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之中,分五軍,東南西北四軍,中央一軍。中央的禁軍握在我的手中,北部大將軍的女兒,如今是我的女人,日后必然也是支持我。”
“西部大將軍乃是上官家的門生,自然也是支持我的。東部大將軍是太子一系的,可惜東部將士常處和平優渥之地,戰力不夠,不足為懼。”
李建元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南部大將軍雖是二哥的親兵,戰斗力不錯,但山長水遠,等他們趕到,一切早已塵埃落定。”
“安內你計劃的不錯,照你的計劃,大唐王朝內部亂不了,攘外呢?”
“大唐王朝周邊虎狼環繞,覬覦我大唐沃土許久,匈奴、高麗、突厥、鮮卑等各國,不一而足,皆有二心。若群起而攻之,我大唐王朝雖然有精兵百萬,但難免周全,容易出疏忽。只需要用點小小手段,遠交近攻,拉攏其中一二國,避免他們合謀,再逐個擊破便是。”
“你有這個信心和本事?”
“我不僅有,我還有將大唐王朝推向頂峰,一統四海,讓萬國來朝的本事!”
聞言唐靈皇哈哈大笑,嘴角都有鮮血流出。
卻絲毫不在意,抬袖撫去嘴角的血跡,將太子李宇成也喊了過來。
“宇成,適才你三弟的話,你都聽清楚了?”
“回父皇,聽清楚了。”
“我問你,你有這個本事,敢向我說這番話么?”
“我......我......”
唐靈皇嘆了口氣,心知這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來人!寫朕口諭!”
唐靈皇強撐起身子,面色似乎緩和了很多。
但任誰都心知,這只是回光返照。
“太子李宇成,學識匱乏,膽識不濟,難以擔當大任,無法帶領朕的大唐王朝走向富強,自今日起,廢去太子李宇成之位,封為京西王,無兵權,居住在都城之內。”
“另!立三皇子李建元為太子,自朕走后,即刻即位!”
一旁回來的小德子太監剛剛寫好口諭,由唐靈皇親自蓋章后。
唐靈皇一手拉住一個兒子,駕鶴西去了。
李宇成眼神征征望著自己的父皇,又看了一眼三弟,終究是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兀自抹著眼淚。
李建元抿了抿嘴唇,眼角有水光劃過,但終究還是壓制了下去,開口吩咐小德子。
“小德子,跟我出去,宣布父皇駕崩的消息,以及最新的口諭。”
“是!三殿......太子!”
小德子心中大喜,皇后娘娘終于得償所愿。
自己日后的前途,也有著落了。
但面上卻是笑不出來,畢竟陛下待自己也是極好的。
推開門,門外都是焦急守候的大臣。
“陛下!陛下怎么樣了?”
“三殿下,陛下如何?怎么只有你一人出來了?”
問話的幾位大臣,都是李以新一系的。
李建元冷冷掃了一眼,這些人,日后都要除去。
“小德子。”
收到李建元命令的小德子,摸了一把眼淚,悲痛交加的哽咽道:“陛下......駕崩了!”
“什么!”
眾位臣子都驚了,神色各異。
緩解了片刻之后,一個個都跪了下來,嘴中高呼。
“陛下!你怎么就撒手人寰了,大唐王朝還需要你啊!”
“是啊!偌大的大唐王朝,怎么能失去陛下你呀!”
“嗚呼!大唐王朝氣運不濟啊!痛失明君!”
眾位大臣哭訴了一陣子后,忽然,右丞相慕容觀復抬頭望向眾人,提醒道:“各位!陛下駕崩,大家都非常悲痛,可國不可一日無君,得趕快籌備太子登基的手續才行。”
“不錯!陛下的后事,也得靠新君來操辦。”
正這時,小德子止住眼淚,掏出陛下駕崩前的圣諭。
“陛下駕崩前留下一道口諭,諸位大臣聽旨!”
眾人聞言隨即正色,知曉這肯定是事關新君的旨意。
一個個收住哭聲,安靜跪著聽旨。
奇怪的是,從始至終,三殿下都站在門前。
而且太子和二殿下,怎么都沒出來?
小德子開口宣旨。
“奉天承運,陛下詔曰。”
“太子李宇成,學識匱乏,膽識不濟,難以擔當大任,帶領朕的大唐王朝走向富強,自今日起,廢去大皇子李宇成太子之位,封為京西王,無兵權,居住在都城之內。”
“另!立三皇子李建元為太子,自朕走后,即刻即位!”
“欽此!”
圣旨一宣布完畢,眾位臣子立馬炸開了鍋。
“什么!廢了大皇子的太子之位!還要立三殿下為太子!”
“大膽!小德子!你可知道假傳圣旨是什么后果!”
“真是豈有此理!三殿下,你是不是該給我們解釋一下,這道圣旨是怎么回事?”
其中最不答應的,自然是二皇子一派的人。
太子即位,他們并不擔心,太子背后的勢力不夠硬,他們有的是方法讓太子下臺。
但三殿下可不一樣,身后是兩個龐然大物。
上官家和慕容家的勢力,可不是鬧著玩的!
如果三殿下上臺,自己等人要想造反的難度,就會呈直線上升!
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成功都是一個問題!
其中帶頭的人,就是兵部尚書周保人。
按照先皇的旨意,明日他才告老還鄉,今日他依舊是兵部尚書。
這是打算做最后一搏了,直接站起身來,語氣犀利指責三殿下李建元。
“為何只有三殿下你一人出來,太子和二殿下呢?莫非這是三殿下你一手策劃的?”
李建元抬頭掃了一眼,禁衛軍已然準備就緒。
直接一揮手,指著周保人。
“來人!此人居心不良,在父皇駕崩的當口,意圖污蔑大唐王朝當朝太子,未來國君,離間我兄弟關系,罔顧先帝遺旨,拉出去,即刻問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