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系統的第二次選擇,高產作物獎勵。
主將遠遁,軍師敗走。
駐馬亭戰場上的兩萬曹軍陷入了一片慌亂。
群龍無首的他們在玄甲騎,并州狼騎兩大強軍的無情收割之下,用兵敗如山崩也不為過。
隨著大軍沖鋒了幾波,將曹軍徹底擊潰之后,張策駕馭著戰馬來到了呂布身側,喊住了想要領軍對潰逃的曹軍展開追殺的呂布。
“岳……”
岳父兩個還沒喊出口,張策注意到呂布狠狠瞪來的目光,立時識趣的改了口中尚未吐出的稱呼:“君侯!”
“汝莫不是想繼續對曹軍進行銜尾追殺?”
呂布自然注意到了駕馭著戰馬來到他身邊的張策,只是……張策開口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聽的他直接眉頭一皺。
“子謀!”
呂布沉聲說道:“我軍氣勢正盛,正是趁著曹軍新敗進行趕盡殺絕的時候,錯過了這個機會,等到曹操反應過來,我等再想對曹軍造成重創就不太可能了。”
呂布話落,就在張策準備開口言語的時候……
令張策熟悉的電子提示音在他的腦海中響起。
這……
不愧是你啊神級選擇系統。
還真是會選擇見縫插針。
原本打算說些什么的張策只得暫時壓下開口的心思,耐著性子打算聆聽系統接下來的內容。
【叮,檢測到宿主統率的大軍于戰場之上大敗兩萬曹軍先鋒,系統自動觸發神級選項。】
【選項一:接受呂布的建議,趁著全軍氣勢正盛,一鼓作氣繼續展開追擊。選擇獎勵北宋時開始傳入華夏南方的占城稻三千石。】
【選擇二:保存實力,見好就收,撤回下邳。選擇獎勵明朝后期傳入華夏的玉米種子三千石。】
【選擇三:列陣駐馬亭,正面對決曹操主力。選擇獎勵明朝末年傳入華夏的紅薯三千石。】
聽完系統的選擇提示音之后,張策面上苦笑不已。
神級選擇系統,此次還真是給他出了個難題啊。
姑且不論想要拿到獎勵的先決條件如何,單是系統給予的獎勵就是令張策垂涎不已。
占城稻,以及美洲之地才有的玉米,紅薯,皆是如今的華夏不曾具備的高產作物。
有了它們,一旦在漢末這個時代推廣開來,漢家人口必然會出現飛躍式的增長。
最讓張策感到痛苦的是。
不是他得不到它們。
而是他必須在三者之間做一個選擇,那就有些難受了。
“茍系統,你確定不是玩兒我嗎!”
張策心生無奈,對著系統暗罵道。
系統一片沉默。
知曉自身附帶的系統不會輕易妥協的張策,望著系統羅列出三項選擇,他在權衡了一番之后有些艱難的說道:“系統,我選擇二!保存實力,見好就收,撤回下邳。”
【ps:看后面解釋!作者給棉花放過苗,除過草,拾過棉花,也曾在紅薯地里打過滾,玉米地里抽過天英!麥地里打過農藥,先別急著噴!】
說出這話的時候,張策感覺心都在滴血。
【那就請宿主盡快下達撤軍的決定,宿主軍隊撤離之時,獎勵自動下發。】
系統提示音消失。
張策將注意力放在了系統給他羅列出的選項和獎勵上。
憑心而言,如果不看系統給出的選擇,不受選項因素的影響,讓他在三種高產作物中必須選擇一個的話……
張策絕對會選擇系統獎勵的占城稻,不存絲毫遲疑的那種。
因為比起玉米和紅薯而言,占城稻才是張策最為看好的作物。
這種在宋時從占城國傳來,在江淮,兩浙之地推廣開來的稻種作物不光有著早蒔,早熟,耐寒,粒細的有點,更因為其生長周期短的緣故,可以配合華夏長江流域本土的“晚稻”,實現一年兩熟。
從而在根本上,極大的緩解漢末亂世的糧食壓力。
然而。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玩意特娘的只適合種在水域多的南方。
占城稻成長的環境,先天性的決定了哪怕張策再怎么心儀于他,也不得不忍痛割愛,理性的選擇玉米。
無他,玉米不但高產,更適合北方耕種!
尤其是對于以小麥這類面食為主的北方人而言,有人或許認為食米飯的都是異端,但絕不會認為食用玉米面的人會是異端。
玉米粗糧饅頭,玉米糊糊,北方農家百姓誰家沒吃過喝過?
