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十七年(金哀宗正大元年,元太祖十九年,公元一二二四年)六月,忠義軍在河北重創蒙古東平府嚴實大軍,陣斬蒙軍大將朱楫,東平府蒙軍損失慘重,再也無力渡過黃河與忠義軍爭雄。忠義軍憑此戰軍威大振,河北各地豪強、鄔堡紛紛來投。
彭義斌班師回冠氏縣。如今忠義軍氣勢如虹、兵精糧足,他躊躇滿志,準備繼續北上攻略恩州。每次戰后他都習慣讓眾將官與幕僚做復盤,總結每一戰的不足。
“你們覺得為何咱們此戰為何能獲勝?”彭義斌坐在府衙的帥案之后環顧眾人。
后軍統制王立剛出列應道:“是副總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三軍將士用命,自然就勝了?!?p> 他的話得到了眾將的贊同,眾將紛紛稱是。
彭義斌搖搖頭:“不對,此次能擊敗東平府的蒙軍,是因為秋林寨拖住了一萬蒙軍主力,咱們是以眾擊寡,才有此勝。此戰守秋林寨的許岸是頭功?!?p> 許岸出列拱手稱謝:“副總管謬贊?!?p> 前軍統制王義深不服氣,向前緊走兩步,說道:“副總管莫要漲他人志氣,滅自己為威風,就算朱楫的一萬兵馬在場,我軍三軍用命也能將其擊敗?!?p> 彭義斌哈哈一笑道:“打敗了東平府的蒙軍,你們一個個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覺得蒙軍實力不過如此是吧!某問你們,你們打過金軍,也打過東平府的蒙軍,你們覺得金軍強還是蒙軍強?!?p> 王義深想了想,道:“金軍強一些?!北妼Ⅻc頭稱是,忠義軍與金軍作戰十多年,相對蒙軍,他們對金軍更熟悉。
彭義斌冷笑:“即然是金軍強,那為何金軍被蒙軍打得節節敗退,連大都都丟了?”
眾將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彭義斌向下方一位文士說道:“茍先生,請你來說說蒙軍的情形,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莫要認為蒙軍好欺負。”
那文士姓茍名夢玉,是新任淮東制置使許國的計議官,昨日匆匆從楚州趕來,是為了迎接即將來冠縣宣旨的朝廷欽差。這茍夢玉出使過蒙古,可以說南宋朝廷當中最為熟知蒙古內情的官員。
三年前宋金兩國正在作戰,而蒙軍主力正在向西征伐中亞各國。蒙古、南宋之間,初期因有金國、西夏的阻隔,兩國不相鄰、不相屬,也不直接交往。茍夢玉作為使者,遠赴夏鐵門關(原蘇聯杰爾賓特西),受到了成吉思漢的親自接見,雙方溝通聯合滅金,并達成共識。
去年茍夢玉作為宋使再次出使西域中亞,成吉思帝也再一次接見,進行密談達成協議:蒙、宋雙方都把金國看作共同的敵人。蒙、宋在適當時候聯合起來滅金。然而不到一年,宋軍和蒙軍就先在河北發生了交戰。
茍夢玉三十多歲,頗有風儀,他走向前來,笑著道:“諸位覺得探馬赤軍戰力如何?”
右軍統制趙邦永領答道:“探馬赤軍是蒙軍精銳,此次東平府數萬大軍中,探馬赤軍不足三千,若探馬赤軍過萬,此戰我軍難以取勝?!?p> 眾將也都點點頭,這次交戰,除了選鋒軍在驛站伏擊斬首四百探馬赤軍之外,其余探馬赤軍并沒有多少損失。最后也是二千探馬赤軍為主的騎兵保著嚴實沖出重圍,忠義軍幾次合圍也都無法將這支騎兵留下。
茍夢玉正色道:“諸位在河北,與蒙軍中的漢兒軍作戰,以為探馬赤軍是蒙軍的精銳,其實不然,探馬赤軍在真正的蒙軍中只是雜兵,連主力都算不上?!?p> 他見眾將露出疑慮的神色,緩緩道:“蒙軍早期是兵民一家,這是因為鐵木真雖然統一漠南漠北各部,但其士兵的來源依然主要要靠蒙古人,而那時的汗國還很貧瘠,人口有限,無法像我大宋那樣有巨大的軍餉開支和后勤補給,所以只能寓兵于民,首先將百姓按戶編為萬戶、千戶、百戶不同層級,又以戰功賦予特定人員以管轄的權力。一遇戰爭,有戰斗力的人便被簽發為軍,戰后又散歸草原為民。”
“所以蒙軍的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就是這么來的?”后軍統制王立剛問道。
“正是?!逼垑粲顸c點頭,又道:“蒙古人作戰非常勇猛,蒙軍征伐金國、西域諸國,這些蒙古人便是主力?!?p> 一個幕僚問道:“那探馬赤軍又是哪里的軍隊?”
“探馬赤軍,只不過是蒙軍征服的那些部落中選出敢戰者組成的軍隊。以前的探馬赤軍由弘吉剌、兀魯兀惕、忙兀惕、札剌兒、亦乞烈思等蒙古早先征服的五部落人馬組成,作為蒙軍主力作戰時候的輔助軍隊。但現在蒙軍勢力越來越大,打下的地盤也越來越多,就必須擴大探馬赤軍,這樣一來,兵源就不夠了,如今增加了契丹人、女真人以及中亞和西亞的色目人等,當然這些人事先要經過嚴格的甄選?!?p> 聽說探馬赤軍只是蒙軍征服周邊各部的戰士以及受降的俘虜組成的兵馬,眾將不由神情凝重。王義深問道:“那茍先生說的真正精銳便是蒙軍中的蒙古族人軍隊?”
“還不算?!逼垑粲駬u搖頭道:“蒙軍真正的精銳叫做斡耳朵怯薛軍,如果一個普通蒙古族武士可以對付兩個探馬赤軍,那么一個怯薛就可以對付兩個普通的蒙古武士?!?p> “難怪金虜的軍隊打不過蒙軍。好好的名字不叫,要叫做干耳朵軍,也是奇怪?!币粋€將領奇道。
茍夢玉噗哧笑道:“是斡耳朵怯薛軍。蒙語中,斡耳朵即大汗宮帳之意,怯薛即寵愛、恩惠之意,其職掌為番值宿衛,主要承擔護衛大汗宮帳的任務。怯薛軍選自從蒙軍各部最勇猛的武士,成吉思汗建國后,進一步擴建了怯薛軍,使之發展為一支更為強大的由大汗直接控制的常備武裝,怯薛制便由此形成定制。”
彭義斌問道:“怯薛軍有多少人?”
茍夢玉道:“至少四萬,每一萬名怯薛軍中,包括一千名宿衛,一千名箭筒士,八千名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