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宋何所有

大金余暉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2822 2023-08-12 20:00:00

  忠孝軍是金國最后一支精銳部隊,但陳和尚率領的這支精銳人數實在少得可憐,只有區區四百人。

  對面蒙軍八千,兵力是忠孝軍二十倍,進入陜西以來連戰連勝士氣高漲,無論如何忠孝軍都是雞蛋碰石頭不可能贏,可戰斗一打響,蒙古人發現這支金軍的打法從來沒見過,先頭部隊瞬間被打散了。

  原來陳和尚這支忠孝軍除了士氣旺、對蒙仇恨值高、裝備精良外,還有個降維打擊的武器-火槍。

  金末的火槍學名飛火槍,以黃紙十六層為筒,長二尺,用柳炭、鐵滓、磁末、硫磺、砒霜等為藥,貫注筒內,縛于槍頭之后,點燃發射,燒十余步遠,人不敢接近,有些像戰爭大片兒里的火焰噴射器。忠孝軍就是帶著這種武器撲向了蒙古人,蒙古人善騎射,忠孝軍也善騎射,蒙古人裝備精良,忠孝軍裝備同樣精良,蒙古人每人三匹馬,忠孝軍每人兩匹馬差距不大,蒙古人射完箭之后抽出馬刀,忠孝軍射完箭之后掏出飛火槍,直接火龍騎臉噴上去。

  在短暫的震驚之后,蒙軍統率朵忽魯急忙組織中軍反擊,但忠孝軍戰斗力實在太強了,國仇家恨讓這支隊伍打起來個個跟玩兒命一樣,主將陳和尚更是不顧一切的沖殺在前,以命相搏。

  忠孝軍閃擊取得奇效,完顏合達馬上又派出部將樊澤率一萬金軍主力壓上,金軍一看忠孝軍前鋒殺的蒙古人人仰馬翻,頓時全軍士氣大振,一股腦的撲了上去。

  久久沒有打過順風仗的金軍終于打出了一場優勢漂亮仗,在戰陣和兵力全部占優下,蒙軍終于潰敗,朵忽魯率軍逃走,撤到了慶陽以北。

  大昌原之戰在金末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這是第一次金軍在野戰戰場正面擊敗蒙軍,在此之前從野狐嶺之站開始,金軍近二十年未曾擊敗過蒙古人,大昌原之戰第一次打敗了蒙古人不可戰勝的神話,讓瀕臨絕境的金國看到了戰勝敵人的希望。

  雖然這希望來的太遲了,但總比沒有強。

  一場戰斗的勝利并不能改變蒙金之間的強弱懸殊,哀宗深知金國仍然遠不是蒙古對手,就在正大六年當年八月,蒙古忽里臺大會之后,哀宗派使者前往草原向新任大汗窩闊臺道賀,并提出了兩國議和的請求。

  窩闊臺不同意,說金國遲遲不投降,致使先帝奔波忙于戰事,伐金是國策,議和絕無可能。

  在進行了一系列征召動員之后,正大七年七月,窩闊臺率弟弟拖雷、侄子蒙哥等人親征金國,大軍南下威武霸氣,卻先在潞州(今山西長冶市)吃了個癟。

  蒙古前鋒部隊由大將塔思率領,塔思是孛魯的兒子,木華黎的孫子,將門虎子打仗十分厲害,率軍南下路上接到軍令,要先去潞州解圍,因為當時蒙軍控制下的潞州正被金將武仙圍攻,形勢危急,隨時有可能被攻陷。

  至于為什么原本興定年間就已投降蒙古的武仙同志此刻卻又出現在了蒙金戰場上,那可是說來話長了。

  興定四年八月,武仙投降蒙古后被木華黎安排與史天倪共同駐守真定,兩人早年多次交戰互相戒備很深,正大二年,史天倪接到報告,稱城外有兩處軍寨聚集盜賊背叛蒙古,于是點起本部兵馬出城平叛,將兩座軍寨里的士兵盡數殲滅。

  叛亂平定了,史天倪和武仙之間最后一塊遮羞布卻也被撕下來了,原來這兩座軍寨并非盜賊,而是武仙所部士兵練兵之地,史天倪不分青紅皂白把武仙部下一網打盡,讓城里的武仙忍無可忍。

  忍無可忍、怒火中燒的武仙裝作不知道此事,在城中設宴為史天倪慶功,史天倪打了勝仗立了戰功,聽到武仙還要設宴招待自己以為對方這是要給自己認慫,于是洋洋得意的回城赴宴,卻不想武仙已決心叛蒙歸國,就在宴會上將史天倪殺死,然后全殲史天倪部下,派使者回到開封報信,武仙率真定重歸大金。

