖然窮,依然“簞食壺漿”送我們走。我不是劉備那樣的偽君子,能夠干出劫持老百姓的事情來,所以只能揮淚告別濟南百姓。關羽軍歸隊之后,還戀戀不舍,很多兵都嚷著要回濟南去。

  我大軍抵達北海,北海的官吏們大多留了下來,并沒有跟隨孔融到樂安去,因為投靠了一個更有勢力的主子,官員們都很開心,簡單安置了原有的官僚,我就開會準備對付淮南袁術了。

  袁術雖然有五十萬大軍,卻不敢攻擊豫州,這不但因為我在豫州極得民心,根基深厚,而且因為在豫州我留有龐大的預備部隊、地方部隊、家兵家將,還有城堡遍地。袁術不敢挑戰我在豫州的實力,只得向東,聽說我一個月就掃滅黃巾而且順理成章地得了青州大部,膽戰心驚。原以為我要花三四個月才能騰出手來,不料袁術五十萬大軍才打到呂縣,離開徐州治所在的彭城還有三百多里,我那邊就已經枕戈待旦了。

  陶謙沒來求援,我也沒必要干巴巴地跑去救,趁這幾天有空的功夫,我去了一趟青島。

  青島有一個深水良港,而且是不凍港,膠州灣港灣開闊,足可容得下一支最龐大的艦隊,這里也是后世中國最主要的海軍基地之一。此時的青島屬于東萊郡不其縣管轄,青島所在的地方不過是一個小漁村。雖然如此,這個小漁村里面卻很有一些造船能手,也有像模像樣的漁船。我看青島附近頗有一些山林,山上巨木繁多,這些地方開發不足,還很貧瘠。我心中竊喜,等到平定了徐州,我便派些學者和技術人員來到這里發展造船業。海軍建設需要大投入大周期,技術積累很緩慢,這事情得要越早辦越好。

  從青島看向東南方,只見煙波浩淼,氣吞山河,極目遠眺,還可以看見星星點點的漁船在打魚。這里有俗話說,寧上北山當驢,不下南海捕魚。因為造船和導航技術的極度落后,漁民成了一項極度危險的職業。但這個時代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即使只不過是在近海,打魚也能有很好的收獲,因此類似于我身后這樣的小漁村還是挺多的。村子旁邊有一個小小的鹽場,背山面海,總有二十幾畝的樣子。因為不是曬鹽的季節,所以鹽田里面全是泥巴。一些鹽民正在修補鹽田,用粘土把地面的缺陷一一補上。由于采用硬泥作為鹽田的基礎,曬出的海鹽里面不免也帶上一些泥巴,倒還不至于影響健康。由于季節因素和熱脹冷縮,每年曬鹽之后鹽田總有些裂縫或者隆起,這時候就需要用最好的粘土在冬天里補上,希望到來年春天的時候已經變硬了。鹽田和大海之間很近,有的時候鹽民們依靠挑來海水倒進鹽田,但也有些人家運氣不錯占了好地段,修筑一段小小堤壩,漲潮的時候引入一點再堵上缺口,卻比挑水省力得多了。鹽田都挑選在背風的山后面,這是為了避免受雨,一下雨,不但容易沖走食鹽,也使得出鹽遙遙無期。這里的鹽民都很有經驗,如果預測到將有降雨,他們會把就快曬好的濃鹽水放進大灶里煮鹽免得功虧一簣。我在這里倒能夠看見好幾個這樣的大灶,難得的是他們采用的是一種環形大灶,有十幾個燒火的孔,中間一口特大型鐵鍋。這倒讓我心中一動,譙郡的學者們不斷嘗試新的望遠鏡制造方法,但玻璃實在昂貴,而且磨制透鏡是最艱苦的工作,何況天文望遠鏡需要用的透鏡是越大越好。看到這么大一口鐵鍋,我倒想起可以利用牛頓的反射式望遠鏡遠離建造一個,不需要大透鏡,只需要用銀子鍍在球面內部,做成一面內球面鏡就可以了。

  關于設計大船和遠航,水密倉、龍骨以及各種帆型、六分儀、指南針、望遠鏡在理論上都沒有什么問題,缺少的是技術和經驗。以我豫州目前的工程技術而言,建造幾艘遠洋大木船還不是很難。甚至建造幾艘蒸汽輪機推動的大輪船都有可能。畢竟在豫州集中了全天下最有聰明才智的數萬名學者和科技人員,每天的進步都是很驚人的。其實在每個時代的人民中都蘊藏著偉大的力量,能不能發揮出來就在于居上位者的聰明才智和氣魄雅量了。雖然對我的自然科學的研究越來越成熟和系統,但也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各種唯心主義或者虛無主義論調四散,但為了維護“百家爭鳴”繁榮學術研究環境,我不但沒有采取任何遏制措施,反而照樣提供各種該提供的東西。真理越辯越明,掩飾和壓制其他學術只能說明自己的心虛和無恥,并無補于事。

