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搶救性保護
猴哥這時候也走了過來。
作為動物,率先發現了周圍潛在危險。
陳淵剛準備制止它拿起石子的舉動,可惜晚了一秒。
從猴哥手上拋出來的石子精準打在烙鐵頭身上,使得它蜷縮起了兩米多長的身體。
當烙鐵頭盤起來的那一刻,網友們這才注意到原來苔蘚中一直隱藏著這樣一條毒蛇。
也開始驚訝于這條蛇的品種。
因為直播間里不乏有些專業的網友,一眼就認出了這是莽山烙鐵頭。
【我擦了幾次眼睛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可是最后看了幾遍,甚至給我導師看了一眼,最后確信這就是莽山烙鐵頭。】
【莽山烙鐵頭?怎么會在神農架??】
【莽山烙鐵頭不應該只有南省的莽山里有棲息的嗎,神農架居然也有莽山烙鐵頭!】
莽山烙鐵頭也稱為莽山原矛頭蝮,全長可達2米,是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
其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南省,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莽山烙鐵頭是由趙爾宓教授和陳遠輝聯合署名,是國際上一級優先保護的瀕危物種。
在發現初期便向全世界宣布在我國莽山發現了一個新蛇種,莽山烙鐵頭的出現曾經轟動一時。
而它的棲息地莽山更是蛇的王國。
蛇是地球上一個比人類古老的多的物種。據推測,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大概就已經有蛇了。
也就是說,在燕山造山運動中產生的莽山,從誕生起就成為蛇的棲息地。在這莽莽大山中,千百年來就隱藏著莽山烙鐵頭。
這無疑是蛇類中的老古董。
同樣,對于神農架出現的這條烙鐵頭更是讓網友驚喜的同時又摸不著頭腦。
因為蛇類不可能遷徙這么遠。
一時間,北省蛇類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士紛紛趕到了直播間當中。
在看到這條烙鐵頭時,都產生了一種匪夷所思的遐想。
【北省蛇類研究院:老陳根據我們團隊的判斷,這條誰和莽山烙鐵頭的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可以斷定它就是莽山烙鐵頭,你能描述一下是怎么發現它的嗎?】
【對啊老陳,如果神農架里真的有莽山烙鐵頭的話,那只有莽山存在莽山烙鐵頭的依據就完全被推翻了。】
他們也不太確信了,希望陳淵能多拍一些詳細照片發過來供他們參考。
陳淵從始至終都沒有開口,但接下來的話卻讓這些蛇類研究學者大為震驚。
“這不是莽山烙鐵頭,它的名字叫熊山烙鐵頭。”
【熊山烙鐵頭?】
【這明明長的和莽山烙鐵頭一模一樣好吧,主播開什么玩笑。還有,熊山是哪?】
【北省蛇類研究院:在很早之前神農架并不叫神農架,而是叫熊山。但是老陳,在現有的爬行綱中,并沒有此類蛇名記載……】
其實是想說不會是你自己覺得是在神農架發現的,就瞎起了一個熊山烙鐵頭吧。
陳淵知道很多人存疑。
如果不是自然圖鑒告訴他,或許連陳淵也會認為這是莽山烙鐵頭。
他從旁邊隨手折斷一根木棍,指著那條烙鐵頭的尾端位置。
“注意看,這條烙鐵頭雖然在顏色和紋路上與莽山烙鐵頭相似度很高,但它尾部的白尾,卻要比莽山烙鐵頭短出一截。”
莽山烙鐵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尾部很長一截是白色的,也被叫做白尾蛇。
在諸多發現過的莽山烙鐵頭當中,它們白尾的長度在同一體長下基本不會差太多。
但是眼前這條烙鐵頭的白尾只有小孩小拇指那么長。
而且它的鱗片顏色要跟暗。
喜歡潮濕的環境。
將自己的身體隱藏在苔蘚中,尾短的白尾會充當一個誘餌,等待獵物的路過,最后在不經意間發起致命攻擊。
陳淵列舉了很多與莽山烙鐵頭不同的地方。
“其實只要拍些細節上的照片拿去給研究院仔細審核就能發現這并不是莽山烙鐵頭。”陳淵強調道,“至少這不是從莽山爬過來的,它屬于莽山烙鐵頭種下的一個全新亞種。”
熊山烙鐵頭的發現,一時間迎來了無數人的圍觀。
更驚動了“蛇博士”陳遠輝。
他在聽到有人發現莽山烙鐵頭的亞種后,激動的連飯都顧不上吃,火急火燎進入了直播間。
19歲進入莽山工作,作為莽山烙鐵頭的發現者,和它有著很奇妙的緣分,半輩子都在和這種蛇類打交道。
而他也是一眼就發現出熊山烙鐵頭和莽山烙鐵頭的區別。
另一邊,陳淵采集的細節照片更是傳送到了爬行綱研究機構內。
機構主任招來研究員快速進行研究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熊山烙鐵頭確實是新的亞種。
這一發現無疑驚動了國內的自然機構。
1989年9月首次發現了莽山烙鐵頭。
這是在我國南省以外地域被發現的新蛇種,其意義可以與發現野生華南虎相提并論。
在此后的30多年里,一直沒有發現新的亞種。
莽山烙鐵頭,成為了原矛頭蝮屬下的唯一種群。
而在這30多年后的今天。
新的亞種首次被陳淵發現。
無疑是對自然界面紗的一個揭幕。
我們生活的周圍,究竟還有多少未被發現的生物呢?
這或許一直都是個迷。
陳淵第一次感覺到了發現新物種的快感。
無疑要比中彩票還要激動。
“各位,烙鐵頭學名叫原矛頭蝮,是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
“原矛頭蝮之所以被稱為烙鐵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那明顯呈三角形,形似一塊烙鐵的頭部。而和普通烙鐵頭蛇相比,莽山烙鐵頭體形巨大,可達兩米長。”
“烙鐵頭蛇是我國特有的巨型毒蛇種,1990年才為學術界發現而被命名加以科學記載。
截止到2013年,僅知大部分布于我國湘粵鄂邊界南嶺山脈北麓莽山林區,在北省境內很多年前就有發現,當地人稱之為“烙鐵腦殼”。另外在東省地區也有發現。
據國家林業局調查報告顯示,莽山烙鐵頭蛇為我國由于種群數量少、分布狹窄,而面臨滅絕危險11種動物中的一種,并稱其比大熊貓更瀕危,急需搶救性保護。
莽山烙鐵頭蛇全球只有莽山獨有,分布只有100平方公里左右。它是已知的毒蛇類里的最大型蛇種,現發現的莽山烙鐵頭蛇的活體,最重的為8.5公斤。”
陳淵神色不由的凝重起來,“而現再發現的熊山烙鐵頭做為新的亞種出現后,我們對它的了解太少了,甚至不清楚在這神農架中究竟還有多少條熊山烙鐵頭。”
“也許還有上千條。”
“也許,”陳淵遺憾道,“只有這最后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