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請進。”
一家人簇擁著凱斯進家里坐下,有著小肖恩這個開心果和自來熟,凱斯和他們很快就熟絡了起來。
這一家人,凱斯最有興趣的就是邁克爾奧赫了,橄欖球歷史上,他雖然不算是最偉大的左內邊鋒,但也是一代強人了。
橄欖球這項運動,凱斯也常玩,高中校隊首發(fā),不過他打的是四分衛(wèi)的位置,他的四分衛(wèi)可以說是打的非常好。
他自己身體不錯,而且有著過目不忘和融會貫通這兩個天賦技能,橄欖球最難的方面——戰(zhàn)術,對他來說只是小意思。
橄欖球最多可是擁有者近兩萬多項戰(zhàn)術,高中雖然簡單一些,但也不少。
橄欖球這項運動,很多人看不懂,但只要好好了解一下,其實還是很簡單。
首先橄欖球就是一個進攻方抱著球往防守方的老窩沖的運動。
先說球場,球場是一個寬53.3碼,長120碼的區(qū)域,兩邊各10碼的端區(qū)就是兩隊的老窩,把球帶進對方老窩,那你的球隊就達陣了,得6分。
端區(qū)的中央位置有兩根朝天桿子,而這兩根桿子的中間位置就是球門,踢任意球,附加分所用。
比如這個附加分,達陣以后,達陣球隊會擁有踢附加分的機會。
職業(yè)聯賽是在對方端線15碼的位置踢球,大學是3碼,把球踢進兩根長桿之間的球門里,再加一分,沒踢進那自然就不加。
除了這個加一分的選擇,還有一個加兩分的選擇,那就是在對方端線外2碼的位置再沖一次。
職業(yè)聯賽是2碼,大學是3碼。
而在兩個端區(qū)中間,有著19條線把100碼的場地分為20個等份,每個等份各5碼的長度,這個就是球場有效區(qū)域。
每兩根線中間一個碼標,最中間的線就是50碼線,然后往兩邊就是40碼,30碼,20碼,10碼,最后端區(qū)。
而在5碼的區(qū)域內,邊線上有著4條小短線,把這5碼分成了5個1碼,方便比賽時計算距離,球場大概就是這樣。
接下來就是球隊,教練組再不說,就說會上場的球員。
一支橄欖球隊擁有53名隊員,這還不包括后備隊員,籃球才15人。
不過橄欖球沖撞起來傷病會很多,人多一點也不至于陷入無人可用的窘境。
而這53名隊員分成了三個組,分別是進攻組,防守組和特勤組。
進攻組自然是進攻,和他對壘的就是對方的防守組,沖破他們的防守,取得達陣,取得得分就是他們的任務。
防守組防守,對壘的就是對方的進攻組,不讓對方進攻組沖破防御,就是他們的任務。
至于特勤組,他們的任務就是開球以及其他的一些任務,踢任意球,附加分等等。
三個組都非常的重要,但凱斯還是覺得進攻最重要,也最喜歡進攻。
所以就說一下進攻組成員的各位置和任務。
一場比賽場上一般一共有22名球員,進攻11人,防守11人。
而一支球隊的領袖,一般都是四分衛(wèi),而他也是球隊進攻組最重要的成員,沒有之一。
他是進攻組的大腦,在經過教練組通過無線耳機傳達給四分衛(wèi)需要用的戰(zhàn)術以后,怎么進攻,用什么戰(zhàn)術,都是由四分衛(wèi)做主和發(fā)起。
四分衛(wèi)的進攻方式主要就兩種,傳球和跑球,所以四分衛(wèi)就分為了兩個類型,口袋型四分衛(wèi)和雙威脅四分衛(wèi)。
大名鼎鼎的湯姆布雷迪就是著名的口袋四分衛(wèi)。
雙威脅就是傳球和自己跑球雙發(fā)展,至于不會傳球,不會傳球你當什么四分衛(wèi)?
而在四分衛(wèi)的前面,有著五個大胖子,他們就是進攻鋒線,他們的任務有很多,也很重要。
在四分衛(wèi)選擇傳球的時候,組成口袋,防止對方的防守組把四分衛(wèi)擒殺。
在四分衛(wèi)選擇跑球的時候,為后面的持球人開辟路線。
而他們在開球后也不可以觸球,除非掉球后,他們才可以撿起來跑。
在四分衛(wèi)正眼前的就是中鋒,他除了這些任務,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開球。
球最開始是在他面前地面上放著,當他把球通過胯下扔給四分衛(wèi),緊張激烈的比賽才就開始了。
而在中鋒左右的就是左右護鋒。
左右護鋒的左和右側,就是左右截鋒。
而邁克爾奧赫的左內邊鋒,大多數時候就是左截鋒,有時候也是左護鋒,至于這個位置為什么那么重要,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右撇子,左側是四分衛(wèi)的視野盲區(qū)。
而在右截鋒的右側不遠處和身后,有兩個人,他們就是近端鋒。
近端鋒是場上的全能戰(zhàn)士,身板很是強壯,能接傳球能跑球,主要接中短程傳球。
在進攻鋒線的左右兩側最遠端,有著兩個外接手,他們的任務看名字就能猜出一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按照戰(zhàn)術往前沖,然后接球。
而十一人的最后一個,那就是跑衛(wèi),在四分衛(wèi)的身后或者右側。
他的任務就是在四分衛(wèi)沒有傳球機會,或者選擇地面跑動戰(zhàn)術的時候,接過球然后往前沖。
除了四分衛(wèi)和進攻鋒線五人以外,其他的人的位置,都會根據戰(zhàn)術而變動。
至于防守組和特勤組的位置和人員,日后再說。
隨后就進入比賽,這時候兩家的特勤組就上場了。
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防守方的開球手和進攻方的回攻手。
先是防守的一方開球手,在己方三十碼的位置踢球,把球踢向進攻一方最靠近端區(qū)的位置。
而在端區(qū)前沿,有著進攻方回攻手等候接球,接到球以后立馬開始沖,沖到什么位置,就在什么位置開球組織陣型進攻。
若是直接沖進對方端區(qū),那就是非常稀少,也讓見到的觀眾引為幸事的回攻達陣。
而防守方開球手當然也能踢進進攻方的端區(qū),但是一旦回攻手在端區(qū)接到傳球,他就有了除往前沖的另一個選擇。
那就是在端區(qū)單膝跪地,會被判為觸區(qū),進攻方在三十五碼線開始進攻,算是保底選擇。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進攻方進攻,防守組防守。
每次進攻組都有四次開球沖擊的機會,只要在四次以內,往前推進十碼,那開球沖擊的機會就會重新刷新為四次,這就叫四檔進攻。
至于犯規(guī)后怎么辦,除了罰下場,籃球是罰球,橄欖球就是罰碼數了。
比如罰十五碼,進攻方犯的規(guī),進攻方退后十五碼,防守方犯的規(guī),進攻方前進十五碼。
所以整場比賽,想要看清球在哪,盯緊四分衛(wèi)就行,他是指揮官。
橄欖球戰(zhàn)術非常復雜,但是核心規(guī)則很簡單。
所以,是不是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