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宋何所有

真宗即位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2197 2022-01-30 02:50:30

  宋真宗趙恒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個兒子,與哥哥趙元佐是同母的親兄弟,可雖然是同母親兄弟,母親李皇后卻更喜歡長子趙元佐,對趙恒并沒多大興趣。

  要說李皇后這政治覺悟也太差了,兒子趙恒已經被封為皇太子了,這是帝國最正統的接班人,在最危急的時刻,太子本身就是一張王牌,甚至勝過任何遺詔。

  但李皇后卻不這么想,趙光義去世當天,大家都在等著太子即位的時候,李皇后卻已經開始籌劃安排長子趙元佐即位了。

  有意思的是,李皇后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擁護趙元佐即位的是一個實力雄厚的政治團伙,這伙人中包括大太監王繼恩,參知政事李昌齡和知制誥胡旦。

  元佐黨看起來寥寥幾人平平無奇,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皇后是后宮之首,皇宮的女主人,在皇帝病危期間,皇宮里進不進得去,誰能進得去,那就是皇后說了算,皇位有時就是車位,要靠搶,誰能占得先機誰就有可能搶到皇位。關鍵時刻如果李皇后封鎖消息,把元佐叫來,直接偽造遺詔即位,太子就完了。

  王繼恩也是個狠角色,這位爺自從平定四川叛亂之后,個人威望直線上升。宋朝的軍事制度是樞密院調兵不領兵,大將們領兵不調兵,通俗的講就是手握軍權的將軍們都得給我滾到地方上去駐防,中央政府樞密院的大佬們給你調兵遣將,但樞密使樞密副使們不親自帶兵打仗。

  有軍權的得等著樞密院給他派兵,樞密院領導手里沒軍權,京師衛戍部隊將領級別又太低,所以軍方的實權派基本參與不了中央決策,曹彬被貶官之后,軍方更是形不成大的政治勢力。

  但是王繼恩就不同了,軍功赫赫的王繼恩是個實打實的軍方實權派,而且,得益于自己特殊的身體構造,他本身還是宮內官,不用到地方上駐防,有兵權的王繼恩在開封條件得天獨厚,如果他帶著兵護送元佐入宮,太子怕是連宮門都看不見就被拿下了。

  至道三年,王繼恩已經是宣政使兼順州防御使,已經達到了宦官的頂峰,可他顯然是個有追求的宦官,上一次的宮廷政變給他帶來了二十多年的榮華富貴、位極人臣,再擁立一位新君,再一次走向人生巔峰,豈不妙哉?

  有時候想想,宋朝這幫宦官還是挺有意思的,身殘志堅,追求不懈,后來的童貫大公公也是這樣。

  除了李皇后和王繼恩之外,李昌齡也是個重量級人物,李昌齡任職參知政事,位列宰執,有決策權。

  胡旦是知制誥,專門負責起草詔書,同樣身份重要。以上這個政治集團可以完美的制造一出政變:李皇后提出國家需要年長的國君,建議由元佐即位,李昌齡首先提出贊同,趁著觀望的人還沒表態召王繼恩帶兵入宮戒嚴,胡旦隨即擬定詔書,元佐奉詔即位。

  而一旦元佐即位,任何人就再無觀望的機會,只能效忠新皇,包括太子趙恒。

  細思極恐。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趙光義駕崩的當天,陰謀正式上演。

  呂端像是有預感,自三月初以來,每天都要到宮里問安,二十九日當天,趙光義已經眼見著不行了,呂端環顧四周,驚恐的發現太子居然不在宮內!

  老皇帝駕崩,太子不在宮里,這種情景如同盲人瞎馬,隨時都有可能墜入萬丈深淵。

  呂端心急如焚,趕緊在自己的笏板上寫下“大漸”,派親信把笏板送給太子趙恒。

  大漸,意思就是皇上馬上就不行了,趙恒接到消息后不敢遲疑,急忙趕到宮里。

  就在趙恒趕路的當口,陰謀已經拉開帷幕了。

  呂端從宮里退出來回到中書省之后,王繼恩突然來訪,問呂端新君即位的意見。呂端沒直接回答王繼恩的問題,而是告訴他,趙光義臨死前曾經給宰相留了一道遺詔,里面記錄了新君即位的詳細安排。

  王繼恩大吃一驚,到這時候了竟然還有遺詔,趕忙讓呂端把遺詔拿出來,呂端默默的把王繼恩帶到中書省的資料室,讓王繼恩自己拆遺詔。

  在危急時刻,有的人會急中生智化險為夷,有的人會暈頭轉向昏招迭出。王繼恩顯然屬于后者,他覺得呂端這個糊涂蛋肯定不會耍什么心眼兒,遺詔只要拿到,有利于趙元佐那就趕緊搶到手回去公布,不利于趙元佐那就想辦法瞞下來然后接著擁立趙元佐。

  只可惜他只記得呂端糊涂,忘了趙光義曾經說過,呂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的呂端留王繼恩一個人在資料室拆遺詔,而自己徑自走出資料室,安排人把資料室給反鎖了。

  王繼恩拆開函件發現里面沒有遺詔,想出門發現資料室門已經被鎖了,終于意識到自己已經中了呂端的圈套了。

  收拾了王繼恩,李皇后的懿旨來了,全體宰執進宮,商議新君登基事宜。到了宮里,李皇后先發制人,對大家說,皇上病逝,國家需要年長的國君,這樣才有利于江山社稷,大家看怎么樣?

  呂端厲聲答到,先帝立太子就是為了今天,先皇崩太子即,江山社稷豈容其他人繼承!

  呂端是首相,首相一發聲,其他宰執也就不敢在耍花招了。

  李皇后最重要的盟友王繼恩被呂端鎖在中書省,李昌齡是呂端的直接下屬,獨自在朝堂上跟呂端公然唱反調他還不敢,胡旦只能聽令行事擬定詔書。呂端在宮里這么一嗓子,全體宰執人員幡然醒悟,這個國家有且僅有一個合法的繼承人,就是太子趙恒。

  史籍記載,呂端說完,李皇后默然。

  所有這一切,趙恒都不知道,等呂端把所有事情搞定,他只要進行接下來的登基大典就行了。

  可就在趙恒坐定,群臣準備拜見新君的時候,呂端突然又意識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新君登基,面前是掛著一道簾子的,大臣們都看不到新皇帝長什么樣,如果簾子后面的人不是太子,怎么辦?

  于是,就在拜見新君大家都要磕頭的時候,呂端叫停了儀式,自顧自的走到了皇帝面前,讓左右侍者卷起簾子,仔細的看了看簾子后面的人。

  這一看終于讓呂端放下了心,簾子后面正是貨真價實的太子趙恒。

  驗完貨之后,呂端轉身回到臺下,領著群臣山呼萬歲,完成了新君登基的儀式。

  至道三年三月,皇太子趙恒即位,是為宋真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