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王平的膽魄
馬蹄獵獵,直入公安。
騎士的臉上,掛著焦灼之色。
“報!”
“江東軍來襲!”
城門被打開的剎那,預警的消息,也傳入城內。
舉城震動!
王平正巡視城池防御,忽聞警報的鐘聲,忙趕去城門。
“報!”
“江東呂蒙正率三萬水師,乘船溯流而上。”
“很可能會攻打公安!”
斥候一口氣闡述,將寶貴的情報告訴了將軍王平。
“好!”
王平擰著拳頭,磨刀霍霍,似乎一點都不擔心敵眾我寡。
甚至帶著迎接戰爭的雀躍!
好似戰爭狂徒一般。
“公子命我鎮守公安,知遇之恩,永世難忘。”
“吾必誓死守護城池!”
王平性格剛毅,雖出身宕渠小城,心中卻有無限的大志。
不識字。
不識書。
卻也要堅持聽書。
每當處理完公務,他總讓麾下的文士誦讀史書。
每到精彩處,拍案叫絕。
王平甚至能口述讓別人代寫書籍,都有意理。
他與人交談,從不開玩笑,從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
為將更是一絲不茍!
“吾等愿隨將軍而戰!”麾下副將張休、李盛異口同聲,志氣昂揚。
公安已經做好萬全的守備,只等江東軍來,必讓他們磕得頭破血流。
然而,在王平與斥候細細交談后。
他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江東軍遠道而來,而我軍已有所防備。”
“此乃以逸待勞之道!”
“兵法云,半渡而擊可克敵制勝。”
王平的話音剛落,張休、李盛的神色立即變得惶恐。
“將軍!”
“萬萬不可啊!”
“江東軍十倍于我,如何能勝?”
張休堅決反對,甚至以為王平瘋了。
“對對對。”
“公子將公安交給我等,只要堅守待援,即是大功一件。”
“怎能輕易冒險?”
李盛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神志變得清醒。
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尤其是王平!
兩位副將都表示反對,可是王平卻搖了搖頭。
“難道你們一點膽魄都沒有嗎?”
“這……”張休一愣,旋即想到王平的出身。
巴西郡宕渠!
宕渠是賨民的領地,王平曾效力于巴夷七姓。
和“蠻族”差不多。
莫非,王平腦袋里的蠻血覺醒了,非要去死磕江東軍?
“將軍!”
“這絕非是膽魄的問題,我軍不能白白送死啊!”
李盛搖了搖頭,整個人都有點呆了。
“非也。”
“這不是我的決策,而是公子的!”
王平拿出了一個錦囊,張休、李盛爭先相看,皆為之一愣。
竟真的是公子劉禪的手書!
但這些都是圖畫。
畫了一條大江,一隊人馬登陸,另一隊人馬伏擊。
上面的火柴人正叮叮當當地打架。
標題。
“半渡而擊!”
張休瞪大眼睛,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將軍!”
“憑借這張圖,不能代表這就是公子的意思吧!”
李盛硬著頭皮,想要繼續勸說王平。
千萬不要沖動!
“這是公子親自交代的,怎么可能有錯。”
“不過,公子已經做足了安排,爾等只要相信公子,相信本將即可。”
李嚴成竹在胸,有一股自信在燃燒。
忽然!
張休似乎想到了什么。
前段時間,益州似乎來了一位名叫鄧芝的文士。
說是文士,此人卻有勇有謀,談吐不凡。
張休之所以印象這么深刻,除了鄧芝的文雅風度、一身剛膽之外。
還有一點!
他籌集了幾十輛馬車的財物,請求公安的守軍護送。
莫非,鄧芝是請援去了?
想到這里,張休心中方定。
他與李盛相視一眼,都肯定了對方的猜測。
荊南。
必然有變故!
或許,這也是王平最終的底氣。
“呂蒙將兵三萬,聲勢浩蕩,旗幟遮蔽大江。”
“他一定想不到,只有三千守軍的我們,敢出戰堵劫。”
“這一次,咱們就給他一個驚喜,給江東軍一個驚喜!”
王平目光睥睨,運籌帷幄。
“立即整備城內兵馬,隨本將出戰!”
王平擲地有聲,帶著不容置疑的語氣。
“嗚嗚嗚——”
集結的號角,在公安上空回旋。
三千守軍列陣以待。
“公子說過,江東軍都是紙老虎!”
“此戰,吾等主動出擊,破江東軍于大江之畔。”
“立不世之功!”
王平鼓舞士氣,帶著決然的氣勢,向江畔進軍。
他的部隊并不多,但每個人的腳步,都非常堅定。
士卒沒有懷疑將軍的決策!
這就是王平的統御力。
等到了固定的地點,王平安排人馬設伏。
靜靜地等候江東軍的到來!
“報!”
“有使者求見!”
王平揮了揮手,示意把人帶過來。
“在下樊友,宜都功曹,現為鄧芝副使。”
樊友拱手一禮。
“說!”王平干凈利落地追問。
“將軍只要阻敵半個時辰,援軍必至。”
“善!”
王平大喜過望。
張休、李盛都聽到了,皆是一震。
真的有援軍!
可是這援軍,從何而來?
他們徹底疑惑了。
“告訴鄧芝,交戰后一個時辰內,援軍不來。”
“等死吧他!”
王平惡狠狠地威脅了一番。
他有信心阻擊江東軍一個時辰以上。
……
嘩啦啦!
嘩啦啦!
江東水師乘風破浪,角逐大江。
恢宏的氣勢,橫亙天穹。
呂蒙站在一艘樓船上,背負雙手,眺望遠方。
“此戰,必下公安。”
拿下公安后,長江以南都會落入江東手中。
爾后大軍揮師北上,攻克南郡。
斷了關羽的退路!
荊州唾手可得。
呂蒙的身邊,站著一名儀態軒昂,氣度不凡的年輕將軍。
陸遜!
其出身吳郡四姓,真正的名門望族。
小霸王孫策橫掃江東時,極力打壓世家,搞得孫氏和江東世家的關系非常緊張。
吳郡四姓大都不愿意追隨。
后來,孫權掌權,重用世家,緩和了彼此的關系。
陸遜是孫權親自拔擢的新晉人才。
孫權甚至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進行聯姻。
陸遜隨軍出戰,逐漸體現了他的才華,此次更是被委以重任。
“都督!”
“岸邊有荊州斥候馳騁,恐怕我軍的行蹤已經被他們掌控。”
“公安,興許有了防備。”
陸遜眉頭微蹙。
“無妨!”
“公安只有三千守軍,吾十倍圍之,或能迫降守將。”
呂蒙氣驕志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