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華科院最年輕的天才來了
6月,京都。
此時的天氣是越來越熱了。
陳旭剛剛降落到京都機場,隨后就打車前往了華科院。
這一次來京都,可就沒有什么飛機護送的待遇了,他的工作還是保密的,可不能高調了。
很快在京都老司機的帶領下,終于來到了華科院大門口。
上一次來他還是客人,而這一次身份就不一樣了,已經算是里面的人了,心態還是有變化的。
“大爺。”
“我來報到。”
陳旭恭敬的向門衛大爺問好。
華科院這地方可是深不可測的,說不定這個不起眼的門衛大爺也有著不一般的身份呢。
現在搞好關系混個臉熟,以后進出也方便一些啊。
“報到證拿來。”
“你怎么來這么晚啊?”
“別人可早早就來了。”
60多歲的大爺看了眼陳旭,顯得有些埋怨。
感覺眼前的年輕人也太不認真了吧,別人入職華科院可是興奮的很,他還沒有上班就有人來排隊了。
陳旭可好,這都快中午了,這讓領導看到,可就沒什么好印象了。
“給您。”
“我飛機剛到,所以晚了一些。”
陳旭遞過去報到證,大爺打開一看,立馬就傻了眼了。
“什么?一級助理研究員?”
開玩笑,他今早接待過的新人,那一個個入職的職位可都是實習生啊。
屬于最基層的科研人員了,而陳旭這個職位可就厲害了。
如果說陳旭是一個幾十歲的老人,他都不會這么驚訝,關鍵是陳旭太年輕了啊。
比那些實習生看上去還要年輕,這也太讓人震驚了。
“今年特聘的人員就是你?”
大爺做為華科院的第一道崗,自然是知道各種消息的。
他早就知道有這么一名助理研究員要來,只是沒想到來人竟然是這么的年輕。
“嗯,應該就是我吧。”
陳旭笑了笑說道。
這樣的表情他不是第一次見了,估計每一個人知道后對會很震驚吧。
說著話的同時大爺就給里面打過去了電話,很快就有人出來迎接了。
“陳總工,您來啦。”
“里面請。”
一位中年人笑臉相迎的走了出來與陳旭握手。
開玩笑,陳旭的職位可是中層的領導了,出來相迎這點禮貌他是必須要有的。
“我是華科院辦公室的的主任莊桐,歡迎您的到來。”
莊桐可是辦公室的主任,消息自然也是靈通的,如今滅癌計劃在內部已經成立了。
他自然也是知道的,雖然同樣也是詫異于陳旭的年輕,但他知道這位年輕人可是院長親自交代過的,必須要好好照顧。
這可是華科院的寶貝啊。
“您好莊主任。”
“麻煩您了。”
陳旭同樣微笑問好,這位莊桐可是華科院的大管家,以后肯定也是少不了打交道的。
“客氣了。”
“走吧,我先帶你去宿舍。”
莊桐暗自點頭,他還擔心這樣的年輕人會飄,不會太好接觸。
現在看來,這個年輕人還是很不錯的。
說著就帶著陳旭去往了宿舍區。
而這一幕可是被華科院里不少人看到了。
看著平時向來嚴肅的莊桐,現在居然如此熱情的接待著一位新人,都是充滿了好奇。
“這位新人到底是誰啊,竟然這么牛?要莊主任親自的接待?”
“對啊,平時我們哪里敢麻煩莊主任?根本就不敢招惹啊,我從來都沒見過他如此和藹可親的樣子。”
“稀罕啊,今天這是月亮從東面出來了啊,莊主任竟然這么友善。”
“你們不會不知道吧?那個人就是華科院最年輕的助理研究員,天才人物,據說剛22歲呢。”
“嘶~~”
不少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這樣的成就也太高了吧?
要知道這些人們進入華科院的時候,差不多都是30多歲了,剛好是博士畢業。
要知道好多人也不是畢了業就能直接到華科院的,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觀察。
等真正能進入到華科院入職的時候,基本都快要35歲了。
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太厲害了吧,聽說還是一級助理研究員,我們再努力十年也未必能達到他那個高度啊。”
對于普通人來說,想要達到陳旭這個高度是非常困難的,必須要做出幾件大成績才可晉升。
現如今的陳旭已經是一級助理研究員,再進一步就是副研究員了,那可真就是大佬級別的了。
光是這一個級別,就夠他們追趕半輩子的了。
“散了吧,去工作。”
“好好工作我們還是有希望的。”
人們也只是閑聊幾句,畢竟他們也是很忙的,同樣也知道能進來這里的人都不是平凡人,必然是作出了巨大貢獻的。
說羨慕是有一些,但是嫉妒就談不上了。
這里的天才太多了,嫉妒不過來,還不如好好的搞好自己的科研。
......
“陳旭,你來啦。”
“我給你介紹一下。”
“這位是楊清楊老,滅癌計劃的副總工程師,負責輔佐你。”
伍方看到陳旭的到來,立馬開始介紹著團體的成員。
這里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團隊,從事的都是細胞再生方面的科研。
而這個楊清,也是這一方面非常有資歷的老專家。
此時的楊清則是一臉狐疑的看著眼前的陳旭。
“老伍,這就是你說,可以解決癌病的天才少年?”
楊清雖然是作為副手,但是在這一科研領域中那也是一位出名的佼佼者。
現如今滅癌計劃全面的啟動,但是面對如此的年輕人心里也不由得打氣了問號。
他服伍方,但是對于陳旭還是需要看看他的真本事的。
之前他一直在外地忙于工作,只聽說華科院來了一位天才少年。
由于他沒有見過陳旭滅癌機器人的展示,這第一次見到陳旭后不免還是持保守意見的。
“是的,老楊。”
“我們這支隊伍雖然在癌病的治愈方面一直努力前進,但是速度卻是太慢了。”
“說實話成果也并不是特別的理想。”
“你也知道,我們現有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到細胞分離,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將一些有益細胞一同殺死了。”
楊清點了點頭默認。
從現有的醫療角度來看,這樣的確是可以延長癌癥病人的壽命。
但是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錯的。
所以,陳旭的滅癌機器人不僅能將細胞分離,還能輔助優質細胞的再生。
這就將病人的痛苦和治愈率提高了千倍萬倍。
所以華科院調整了戰略計劃,就將陳旭給頂上去了。
“我知道老伍,實驗雖然是在小白鼠體內進行的。”
“但是人畢竟與小白鼠是不一樣的。”
“另外,這樣治療以后,會不會存在其他的后遺癥,我們都還不知道。”
楊清是一個保守的人,對于自己的科研有著非常重的責任心。
在他看來,研究的這些技術必須是要達到百分百的安全后,才能繼續的進行下一步。
而從醫學專業的角度去講,各種細胞的序列和成分都是不同的。
它們每一秒都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和壞死,這個滅癌機器人又是如何進行提前預知的呢?
如果體內還殘存著壞死的細胞,又或者是造成了其他的后遺癥又應當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