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宋何所有

賈似道的死局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3886 2023-09-04 23:25:23

  南宋朝廷里,看似高居首相大權在握的賈似道,實際上面對的是一個死局。

  金國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在蒙古連年入侵下打又打不過,防又防不住,賦稅收不上來,軍費節節躥升,最后財政破產再無還手之力,只能走向滅亡。

  到了南宋理宗后期情況也差不多,端平入洛失敗后,南宋沒能抓住擴大國土和賦稅的機會,反而被蒙古全面占據了金國的中原漢地,遭到蒙軍從各條戰線上的頻頻入侵。為了維持國防,南宋不得不在兩淮、京湖和四川派駐大量守軍,當時僅樞密院在冊的正規軍總數就超過了七十萬,再加上鄉勇、民夫,總數已經遠遠突破一百萬之眾。

  士兵戰時打仗、平時訓練,活動量非常大,古代封建社會菜肴缺乏基本都以粗茶淡飯為主,想要吃飽需要比較多的主食,姑且按照每人兩升的標準來衡量,那么保守估計一個人一年就得七百升也就是七石大米,再保守估計一百萬士兵一年就得七百萬石大米。

  七百萬石是多是少看起來有些捉摸不定,但只要一對比就知道深淺了。理宗在位期間歲收我沒能查到具體數據,但是孝宗在位期間歲收是有的,大米約六百萬石。

  南宋一百來年,孝宗朝國力最強,到了理宗后期四川這個大糧倉都丟了,再加上其他地區長年飽經戰火,歲收能不能達到三百萬都成問題,養上百萬的軍隊談何容易?但為了對付蒙古人不養又不行,所以只能掏干家底大家都餓著肚子苦苦支撐。

  國家供養的大頭一個是軍隊,另一個就是官吏,史書記載北宋真宗年間在冊官吏一萬余人,而到了南宋寧宗后期官吏數目已經打到了三萬八千余人,再加上后來幾十年的恩蔭,理宗朝怕是已經超過了四萬余人。北宋全國三百二十多個州府,南宋孝宗朝僅一百州府,需要供養的官吏增加到了原來的四倍,國土卻縮小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國家財政壓力空前巨大。

  照這種玩兒法,南宋早就該收攤兒了,但連續與金蒙對抗多年還能茍得住,南宋也是有過一些措施的,其中一項最行之有效也是最缺德的措施就是和糴之禍。

  所謂和糴,指的是地方官府設置場所,公開收購百姓收獲的糧食,糧價隨行就市,公平交易買賣自由。按道理講和糴就跟北宋常平倉一樣,可以合理的消化民間余糧,還能增加官府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可南宋到了理宗后期戰事頻繁糧價飛漲,官府已經買不起糧食了,怎么辦呢?

  按市場價自由買賣我買不起,但我可以自己定價強買強賣,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寶祐年間主管四川的京湖制置使兼四川宣撫使李曾伯曾上梳反映了這么一個情況:說淳祐十二年四川米價一石米約四五百貫錢,但官府和糴收購只出五十貫錢;到了寶祐二年四川米價漲了,一石米約七八百貫錢,但官府和糴收購只出八十貫錢,希望朝廷能管管。

  要知道,和糴雖然是在當地官府開辦的場所里開的,卻強制要求所有農民都要參加,去了就是按照市場價的十分之一收購你的大米,有人說強買強賣我不去不就行了嗎?但地方上的人口田產都在官府掌握之中,每家每戶的攤派額度早已定好了,你去參加和糴大家一切都好,你不去參加和糴,那就要印證一句電影臺詞了:

  他要是體面,就讓他體面;他要是不體面,那就幫他體面。

  低價收購強買強賣也就算了,可坑爹的是就在這樣殘酷的盤剝下,從朝廷到地方官府還在想著法子的加大力度,常常用度牒、告身等文書來代替銀錢,打發百姓完事。

  度牒是國家對一個人出家為僧的證明文件,古代封建社會僧侶是不用交賦稅的,但想要成為僧侶必須有官府的認可,不少人都想當和尚逃避賦稅,所以度牒在很多時候很值錢,屬于硬通貨。

