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見到了什么寶貝似的,中年婦女更是連忙上前一步,從他手中一把將黑色晶粒抓了過來。
拿在手心中不停翻動,看起來像是檢查其品質,好一會兒后才向身旁的兩人點點頭。
孩童看見幾人如此這般,懵懂的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之色。
古奧見中年婦女一副激動神色翻動那黑色晶粒的樣子不禁心中一動,見幾人滿意后開口問道:
“不知這是何物?我來的路上殺了不少灰色野獸,他們體內大多都有這種菱形事物,在下卻搞不清楚這東西究竟有何作用?”
老者幾人聽聞后面色一動,十分詫異的問道:“這都是你殺的?”
古奧見他們如此大的反應頓時面露狐疑之色的點點頭。
“不錯!一路上遇到好幾波,有狼,有狐貍還有犀牛模樣的生物,都被我斬殺了。”
幾人面面相覷,中年男人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你是不是煉體士?”
古奧正想說話,一旁的老者卻開口說道:
“年輕人,你既然有這么厲害的實力,我們很是歡迎,如果你不嫌棄,能否加入我離山部落?”
“離山部落?這里的人也是以部落形式存在的?”
古奧心中一動,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猶豫著說道:
“這個不急,老者,能否先帶我去你能住的地方看看?”
老者聞言一愣,隨即對著一旁的中年夫婦低聲說了幾句話,一男一女便帶著幼童朝著山谷深處跑去。
他自己則不緊不慢的把幾只山羊牽起,說了聲“跟我來。”就引著古奧跟隨夫婦的身影走去。
中年夫婦跑的很快,幾乎是一眨眼就消失在了古奧視線中,看樣子是提前回去做些什么準備,以防備古奧這個陌生人。
兩人路上并沒有再交談什么,古奧好幾次急切的想開口,對方都只自顧自的在前面走著,沒有搭理他的意思,古奧見狀也只能忍著性子。
走了一段距離后,古奧赫然發現,周圍的樹木和灌木叢顏色都發生了變化,從之前一如既往的灰黑色緩緩轉黃。
再走了一段時間后,黃色的植被已經有了些許的翠綠之色,再里面的地方已經出現了大片的翠綠。
古奧見此情形不禁面露疑惑,隨即又有些恍然,難怪這些貓羊之類的外界動物能在這里存活下來,原來此地還有這種地方。
不多時兩人便來到山谷深處,這里極為開闊,由數十棟木屋搭建而成的建筑矗立成一圈,將中間的不知什么東西圍繞包裹其中。
木屋外側一大圈高高的柵欄將所有建筑護住,應該是用來抵御猛獸入侵所用,看起來這里也不太平的樣子。
兩人進來的地方有一個開口的攔門,也不見守衛之類的存在,方一進入就看到里面的建筑中不少人影在竄動。
古奧頓時吃了一驚,他著實沒想到這里居然居住著這么多人,見有生人進來,木屋中走出大量的人影,其中就包括剛才的中年夫婦。
眾人朝他走來,人數還不少,古奧匆匆一鱉,估摸著少說也有上百號人,男女老少都有,這些人身上服裝與外界一般無二,只是有些粗糙鄙陋。
這時,一旁的老者開口說道:“年輕人,你跟我來。”
說完就一馬當先的走向人群,眾人紛紛讓開,給老者和古奧騰出條路。
古奧目光微動。
“看樣子這個老人家在這里的地位還不低。”
心中如此想著,面上卻不動聲色,跟著老者走向一間木屋。
身后的人也紛紛跟上,不過卻都沒有進去,而是在外面默默等候,一個個動作緊張,顯然在防備著古奧的突然發難。
木屋內,老者坐在一把枯木椅上,古奧在他對面站著,不是他不想坐,而是因為體型原因,沒有適合他坐的椅子。
“年輕人,我叫何天,是這里的族長,我問你,你是如何到的這里?”
古奧聞言心中一緊,也沒有隱瞞什么,直接開口跟他說了自己來到此地的經歷。
老者聽完后默默的點了點頭,也不見他臉上有什么表情,而是繼續問道:
“你剛才說那些鬼菱晶都是你一個人斬殺陰獸得來的,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古奧眉梢一動。
“陰獸?陰菱晶?你說的是那菱形晶粒嗎?”
老者神色寂寥的點點頭說道:“沒錯,你遇到的灰色野獸就是此地特有的獸類,我們都叫它陰獸,呃~準確的說此物也不完全算生靈,而是由此地的陰煞之氣凝聚成的生物。”
“陰獸對我們這種外界生靈極為排斥,一旦與它們遭遇就會對我們悍然發動攻擊,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你能以一人之力斬殺這么多,而且看起來似乎沒受什么傷,想必你是一位練體士吧?”
老者說完后又上下打量起古奧來。
聽聞這番話,古奧頓時有些釋然,難怪自己當初和那些灰色獸類遭遇后,對方不管打不打得過自己都一副要和他拼命的樣子,原來并不是生靈。
“在下確實修煉過一些粗陋的煉體之法,能斬殺這些陰獸也只是僥幸而已。”
老者罷了罷手說道:“你不必自謙,看你氣運低下卻又修煉過煉體之法,唉~被鬼霧卷到這里也不知該說你走運還是倒霉。”
古奧聽完疑惑的問道:“哦?長者,這話從何說起?”
老者看了他一眼,見他一副不解的樣子,索性坐直身板與他解釋起來。
“你有所不知,這個地方沒有名字,你也看到了,環境只能用非常險惡來形容,我們都稱呼其為陰煞地獄。”
“部落里的人大多都是本地的原生民,你不要打岔,我還沒說完。”
老者見古奧抬手想要開口說話,一口當先的堵住他發聲,古奧有些如鯁在喉,卻也強忍著沒出聲。
老者繼續說道:“我知道你想問什么,很早以前有跟你一樣被鬼霧帶進來的人,后來他們得知出不去,又找到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塊善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