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她的夫君做什么都厲害
趙業插嘴問,“宋國邊城有上萬人口,你就這樣放棄他們了?”
“就現在的情況言,邊城的百姓大部分都已撤離。邊城的氣候惡劣,城墻風化嚴重且一直未修葺,作為防線實在不合格。”澹臺寧解釋道。
趙業聽的連連點頭,他問趙立,“三哥,你的營扎在哪里?”
“他們不要邊城,那我的營就扎在邊城。”趙立在邊城上勾畫一道,繼續道,“如此我便占領了邊城,首次對陣不戰而勝。”
“趙將軍占領邊城后,第一步要做的是什么?”澹臺寧提筆笑問。
“那要看安王爺會留多少百姓在邊城。”
“不超過三百。”
“安撫民心,避免內亂。”
“不做屠殺?”
趙立雙眼微瞇,“我是將軍,不是屠夫。”
澹臺寧又笑,“齊國邊城撤離的較少,想必齊國的邊城內防御措施做的極好。宋國百姓撤離,是對邊城沒有信心。這三百人不愿意撤離,趙將軍就沒有懷疑?若本王在這三百人中摻入奸細,在你們的吃食中作梗,你們如何防范?”
“既然留他們,便是對營中規矩有信心。”
“兵營里可不是只有一兩人,總有能被收買的。”
“這還沒正式開戰,你就先下毒,也太可恥了!”趙業憤憤不平的說。
“七少爺要知道一個道理,行兵打仗贏才是目的,如有既能取得勝利,又能讓我方戰士減少傷亡的辦法,為何不用?每一名戰士都代表一個家庭,能不讓家庭破裂也是功德。”
“你……”趙業的三觀受到沖擊,他既覺得澹臺寧說的有禮,又覺得這樣做實在不符合他自小學習的兵法,糾結的說不出反駁的話。
“兩軍對壘不會停滯太久,安王爺如何打響第一戰?”趙立錯開話題問澹臺寧。
“派軍騷擾、示弱、以退為進。”
趙立用筆點向山谷,“引我們入山谷?再設下埋伏?”
“對。”
“若我不上鉤呢?”
“行軍打仗,有時候并非一軍將領說了就算的。如果本王下毒計成,又接連被你們打退,你可以試想一下,認為我們兵弱不敢迎戰,想乘勝追擊的將士有多少。”
趙立皺眉不語,澹臺寧又道,“就算趙將軍堅持不進山谷,本王也不是沒有辦法。”
他手中的筆點向山谷不遠處的一處樹林內,繼續道,“這個季節的邊城氣候干燥,風大雨少。這些樹一燒即著,這片林子至少能葬五百將士。”
“如果老天開眼正好降雨呢!”趙業不服輸的問。
“那是上天保佑齊國,你說是吧趙將軍?”澹臺寧笑道。
“是。邊城雨少,但只要有雨必定是狂風暴雨并伴有雷電。邊城的山都是石頭山,樹木也少,狂風暴雨下行軍帳篷必須收起來,將士們不但要自尋地方避雨,還要遭受雷電的威脅,遭受到雨淋后可能會生病,如果敵軍再故意催化……最嚴重會發生瘟疫。”
“什么?!這一場仗還沒打,就要休戰了?!”趙業大驚,起瘟疫是打仗大忌,如不是滅國大戰,必須取消。
“這只是最壞的推想。”澹臺寧點著山谷說,“本王也可以帶兵冒險下山退到這里,不過因為地勢原因這里下雨后會蓄水成湖,到時還要連夜挖渠,難度不容小覷,也是一個無奈的險招。”
他提筆從邊城為起點畫一道線,一直連到皇城。
毛筆上的墨水有限,到達皇城時墨痕淡到幾乎看不見,他放下手中的毛筆,對趙立道,“一國想攻破另一國吞并他的領土,就如同本王畫的這道線,除非齊國戰無不勝、士氣高漲,宋國放棄掙扎、如砧板魚肉,否則……”
“昔年趙老將軍曾與父王有過交鋒,父王評價他雖敗猶榮。本王知道將軍府不怯戰,但本王看來,齊國還沒有做好攻打宋國的準備。”
“戰事瞬息萬變,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趙老將軍一定同你們說過。你們都還沒有上過戰場,只讀兵法,紙上推演、正當行軍是打不了勝仗的。哪一位將軍身上都是傷痕累累,那都是吃的教訓,長得記性。”
“我聽姨母說你連兵法都沒怎么讀過,憑什么這般教訓我們。”趙業不服道。
“本王讀過兵法,且一直處在沒有硝煙只有血的戰爭內。還有,這不是教訓,只是提醒。你們以后會是齊國出色的將領,只懂得光明正大是沒有辦法救人的。”
“救人?”趙立凝眉問。
“對,救人。一場戰爭打的好了,就是在救人。”

西禾
此段不計入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