  告身是普通人科考中舉后,由吏部統一制作的任命狀,里面詳細記載了官員的個人信息和委派職務,憑告身赴任,因為宋朝科舉制度成熟考取功名的人很多但是官員空缺有限,所以告身在很多時候也很值錢,也是硬通貨。

  雖說度牒和告身都是硬通貨,但那也得分應用場景,度牒在沒有田產的人眼里是硬通貨,可參加和糴的百姓多為有產戶,人家又何必去出家當和尚?告身也是一樣,只對考取了功名的舉人、進士有用,對普通百姓而言就是廢紙一張。

  我們都學過白居易的《賣炭翁》,官府是有原罪的,只要有一丁點兒的權力就一定會無限放大,唐朝怎么強買強賣木炭,南宋就怎么強買強賣大米。

  當時各地官府基本上都是這個套路,利用和糴強買強賣剝削百姓,定價的時候砍一刀,支付的時候再砍一刀,如同拼多多無窮無盡,百姓深受其害痛苦不堪,甚至有人不遠千里從偏遠地區跑到臨安告御狀,希望能免除和糴。

  南宋景定元年四月,剛剛在鄂州與忽必烈議和不久的賈似道在萬眾矚目之下奉召回到臨安,接替瞞報軍情的首相丁大全,成為南宋新任首相,他面對的就是這么一個財政瀕臨破產、官府和糴強征民間糧食、百姓民怨沸騰的基本國情。

  這國情,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可賈似道來到臨安的第一件事卻不是改革,而是整肅朝政。之前曾經沆瀣一氣的政治團伙中,閻貴妃已經病死,丁大全罷相離朝,還有個董宋臣還在宮中。賈似道回朝當月便安排諫官上梳彈劾董宋臣之前提議遷都的罪名,董宋臣失去政治盟友后很快便抵擋不住諫官的攻擊,只好自請離朝,賈似道順勢將其貶出臨安。

  穩住朝中政局之后,賈似道開始嘗試改革挽救經濟,經過一系列慎重考慮和周密謀劃,景定二年六月,在賈似道的主持下朝廷下詔推行打算法。

  所謂打算,即核算、審計之意。南宋財政危機的根源在于連年戰爭軍費激增,既然問題主要出在軍費上,那么就從軍費入手,賈似道的這套打算法就是針對于各地駐軍采取的審計手段,阻擊兀良哈臺守衛潭州的向士壁、兩淮宣撫使趙葵、時任京湖制置使兼四川宣撫使李曾伯都是打算的重點對象。

  手底下兵越多權力越大,花費就越大,朝廷給的糧餉、賞錢基本上就是一筆糊涂賬,收到多少、發下去多少、從地方官府處借了多少、還了多少大部分都沒有記錄,有記錄的也根本對不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營里士兵流動性很大,爛賬壞賬一大堆,怎么查?沒法兒查。

  查了得罪地方邊將,不查朝廷就得關門歇業。盡管自己也是從邊將任上崛起,但賈似道只能硬著頭皮強推打算法,無論如何也要執行下去。

  吃蛋糕容易分蛋糕難,更何況還是從一幫驕兵悍將嘴里分掉原本屬于他們的那塊蛋糕。打算法推行后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全國各地駐軍怨聲載道,向士壁抗擊蒙軍有功,朝廷專門撥下大量賞錢,但在此次打算過程中被全部剝奪,原因是經過核查,向士壁作戰期間消耗錢糧遠超正常水平,潭州城府庫已經被消耗一空,不僅不能再給賞錢,還得再把之前的虧空補上來。

  帶兵打仗就像搞工程,卻又不像搞工程,搞工程的成本可以套定額套出來套個項目概算,但打仗卻沒辦法套定額。戰爭時期每天都有突發狀況,失火、水災、盜竊等等事件數不勝數,同樣是一場仗,岳飛來打花十萬貫就能打勝仗,劉光世來打花一百萬貫最后還打輸了,怎么審?

