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物色店面
“去吧,先忙你的。”
陳青并沒有多說什么,直接取出了剩下的8500塊。
他把錢交到了郝仁的手中,讓其盡快為媽媽安排手術(shù)。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當陳青決定幫助眼前的郝仁之時。
就沒有再顧及過對方的身份。
如果郝仁真的是前世記憶中,那個為了救助學生而見義勇為,最終離世的乞丐。
對陳青而言,最好不過。
如果不是。
對于陳青而言,最壞的后果也不就是虧損手里的一萬塊錢而已。
陳青接下來的打算,是盤一個店面,經(jīng)營真正的燒烤店。
那時候,自己要在二中學習,不能分心他顧。
燒烤店里,就必須要有一個信得過的人來負責!
對于燒烤店的發(fā)展。
陳青的心里,其實很有把握!
他掌握的技術(shù),比這個時代的燒烤同行要快幾十年。
同時也掌握許多秘而不宣的獨特配方。
甚至陳青重生之后,帶著的前世記憶,也是他這一世建功立業(yè)最大的資本。
他需要的,就是穩(wěn)!
讓自己能夠穩(wěn)穩(wěn)的度過最初的階段。
只要自己的燒烤店開始營業(yè),讓一切的安排都走上正軌。
用不了多長時間,自己名下的燒烤企業(yè),就將徹底迎來騰飛的機會。
因此對于自己燒烤店當中的員工,陳青的心中有著萬般考量。
親戚是不能用的。
至少不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讓家里的父母來幫忙。
任何家族型的企業(yè),都走不長久。
而且現(xiàn)在的父母,對于自己的生意到底發(fā)展到怎樣的地步并不了解。
如果讓他們貿(mào)然加入的話。
也許會對自己接下來的經(jīng)營計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對于陳青而言。
偶然之間相遇的郝仁,正是那個絕佳的人選。
陳青跟眼郝仁交代了幾句之后,便打算離開。
郝仁的媽媽現(xiàn)在在醫(yī)院病房里等待手術(shù),同樣需要兒子照顧。
他也有一些事情要處理。
反正自己的燒烤店還沒有開業(yè),就連店面都尚未確定。
陳青也不打算跟郝仁浪費時間。
“你先在醫(yī)院照顧你媽媽,半個月后,再聯(lián)系。”
“這是我的電話。”
陳青將自家座機的聯(lián)系方式寫了出來,交到了郝仁手里,然后從容離開。
看著他灑脫離去的背影。
此刻站在醫(yī)院大廳當中的郝仁,卻已忍不住眼眶之中的熱淚。
這一個早已過而立之年的男子,此刻淚如雨下。
在大庭廣眾之下,郝仁撲通一聲跪倒在醫(yī)院的大廳里。
他頭朝外,對著那個正在離去的少年背影。
咚、咚、咚。
沉悶的磕頭聲響起,讓其他的人都目瞪口呆。
醫(yī)院,本來是一個很容易真情流露的地方。
這里的白墻。聽過比教堂更多真誠的禱告。
即使如此,一個成年人跪下磕頭,也是少見的事情。
“兄弟,男兒膝下有黃金,起來起來。”
一個路人站了出來,把跪在地上的郝仁攙扶起來。
一邊說著,這個路人的嘴,也開始嘟囔起來。
“而且你這跪的,也是跪得不明不白。”
“沖著大門下跪,有什么用?”
“真要謝恩的話,去你恩人那里,當面謝。”
聽著那個路人的話,郝仁的頭極為沉重的點了點。
他一抹臉,勉強拭去眼眶的淚水。
“是的,當面謝謝。”
“我一定會向他當面致謝的。”
而此刻,陳青已經(jīng)將郝仁的事情暫時拋之腦后。
對于他而言,這終究是生活當中的一個插曲。
雖然為了郝仁媽媽的病情慷慨解囊。
但實際上1萬塊錢,也已經(jīng)是陳青的承受極限。
剩下的4萬塊錢,就是經(jīng)營店面的必要準備。
這年頭的房租,還沒有后世那么離譜。
至少在陳青自己生活的城市里,租一個占地面積大幾十平方的店面,也只需要萬把塊錢。
不過隨著改革開放的效果逐漸浮現(xiàn),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明顯提高。
因此,大多數(shù)店面的房租年年見漲。
已經(jīng)有了向上攀升的苗頭。
陳青從醫(yī)院出來以后,他便坐上了車站的中巴車來到了市區(qū)。
既然要去二中上學,今后的燒烤攤就要擺在二中旁邊了。
燒烤攤是不可能再擺的,也不方便,沒這么多時間。
開個燒烤店倒是可以,這次他過來,便是前來物色店面的。
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車程,陳青終于來到了二中校門外。
二中的校外,有一排排的民房,最底下都是清一色的店面。
學校旁邊的店面,房租一直以來都是偏貴的。
開在學校附近的店面,也有傾向性。
一般以文具店、小超市以及餐飲店為主。
因為是暑假的關(guān)系,二中附近的人流量不算多。
那沿街的店面,雖然開著,也是一副冷清的樣子。
炎炎夏日,誰會頂著似火的驕陽,跑到文具店里逛逛?
這不是腦抽嗎?
陳青路過那家文具店的時候,恰好看見了文具店的門口正貼著一張紅紙。
旺鋪轉(zhuǎn)讓。
看到這幾個字。
就連陳青自己也忍不住撲哧一笑。
所謂的旺鋪轉(zhuǎn)讓,簡直就是個一戳即破的謊言。
倘若真的是一個生意興旺的掙錢鋪子,傻子才會把他轉(zhuǎn)讓出去。
就算是店主本人,真的另有急事,分身乏術(shù)。
難道找個店員代管,都不行嗎?
然而這短短4個字組成的謊話,卻騙了不知道多少人。
多少個不明就里,卻又心懷壯志的創(chuàng)業(yè)人。
就這樣帶著自己好不容易籌集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無所畏懼地沖進了旺鋪圈套里。
不過,陳青轉(zhuǎn)念一想,卻還是轉(zhuǎn)身走進了文具店,他隨手挑了幾支筆,然后準備結(jié)賬。
“老板,你這店生意不是不錯嘛,為啥還要轉(zhuǎn)讓?”
“二中的學生也不少啊。”
陳青故作無知的說道。
他少年人的模樣,此刻起到了很大的欺騙作用。
那老板還以為陳青是二中的學生,于是嘆了口氣。
“一個文具店,能掙到什么錢?”
“現(xiàn)在又是寒暑假,生意少的可憐。”
老板拍了拍眼前的賬本兒,又指了指陳青手里的那幾支筆,很是寒酸的說道。
“我今天開了一天的店,連同你手里的筆,加起來也才賣了5塊錢。”
“店里待了一整天,到頭來連個房租都抵不上。”
“我還不如把店早早關(guān)掉,去外面打工掙錢呢。”
聽著老板的話,陳青默不作聲,只是悄悄的從文具店里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