  當初降蒙是迫不得已,現在歸金是出于真心,哀宗沒有計較武仙之前的背叛,仍封他為恒山公,

  殺掉史天倪回歸金國看似容易,但后果極其嚴重,史家是河北永清縣大戶,史天倪除了自己帶兵作戰,兩個弟弟史天澤和史天安也在蒙軍中任職,手握兵權,小兄弟史天澤聽說哥哥被殺悲憤交加,當即率部南下,誓要為兄報仇。

  史書記載史天澤他身高八尺,音如洪鐘,善騎射,勇力過人,作戰非常勇猛。史天澤一路南下收攏了不少兄長逃回來的殘兵,又派人向主持中原地區軍政的木華黎兒子孛魯求援,孛魯派部將肖乃臺率軍三千前來增援,史天澤原本數千兵力,收攏了史天倪殘部后又加上肖乃谷蒙軍總計一萬余兵力,殺向真定。

  得知史天澤打了過來,武仙派部將葛鐵槍率軍迎戰,葛鐵槍人如其名善使一柄鐵槍,是武仙部下一員驍將,當時率萬余兵力駐守在真定北部的盧奴(今河北正定縣)。

  史天澤來到盧奴之后,葛鐵槍并未據城固收,而是直接開城迎戰,兩軍交戰后史天澤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部下受其激勵也都戰意旺盛,加上肖乃臺的三千蒙古騎兵來回沖殺,葛鐵槍激戰過后逐漸不支,慌亂中又來不及阻止軍隊退回城中,于是率部向南逃竄,一直逃到夜里,到了真定城南的沠河邊才停下來休整。

  葛鐵槍停下來了,史天澤卻依然緊追不舍,打探到葛鐵槍行蹤后繼續追擊,最終追到沠河,葛鐵槍又遭突襲再也無力抵抗,最終全軍被史天澤全殲,葛鐵槍本人戰敗被俘。

  接著,史天澤又率軍連下中山、無極、趙州,在真定城外與二哥史天安會師,二人對真定發起了總攻。

  自己得力部下被擊敗,敵人又多路會師士氣高漲,武仙只好撤出真定,撤到附近軍寨中,試圖等史天澤主力退兵后再殺回去,但史天澤此次攻打真定根本不為攻城,只是為了干掉武仙為兄報仇,拿下真定后發現武仙已撤走,又追出城外殺向武仙的軍寨。據守大城都無力抵擋史天澤,現在只憑借幾座軍寨更是不可能打贏,無奈之下武仙率兵南撤,一直撤到黃河以南,終于躲過了史天澤的追擊。

  丟了真定回到河南,哀宗并沒有怪罪武仙,而是繼續信任支持他,當時金軍在山西河中府與蒙軍反復拉鋸,正大四年五月,哀宗又派武仙北上去了河中府,一度攻占河中府,穩住了山西局勢。

  河中府就是太原,太原城自古以來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無論是北宋平定北漢還是金國滅北宋期間,太原都是一座最難啃的骨頭,如今武仙占住了這里,擋住了蒙軍從山西南下的攻勢,為金國朝廷贏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雖然河中府阻斷了蒙軍南下的一條道路,但河北全境淪陷,金國國防壓力仍然很大,加上同年西夏滅亡,蒙古人又開始從西夏故土南下進攻陜西,金國就像一個破布袋,捂住了一個口子不漏風,還有很多漏風的口子捂也捂不住。

  當年為了對抗蒙古,朝廷在河東河北封建九公,如今這九公有的投靠了南宋,有的抗蒙犧牲,有的死于亂軍,只剩下武仙一個人還在戰斗,不容易了。

  苦守河中府的武仙沒能阻擋蒙軍的南下,正大七年七月,窩闊臺率大軍正式南下伐金,當時武仙正在圍攻潞州,蒙軍前鋒塔思進入山西之后直奔潞州,打算先拔掉這顆山西的釘子,掃平蒙軍主力南下的障礙。

  塔思是名將之后,從小跟著爺爺和父親在軍中長大,打仗自然是一把好手,況且此次蒙古大汗親征,蒙軍全軍都志在必得,而武仙同志在山西混戰了多年,只是勉強守住河中府一帶防線不丟就不錯了,根本無力與蒙古野戰部隊正面對決,得知塔思率軍前來,馬上撤軍,先避避其兵鋒再說。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不寒磣。

  按照武仙的正常水平,應該是就此一退再退,最后又退回黃河南猥瑣一陣子,等蒙軍攻勢過去之后再嘗試北上收復些土地,可這次戰場再出出現變數,樞密副使移剌蒲阿率軍前來扭轉了戰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