  賈似道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國家眼看著要亡國,爛肉上來一劑強心針總比看著肉爛完要好。向士壁所部宋軍在官員詳細打算之下,被貶官抄家彌補虧空,后來向士壁死于貶官途中,妻妾依然被朝廷追償欠款,凄慘得很。

  向士壁被追貶家破人亡,其他人也沒好到哪兒去,之前與賈似道同守鄂州的曹世雄也被追償糧餉,無力償還后被貶官后含冤而死。趙葵、李曾伯、史嵩之族弟、淮西制置使史巖之等人全都被追償了糧餉,因為涉案金額不大積蓄也夠多最后勉強賠錢了事,涉險過關。

  民怨沸騰還好解決,大不了派兵鎮壓,賈似道這出打算法搞得是全國各地兵怨沸騰,兵不聊生。終于,在一片抵觸浪潮里,一名叫做劉整的大將叛逃了。

  劉整祖上是京兆府人,北宋滅亡后家族遷徙至鄧州。劉整曾在金國擔任基層軍官,金國滅亡前投降南宋在孟珙帳下效力,擅長騎射作戰勇猛,多次擔任孟珙先鋒官屢立戰功,被孟珙贊為“賽存孝”。

  存孝指的是李存孝,五代十國時期第一名將,被民間譽為“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帶兵打仗可以跟西楚霸王項羽相比,那是相當的猛。現在劉整又被孟珙比作賽存孝,說明劉整打仗也是相當的猛。

  孟珙去世后,劉整跟隨李曾伯前往四川駐守,后來在余玠死后的寶祐年間多次領兵與蒙軍交戰,蒙哥伐宋期間堅守瀘州,成為潼川府路僅存的一座城池,后來蒙哥死在釣魚城下蒙軍西路軍退兵,劉整守城有功升任瀘州知州兼潼川府路安撫副使。

  打仗厲害的人一般脾氣都大,劉整也不例外,寶祐二年李曾伯前往廣西防備兀良哈臺入侵,新任四川制置使俞興對桀驁不馴的劉整一百個看不順眼,于是就在賈似道派人前往四川打算期間把劉整推了出來,請求朝廷嚴查劉整。

  其他防區的將領因為打算都被整成什么樣子了劉整不是不知道,可地處四川山高皇帝遠朝里也沒熟人,孤立無援的劉整只好向看不慣自己的領導俞興求助,請求他幫自己說幾句好話,別讓朝里的官員來瀘州打算。

  早就想除掉劉整的俞興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對劉整的賄賂、求情絲毫不為所動,任由朝廷官員來到瀘州開始打算。

  向士壁死了,曹世雄也死了,劉整一個金國的降將,在南宋沒有一點兒根基,朝廷打算下來還不得死的更慘?一番思想斗爭之后,景定二年六月,劉整趁著瀘州的打算還沒結束,把自己所駐守的瀘州連同周邊十五個州府和三十萬戶百姓獻給了蒙古,

  劉整降蒙在四川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原本四川就四路中的利州路、成都府路就已經全部淪陷,潼川府路也幾乎全部淪陷,只是在劉整拼死作戰下保住了瀘州,后來蒙軍退兵之后又陸陸續續收復了一些州縣,現在劉整降蒙了,潼川府路僅剩合州釣魚城還在南宋手里。

  但凡釣魚城上游還有殘余的宋軍勢力,蒙古人就要忌憚南宋從四川沿江南下入衛臨安,可如今釣魚城上游已經被蒙古人全部掌握,釣魚城等于失去了戰略價值,蒙軍只要在京湖、兩淮突破宋軍防線,南宋就可以GG了。

  一番雞飛狗跳之后,賈似道對全國各地邊將打算了個遍,可此番打算只能是治標不治本,這次把邊將們口袋里的私產掏了個干干凈凈搜刮出來不少錢,可打算法時效性有限,錢總有用完的時候,下次呢?下下次呢?

  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得繼續改革,賈似道又出了一招,公田變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