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突兀爾想,明國的車營以戰車為憑,內設大量火炮及火銃,內有步兵保護,外有騎兵策應。
自己只要立時攻擊不破,如雨的鉛子就會鋪面而來,屆時倘若再被他們的騎兵纏住,步車再欺身而上,自己再想走就難了。
但是今日自己在這小小的柳河堡下,非但沒有一雪前恥,反而損兵折將。登城的勇士安全返回的還不足半數,折損足足三百余人,這可是三百青壯啊!
其中還有百數的披甲兵,自己此番回去如何在部落里立足?
但巴突兀爾終究還是沒有孤注一擲的勇氣,長嘆一聲,率兵撤離了戰場。
車營行動緩慢,況且蒙古人又退而不亂,尤其擅長回馬槍,己方的騎兵沒有車營的依托貿然追擊不見得能夠占到便宜,賀世賢便派出斥候緊緊地騷擾,自己則率領車營緩緩的跟著。
劉戎這邊好不容易守住了柳河堡,陡然放松下來,眾人這才心有余悸,更是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情去追擊這幫蒙古人,只是吩咐部下清點損傷,打掃戰場而已。
一一安排結束,屬下也清點好了傷亡和斬獲,劉戎這才打開堡門,帶著魏大營以及一眾軍官前去迎接拜見賀世賢。
劉戎、魏大營等軍官一人一匹馬出了堡門就奔賀世賢的車營而去。
中央高高的指揮車看到這十來騎后也揮了揮旗幟,車營的一邊便是稍稍側開一個縫隙,幾人隨即策馬而入。
劉戎越過層層閃著寒光的拒馬和武鋼車,看著旌旗招展的大軍,再想到蒙古人不接一刃就落荒而逃,陡然間竟然生出王者之師竟威風如斯的感覺。
他實在想不明白這樣的軍容和裝備,如何會敗給遼東雪原窮山惡水中走出來的建奴呢?
幾人進入車營后將自己的馬匹交給其他人看管,自己與魏大營整了整身上的鎧甲,便去拜見賀世賢。
指揮車上,賀世賢頂盔貫甲站在最高處正目光炯炯地望著眾人。
“劉千戶,此戰如何?”
劉戎單膝跪地抱拳道:“啟稟大帥,這幾日我部同韃子接戰兩場,共計斬獲首級四百三十六顆,繳獲未受傷馬匹一百七十三匹,鎧甲一百三十副,刀槍弓箭無算!”
將臺上的賀世賢明顯愣了一下,他偏過頭看了看身側聞言驚得幾乎要將胡須拔掉的文官監軍高邦佐,確信自己沒有聽岔后,禁不住仰天大笑:“好!好!好個劉戎!不愧是大帥的兒子!大帥后繼有人,后繼有人啊!哈哈哈!”
“兩戰斬獲西虜四百三十六級,自隆慶以來,即使是總兵、副將也少有如此戰績,劉千戶你可曉得虛報戰功該當如何?”
劉戎聞言向那發問的文官看去,只見他身材瘦長,面容白凈,不過五十年歲,身著七品官服,雖然言語中透著嚴厲,但面相并不兇惡,反倒是露著一股悲天憫人的氣息,讓人難以生厭。
“回稟大人,這每一級的斬獲,都是卑職和魏百戶麾下的將士浴血奮戰,舍身忘死才斬獲的,卑職倘若謊報一級,那便是抹黑了將士們的功勞,甘愿軍法處置!”
魏大營也高聲叫道:“大人明鑒,斬獲的首級和繳獲的衣甲器械俱在,大人倘若不信,到堡中一驗便知!”
話說高邦佐方才也是擔心自己聽錯,這才有那番問話,聽劉戎二人這樣回答,雖然依然震驚,心里卻是信了七八分。況且是否真有謊報軍功、殺良冒功的情形,自己之后現場一驗便知,無需現在糾纏冷了有功將士的心。
想到此,他連忙走下高臺將劉戎二人扶起,贊嘆道:“倘若如此,二位真是壯我遼東之膽!朝廷和大帥定然不吝賞賜,快快請起!”
劉戎二人順勢起身,然后,賀世賢和高邦佐又問了一些己方士兵的傷亡情況,在得知劉戎部三百戰兵折損三十二人,受傷一百五十有余,魏大營部八十三人竟只余二十余人,且個個帶傷,堡中協守青壯輔兵也損失百來人之多后,也是心有戚戚,暗暗感嘆此戰的慘烈。
尤其是賀世賢,他帶兵多年心里清楚部隊傷亡過半意味著什么,想不到劉戎這些屯兵竟然撐到如此程度還沒有潰散,由此看向劉戎的目光除了那份長輩的親切之外,還多了一份軍人的欽佩。
之后,賀世賢一直率眾若即若離地跟著蒙古人,在其即將躍出邊墻的時候,終于逮到一個機會突襲了蒙古人的后隊,雖說沒有斬獲多少首級,但卻奪回部分被掠奪的人口牲畜。
此番西虜入寇,荼毒遼西,從廣寧到義州,再到錦州、寧遠,大小屯堡被攻破無數,軍民慘遭屠戮,喪失牲畜、金銀財貨更是不可勝計。
義州一路雖說斬獲不少,也奪回了部分被擄掠的人口財物。
但是賀世賢自感先不能拒敵于邊墻之外,再不能殲敵于堡墻之下,最后蒙古人受挫敗退,卻因為機動性的先天缺陷而不能擴大戰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蒙古人大部安然無恙地逃出邊墻。
他沒有心情大肆慶賀,留了幾個文官勘驗繳獲及損失,又勉勵了劉戎幾句,便率軍返回了義州衛。
劉戎部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獨樹一幟,在一片遼東一片悲戚的氣氛中尤其顯得耀眼,大家戰后論功行賞,連升幾級都是正常。
不過三百個弟兄一次就戰損了三十多,更有一百多人受傷輕重不等,大家本身人數就不多,又同生共死了幾個月,彼此都是熟悉的面孔,陡然間戰損了一成多的兄弟,軍士們除了大勝的喜悅之外也多有幾分凄苦和壓抑。
大家跟隨賀大帥驅逐西虜直至邊墻,期間路過一處又一處被攻破了的屯堡。
往日的裊裊炊煙現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幸存的軍民垂頭喪氣地搬運著橫七八豎的尸體,隨處可見坐在尸體旁哭天喊地的女人和孩子,到處都是一片凄慘景象。
大新堡眾人紛紛咒罵韃子殘暴的同時轉念一想,不正是因為自己的奮力拼殺,三十多兄弟的舍身忘死才牢牢將韃子擋在了柳河堡,這才避免了大新堡也淪落成這樣的人間煉獄嗎?想罷又紛紛感到慶幸和驕傲起來。

鵝貨
新人新書,數據非常重要,求推薦,求收藏,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