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走后,鹿游園腹部仍是疼痛不止,他趕緊用施展了杜仲傳給他的內視法門。
果真看到了體內的景象,他清楚的看到靈氣流淌于八脈之間。而丹田之中,則是另一幅情景。
只見丹田里,少量靈氣匯集于其中。但除了白色靈氣,仍有一絲絲紫色雷霆在不停地貫穿,與靈氣形成涇渭分明之勢。
應該就是丹田里的雷霆讓他腹部一直疼痛不已,不過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等明天修煉門派的心法,試試能不能調和一下了。
除此之外,他還在自己的左肩發現一個藍色氣團,這個氣團顏色極淡,不仔細瞧很容易忽略。而靈氣在體內經脈的游走,會特意避開這個藍色氣團,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
接著鹿游園就爬上了床,好歹性命終于無憂,這一覺多少能安穩睡下了。
一夜無夢。
天光大亮,鹿游園也從床上爬起來,此時他腹內的疼痛已略微減輕,不過內視之后丹田里面仍是有雷霆閃動。
他推開門,卻發現杜仲早已在門口空地的石凳上坐下,便走上前。
“小鹿,昨晚睡得可還好。”
“哈哈,杜師兄,終于不用擔心傷勢了,昨晚睡得很安穩。”
杜仲指了指桌上的真陽青袍和兩柄飛劍。
“我奉掌門之命,把這兩樣東西給你帶過來,同時傳授你真陽的功法,真陽太虛功,以及和光譜同塵訣。”
“在此之前,我先跟你聊一下修行界的一些情況和規矩。修行界和蕓蕓眾生所處的世俗紅塵差別很大,要說的東西不少,一時不知從何講起。這樣你來提問,我回答你。”
鹿游園想了想,便拋出第一個問題。
“你們昨天說我跨過了初窺境,直接到了見微境,我想知道修行分為哪幾個境界,每個境界對應什么樣的能力。”
“好問題,簡單的來說,目前所知的境界分為六個,前三個分別為初窺,見微,知玄三個境界。”
“凡人修成開脈法,引天地之氣入體,便算踏上了修行路,也就是第一個境界,初窺。在初窺境,不斷接引天地之氣入體,暢通完八脈之后,需要沖開丹田,使得丹田能夠容納靈氣。丹田沖開之后,就是見微境。”
“接下來是見微境,見微境是一個很奇特的境界。到了這一境界,人的感官愈加敏銳,開始更好地觀察天地萬物。同時也不斷接引天地靈氣入丹田,此時你的丹田雖有靈氣,但應是一片迷蒙混沌,靈氣利用效率不高。所以需要通過心法的修煉,在體內輪轉靈氣,使得靈氣在你的丹田內不停旋轉,最終凝成一片氣海渦旋之后,便破境到知玄境了。”
“天地靈氣本身仍是渾濁不堪的,你通過功法修行,吸入到丹田的靈氣,要保留清氣,排出濁氣。此時由于你的丹田沒有形成氣海渦旋,因此吐出的濁氣仍十分尖銳,在經過八脈排出體外時,會刺痛經脈,讓你十分難受。但這一境界的神奇之處就在此,盡管尖銳的濁氣會帶來痛苦,但同時也有可能刺激暢通隱藏的穴位,也就是阿是穴。”
“阿是穴在體內不斷游走,并不固定。種類有很多,功能也不一而足。有的是固定作用,比如可以增加氣血,比如可以作為一個小丹田儲存多余的靈氣;而有的是短暫作用,但有期限,比如可以短暫增加你的速度,但一天只能用一次等等。”
“因為不固定,所以阿是穴的暢通全憑機緣。一旦到了下一階段,氣海渦旋形成,排出的濁氣不再尖銳,阿是穴就沒法暢通了。”
“等等,那豈不是可以一直停留在見微境,不破境,看看能不能暢通更多的阿是穴?”鹿游園又拋出了疑問。
“這個想法很好,但實際上并不能操作。見微境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修行,就可以破境。因為實際上每個人都只需要固定的十萬零八百周天的靈氣流轉,就能形成氣海渦旋。也就是說,每個人暢通阿是穴的機會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十萬零八百次,跟快或者慢沒有關系。”
“那阿是穴的暢通,豈不是完全不看天賦或者實力,全憑運氣?”鹿游園吐槽到,這完全就是歐皇和非酋的對決嘛,而且還是沒有卡池的抽卡,連保底都沒有。
“難道運氣就不是一種實力?或者說天賦難道就不是一種運氣?”杜仲意味深長地反問。
想一想確實有道理,這時鹿游園發覺杜仲有點不簡單了。
“小鹿,關于阿是穴,用佛門的說法,你千萬不要著相,一切全憑緣法。暢通了再多阿是穴,境界如果比別人低一級,仍是全無辦法。古往今來,也有不少大能,據說只暢通了一兩個阿是穴,或者一個都沒暢通,仍然縱橫天地之間。”
“那杜師兄,聽說你已經到了知玄境,你暢通了幾個阿是穴啊。”鹿游園聽得津津有味,還八卦了起來。
“關于阿是穴,沒有人會跟你說實話的。除了擺在明面上,已經顯現出來的。很多人把阿是穴當成了個小的底牌,畢竟斗法時情況千變萬化,一個小小阿是穴能力的使用,也許就能改變結果。而且很多人的阿是穴,不被知曉,那是見識過的人……都死了。”
“甚至有些同床共枕的道侶,也不肯全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阿是穴。”
“這……”修行界的爾虞我詐鹿游園是預料過的,只是道侶之間都沒法做到毫不保留,就有點……
“好了,不說見微境了。說說知玄境,修行界常說見微方能知玄。當你在見微境更好地觀察到天地萬物之后,便要在知玄境里,更多地思考和領悟天地運行的規律。到這一境界,可以修行神通了,神通的修煉,靠的就是對天地規則的領悟。”
“知玄境的破境,沒有什么特定的軌跡,當你對天地規則領悟到一定程度,就會觸發雷劫,度過雷劫,便能到下一境了。”
“說完前三境,再來說說后三境。如果說前三境主要是對天地的感受,講究順天而為,那么后三境便要逆天而行了。”
“首先是洞天境,其含義是對修行的理解別有洞天。到這一境界,氣海之中可以開辟出小洞天,不同功法的小洞天不同,小洞天外放就是一片小領域。這一境界的破境叫叩天關,天關怎么叩過,我也不甚了解了。”
“洞天境過后,下面的境界,在叫法上就有區分了。道門的境界叫詢道,佛門的境界叫見如來,邪派的境界叫沖煞,這一境界的內容我也不知曉,畢竟還太過遙遠。”
“至于下一境界,道門叫無為,佛門叫無妄,邪派叫奪天,千年以來,修成的人也屈指可數。所以具體什么光景,我就更不知道了。”
“不過有傳說,在這六個境界之上仍有一個境界,但是具體有沒有人修到至今也沒定論。”
“這就是修行的境界劃分,你可知曉了?”
鹿游園趕忙點了點頭。
“那好,下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