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買個店
他這幅樣子米小酥也知道他要的多,只是這個錢在她的眼中算不得什么,況且是家里有人生病了。
看不上歸看不上,她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還是不能任由人家獅子大開口。
“八百兩不是不可以,只是你們自己也覺得價錢不合理吧。”
老頭的膝蓋一軟當即就要歪倒,還是他兒子眼疾手快扶了一把,老頭坐在地上兩眼含淚,這可是老伴唯一活命的機會了,若是錯過了這次就再也遇不到了。
崽崽奇怪的看著這個老爺爺,小小的他還不明白這些人都坐在地上干什么,歪頭看看媽媽,沒看出什么表情來,又繼續玩他的小車車。
米小酥從衣服中拿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說道:“這是一千兩。”
白花花的銀票就在眼前,老頭幾乎覺得是自己眼花了,歪頭看看同樣震驚的兒子和眾多學徒,他才發現原來這個女人真的拿出了一張一千兩的銀票。
銀票就在眼前,老頭顫抖著雙手想要將銀票接過來,仿佛是想要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米小酥卻是將銀票收了回去,將地上的老頭拉起來坐在她剛才坐的位置上說道:“這些錢算是我雇傭你們的,在場的所有人一個都不準走,安心留下來干活,以后錢絕對少不了。”
學徒們本以為沒有自己的事情,店鋪易主他們也就要面臨失業了,可是沒想到這個新來的雇主竟然還讓他們在這里工作。
眾人紛紛過來喊道:“東家,東家。”
米小酥擺手說道:“我叫米小酥,這是我的兒子叫米崽崽,以后就叫我夫人就好。”
老頭也能介紹了自己和兒子等人,老頭姓劉,叫劉青山,膝下只有這一個兒子叫劉阿彪,其余的都是他們村子里的青壯勞力,安排在這里做免費的學徒。
老頭終于是如愿以償的拿到了那張一千兩的銀票,激動的雙手都在顫抖個不停。
將還沒捂熱乎的銀票放在大兒子的手中說道:“你現在就去給你娘抓藥,爹在這里等你。”
望著懷揣巨款的兒子離開木匠鋪子,老頭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不知東家要改個什么店鋪名字,我們就會做。”
米小酥這個還真是沒想過,就連買下這個商鋪都是臨時起意的,她是想著在這個京城能有個自己的產業,也能發展一下自己的勢力,不要等到用人的時候一個人也沒有。
至于店鋪名字她想了想,最后將目光放在崽崽的身上。
“崽兒的玩具小屋。”
在她想要盤下店鋪的時候心里想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可以給崽崽做好多好多的玩具,起這個名字也算是應景。
這個名字在她家算是稀松平常,不過在這里可就有些另類了,大家起名字都是起的通俗易懂,讓人一眼就看得出是做什么的。
這個名字看起來就是個做玩具的,而且還是給一個人做玩具的,這真的能做生意嘛。
老頭懷疑的眼光毫不掩飾,米小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就照這個做吧,保證不會發不起你們的工錢就是了。”
事情就這么辦下來了,時間已經臨近中午,米小酥帶著崽崽走在集市上,到處都是賣的香料和手帕,還有很多的繡品,樣式雖然很好看,只是這些東西都沒什么用處。
直到來到一個賣布料的商鋪面前她才提起了一點興致,來了這么久她除了養出愛種菜的習慣,還有一個就是做衣服。
崽崽身上的這些衣服都是她做得,樣式和尋常人家穿得都不一樣,更加的合身和方便。
若是有那種彈性的面料,她一定做得更加的合身和舒服。
馬上要過年了,鋪子里都是些大紅顏色的布匹,好多的婦人們結伴一起買走了好幾批布料嗎,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呵呵的,想來是布匹的價格也十分的美麗。
米小酥帶著崽崽進去的時候人已經走了一部分了,案子上的紅布還剩下不少。
挨個摸過去,感覺質量都不錯,區別就在花紋之上。
米小酥將崽崽抱起來問道:“媽媽要給崽兒做衣服,你看看有沒有喜歡的樣式。”
小家伙有模有樣的看了一圈,學著媽媽剛才的樣子摸了摸,最后選了一個有圈圈的花紋說道:“媽媽,我喜歡圓圓的,像皮球一樣。”
米小酥也不廢話當即給錢買了一匹紅布和幾匹顏色清淡的布料,讓伙計給送到木匠那邊。
路過飯莊的時候里面傳出撲鼻的香味,崽崽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從最愛的車車上轉移到外面的世界。
時間已經到了中午,也到了該吃午飯的時間,米小酥摸了摸崽崽的小腦袋說道:“聞見吃的就瞪起眼來了,走吧,媽媽帶你去吃大餐。”
走進飯莊,里面人山人海的,米小酥也沒想到這里竟然有這么多的人,下意識就想遠離人群,寧可換一家也不想在這家吃了。
小二是多么精明的人啊,有些人一進來他就能從表情上看出這人心里大概在想些什么。
這個婦人帶著個孩子,手緊緊的護著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想要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的喂孩子吃飯的。
見到米小酥要走,急忙上前說道:“夫人請跟我來,我們二樓還有單間。”
這個飯莊是集市上最大的地方了,每次趕集的時候都是熱熱鬧鬧的,恨不得把這個飯莊的房頂都給掀開。
米小酥被小二引領到了二樓一個比較清凈的位置,說是單間,其實只是個靠近窗戶的小桌子,比較適合兩個人過來吃飯的。
“夫人,這是我們店的招牌菜,你可以看一看。”
小二從背后拿出一個木板來,上面刻的都是菜名,還用黑色的墨汁涂上了顏色。
簡單的要了兩個小菜和兩碗米飯,米小酥就帶著崽崽看向窗戶外面,來了這里這么久她還是第一次以這種視角看京城,還真挺有意境的。
無數的人在街道上走動,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產生了古代特有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