  由于沒有橡膠,科學理論上的突飛猛進沒有導致工業技術上的偉大進步。很多學者甚至已經完成了對熱力學的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種熱機設計方案,然而沒有橡膠,一切制造出來的模型都是粗糙而簡單甚至是失敗的。而橡膠又僅僅產于南美,我心里火急火燎地想要去南美尋找橡膠,卻又沒有快速遠洋艦隊,跨越太平洋去南美實在太困難了。

  我把太史慈找來,讓他加入我的麾下。太史慈沒有什么知人之明,誰要他他都肯跟著,就連劉繇那樣的蠢物他都肯跟隨,可見其人并非明智之士,只不過是一介武夫罷了。但他槍術精絕,武藝超群,可以作為親衛騎兵將領帶在身邊使用。

  果然太史慈并沒有推辭,他只是跟我要了一處陳國的住所,好讓他母親搬過去住,順便請神醫診治。我當然同意了,還讓他也回去,順便在講武堂深造一下,免得將來打仗躲不開敵人最差的計策——至于高明的計策,即使他中計,倒也不能怪他。

  有太史慈加盟,我就可以把裝甲騎兵擴充到六千人,調曹休做新的兩千人的裝甲騎兵隊統領。再加上我現有的兩萬精銳輕騎,這樣的騎兵隊伍按理說已經是天下無敵了。我并不缺少將領,但我不舍得把昂貴的裝甲騎兵隨便托付給一個我不太放心的將領,因此我選擇的裝甲騎兵將領都是史上的名將,因為裝甲騎兵實在太昂貴了,養一個騎士花的錢能夠養活二十五個輕步兵。

  離開青島,我又去威海看了看,眺望了一下對面的遼東半島,可沒有海軍,征服遼東占據東北還只能是夢想,我也只有眺望一下罷了。

  陶謙在下坯、廣陵、東海各郡完全失陷的情況下終于被迫向我求援。按理說彭城和譙郡很近,我卻不愿出動地方部隊,避免無謂的巨大傷亡。我帶著二十萬大軍經過平壽、營陵、安丘等縣,最終進入了徐州的瑯玡郡。這一路上多是丘陵,路上花了好幾天時間。

  老實說,我一直很擔心袁術從下坯直插譙郡,攻打我的老巢。這樣雖然我事先作了不少準備,新兵營中也有十萬左右的預備兵還有七萬新來的黃巾兵,加上五十多座要塞式的巨大城堡和家兵家將,堆積如山的軍用物資,袁術是無法攻占譙郡的,但畢竟會給我造成巨大的損失和麻煩。

  然而袁術或許是因為不敢完全得罪我,所以根本就沒有試圖進入豫州,他在東海與下坯之間的良成、司吾一線擺下陣勢。說來好笑,明明是他兵力遠遠占優,我又是遠道而來,卻是他要依賴工事來和我對抗,也算是他怕了我了。袁術手下大將張勛率十五萬人繼續攻打徐州,袁術親自率領三十萬大兵與我對峙。

  袁術雖然兵多,我卻視之如草芥,但因為路上耽誤了些時候,等我趕到時,袁軍的工事已經修筑完了。從望遠鏡里看過去,只見對面壘起了層層長壘土丘,土丘頂端建造了一些瞭望臺之類,土丘后面可以藏兵也可以布置弓箭手,這是大軍相持的通常做法:把重步兵部署在土丘迎敵面的緩坡上,在土丘頂端和后面則布置弓箭手,在土丘前方挖掘塹壕外加布置各種籬笆、鹿角(并不是真的鹿角,只不過是類似鹿角模樣的木制路障)、陷坑等物。土丘長壘后面是如云的營寨,里面軍士往來,絡繹不絕。

  整個雖然未經作戰證實,但從表面上看是非常有用的。土丘塹壕限制了我軍騎兵突襲的能力,人為地在平原上創造出了有利于自己的地形地貌。

  我軍雖然有十萬后勤兵,但這時代的馬車運輸能力極其有限,隨軍攜帶的糧草只能供給一個月,而且長途運輸糧草會損壞大量的馬車,因此需要來回往返運輸,而且糧草必須要有安全可靠的囤積地點,軍隊才能有持續不斷的糧食供應。倘若我軍繞開正面工事也很為難。步兵行進緩慢,而敵人卻可以依靠工事切斷我軍運量通道,萬一一個月之內無法解決戰事那就很不好辦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奇台县| 东至县| 土默特左旗| 德昌县| 灵宝市| 青海省| 荆州市| 沅江市| 泌阳县| 馆陶县| 达尔| 潼关县| 中山市| 清流县| 广南县| 抚顺县| 从化市| 尚义县| 龙岩市| 昭觉县| 游戏| 海阳市| 蓬安县| 长乐市| 秀山| 河西区| 沙洋县| 乐亭县| 赤峰市| 绥棱县| 兴国县| 建德市| 新疆| 溆浦县| 通城县| 白城市| 舒兰市| 邯郸县| 淮阳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