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落定
林北嗤笑一聲,鄙視道:
“你這蠢貨,天下藩王何其多,大陳九邊二十四衛,那個會等你稱帝?即便今日你僥幸得逞,天下剿匪大軍將會猶如過江之鯽,蜂擁而來!”
“只怕容不得你得意幾天,便會被剿匪大軍千刀萬剮!”
關云暢不甘道:
“我鎮西侯府結交天下二百年,至交好友遍天下。到時本侯大可發動人脈,安撫天下之人。”
林北哈哈一笑,像看弱智一眼看關云暢,道:
“真是愚不可及,這皇位,可不是你一人眼紅!什么樣的交情,能比得上大陳朝的皇位!”
關云暢猶如被林北當頭一棒,頓時明白過來。是啊!怎么說林北都是大陳朝的正統皇室血脈,先帝親傳皇帝之位。
自己殺了皇帝,即便可以利用人脈和利益安撫住九邊二十四衛。
可這天底下眼紅皇位的藩王,又豈會錯過良機,只要誅殺了自己這個反賊,便可名正言順繼承大統,試問,那個有野心的藩王會不動心,會不盡全力絞殺自己?
到時,僅憑自己這兩千私軍,能抵擋天下剿匪兵馬嘛?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
關云暢這是無比后悔,悔恨自己不該因為被林北無視、折辱而怒火攻心。更不該,被他人一番挑撥便鬼迷
心竅。
妄圖謀反。
鎮西侯府二百年富貴,到他這,戛然而止!
“陛下!”
關云暢心防被徹底擊潰,雙膝一軟整個人跪了下去,涕淚滿面,懇求道:
“求陛下仁慈,放過罪臣一家老小。所有罪責,都在罪臣一人!”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林北微微一嘆,冷漠道:
“你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關云暢早已料到,只是出于萬分之一的希望,懇求一句。
此時被拒絕,到也沒有什么過激表現。只是猶如死人一般,低頭不語。
林北揮揮手,張良立刻明白。
當即率領御林軍沖入甕城,將關云暢,以及一干投降士兵困了起來。
“陛下,這些人如何處置?”
待制服叛軍之后,張良問道。
“關云暢帶兵謀反,罪大惡極。著,革去爵位、抄沒家產。誅、九族!”
關云暢聞言,低垂的頭顱微微一顫。
“另!“
林北繼續道:
“謀反叛軍,念在受人指使。處斬首,不累及家人!”
叛軍們聞言,卻是反應不一。
有當場尿了褲子,呆若木雞者;
有哭喊求饒者;
有面無表情者;
還有一些責心知造反必死,感念陛下開恩饒恕家人者。
林北最后掃了一眼,尸橫遍野的甕城,微微嘆息一聲,拂袖而去。
常人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
那如果是皇帝呢?
也許是伏尸百萬吧······
夜空中,有人隱約聽到一絲嘆息。
次日早朝。
金鑾殿上。
“陛下,微臣聽聞昨夜皇宮之中,傳出喊殺之聲。不知可是出了什么變故?”
一上朝,便有大臣急不可耐的出列問道。
林北點點頭,說道:
“不錯,昨日有逆賊謀反。深夜攻入皇城。”
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相對于林北的淡然,文武大臣們則是驚惶、震驚不已。
當即有人問道:
“陛下,是何人如此妄為,竟敢謀反?”
“請陛下恩準,讓微臣帶兵剿匪!”
“陛下······”
群臣反應不一,林北一一看去。
大部分都是驚訝之后,做出義憤填膺狀。
唯有陳天德,不動如山。
當下心中起疑。
即便是心性沉穩之人,咋一聽說有人謀反都不應該是這種,鎮靜自若的樣子才對。
于是留了個心眼,嘴上卻是對大臣們說道:
“無妨,多虧了張良張將軍。幾時救駕,不等逆賊殺入內城,就被系數剿滅了。”
張良聞言一陣心虛。心道,要不是陛下機智過人,部署周密。自己負責保衛皇宮的將領到時不但立不了功,反倒要成為千古罪人。
“那陛下,到底是何逆賊,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林北依舊是淡然模樣,道:
“鎮西侯關云暢。”
這一下,群臣們的震驚之色,比起得知有人謀反還要厲害。
特別是勛貴集團,更是驚慌無比。
早上沒看見關云暢上朝,勛貴們只以為關云暢還在和皇帝慪氣,故意不上朝。
沒想到居然跑去謀反了。
這一下,可是把他們嚇得魂不附體。
本來皇帝這段時間,就在針對勛貴。
尤其是有李希之子串通曹連謀反一事在前,如今關云暢謀反在后。
短短時間內,勛貴集團已經發生了兩次謀逆大案。而且勛貴貪腐之事,更是早已引起皇帝不滿。
這一下,只怕是會牽連不少人。
頓時人心惶惶起來,有些平時就為惡不少的,更是做賊心虛起來。
林北像是看穿了勛貴們的心思,沒有說什么重話,只是淡淡宣布了對關云暢的處置。
文武勛貴們,自然不敢,也沒有理由反對。
散朝之后,林北沒有回養心殿批閱奏折。
關云暢、曹連兩案,已經讓林北感到深深地危機感。
曹連那次也就罷了。
關云暢這次,要是湊巧自己派人秘密監視。加之提前設下周密部署。到最后,關云暢說不定真的要得逞。
這讓林北再一次,迫切的想要掌握一支戰無不勝的強大軍隊。
當下直接奔工部而去。
“微臣叩見陛下!”
工部尚書耿河寬一邊跪拜,一邊心下訝異。怎么前腳才散朝,陛下后腳就來了。
愛卿免禮。
林北招呼一聲,徑直走入工部衙門。
口中問道:
“御林軍鎧甲兵器,可是一直由工部督造?”
“回陛下,從我大陳立國之日起。全國軍隊的鎧甲兵器,便委任我工部督造。二百年來,未有改變。”
“那恐怕,今日要變一變了。”
林北笑道。
耿河寬吃了一驚,疑惑道:
“陛下這是何意?鎧甲兵器不讓我工部督造,還能讓誰來?”
“朕已經交給皇商李儒嵩去辦了,以后朝廷采購鎧甲、兵器、戰馬,除了少部分實驗性質。”
“所有投入量產的,全部交給民間去打造。以后工部主要負責監督質量,驗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