從這方面來看,天生適合于扎根北方的玉米這類作物倒是同張策的逐霸方略相性很合的來。
有意思的是。
對于欲要效仿先秦而以關中為基逐霸的張策而言,他將來的領地中就許多很適合種植玉米的土地。
關中平原。
以及現如今未曾開始水土流失,仍舊是一片青山綠水,大河奔騰不息在側的黃土地。
以關中平原和黃土高原為耕種基地,輔之以種植玉米和當下漢朝北方的麥種。
只要將來玉米在黃土地上得以推廣開來,兩大糧食作物輪種之下,無論征戰多么頻繁,他麾下的大軍都會再無糧食匱乏之憂。
玉米桿也是用處多多,或喂馬或焚燒養地都不會差!
焚燒玉米桿環境污染?古代社會能污染到哪里去!
呵呵!
若是埋頭發展個十年二十年,實行廣積糧戰略,說不定在天下諸侯都苦于糧食匱乏,人丁減少的時候,張策治下的人口出現大幅增長也未可知。
雖然這句話乍一聽覺的很離譜,但不可否認的是……
后世的華夏人口第一次突破億萬桎梏的時候,正是占城稻,玉米,紅薯等外來高產作物進入華夏,并且推廣開來的時間節點。
而在那之前,煌極一時的漢唐百姓人口也不過才四五千萬而已。
是二者的國力不如后世的明清嗎?
其實不盡然。
究其根本還是生產力水平限制了漢唐兩大帝國的發展,使得當時的作物儲備也不足以養活上億的人口。
張策心中明白:占城稻潛力很大,但不是最適合他的。
他若是想要發揮占城稻的最大價值,前提是他的平了北方,進而將兵鋒指向江南之地。
屆時占城稻才會有用武之地。
張策是個務實的人。
眼下的占城稻于他而言,終究是顯得有些“華而不實”“食之無味”。
至于紅薯……
占城稻他都放棄了,再放棄了紅薯貌也算不上多心疼。
畢竟,紅薯雖然同樣是高產作物,且有著易活抗旱的特性,但其終究無法成為主流糧食,只能作為輔食。
那玩意兒!
吃多了不光脹氣屁多,嚴重時還會腹痛腹瀉等!
一塊地如果連續種紅薯種的多了,后來基本會出現紅薯藤長的旺盛,而結出的紅薯只有拇指大小的情況。
換而言之,紅薯對土地肥力的要求更甚玉米,種上幾年紅薯,土地基本就廢了。
這點,前世身為農民兒子出身的張策,可謂是深有體會。
紅薯,從來不具備成為主要糧食作物的潛力。
如果有,后世的百姓早就棄小麥,玉米,水稻,大規模種植紅薯了。
可是,在電視上你見過成千上萬畝的小麥田,玉米田,水稻田,有誰見過成千上……算了,也不說上萬了,誰見過上千畝的紅薯地?
所以,一些小說主角開局穿越到古代開局種紅薯,就特么離譜!
從種紅薯開局,當紅薯種的全國遍地都是的時候,離亡國估計也不遠了,笑!
還有一點讓張策放棄紅薯的理由是,他不想為了一個選項三獎勵的紅薯,而不顧一切的和曹軍主力在這死磕。
他固然可以憑借著一萬玄甲騎的強大滅了曹操大軍,但到頭來只不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罷了。
只要不能一舉殺死曹操,他莫說滅了曹操如今率領的十萬大軍,就算是二十萬三十萬也沒用。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他和曹操打生打死之下,笑到最后的只會是眼下有著問鼎天下之勢,身為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
不光如此。
一旦他麾下的一萬玄甲騎在徐州之地折損過半,將來他靠什么馬踏西涼,收服關中之地?
選項三,張策根本不做考慮。
因為。
不值當啊!
張策長嘆一聲,抬頭看向面前的呂布,對著他說道:“君侯,你覺得我等還有氣力對著曹軍追殺下去嗎?”
說完,張策指著頭上的烈日,然后又指著身邊一名玄甲騎士兵說道:“你,摘除身上的鐵盔和面甲,讓君侯看看!”
玄甲騎士兵不疑有他,應聲摘下了頭盔和面甲。
霎時間。
映入張策和呂布眼簾的……
是一個發絲間滴淌著汗水,面上大汗淋漓模糊了視野的年輕士兵。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對于身披重甲長途奔襲而來,立刻又迅速投入戰場,頂著烈日進行了一場大戰的玄甲騎將士而言,他們此時的狀態并不好,甚至可以說到了人匱馬乏的程度。
玄甲者。
重在破陣,強于摧軍。
連續作戰,長途奔襲從來不是他們的強項。
強行那樣,除了縮短戰馬的壽命之外,只會加快這支重騎軍的消亡。

漢唐血
這篇介紹高產作物的描述過多,我也不想啊!不解釋怕大家爭論個沒完,主角不過是選擇了最合適他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