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室內。
巫明收功緩緩起身,他體悟自身點滴的變化,靈性暴漲一倍后,時常有種能干涉外界的錯覺,施法變得更加從容了。
除此之外,巫明欣喜發現,汲取了神魂修道的養分,‘游方術士’道果增幅少許,煉丹術達到三品靈丹的水平,若是再度開爐煉‘伏龍元陽丹’,無須借助機緣福至,自身隨手可練。
包括祭祀之法也有進步,配合暴漲的靈性,如果巫明想一口氣釋放三次火龍之術,只要憋兩三秒就行,不用像山神廟那次,還需神祗場域輔助。
“看來要找戚道長問清楚我修行遇到的一些玄妙。”巫明思忖,身體還有許些玄異之處,待今后慢慢發現。
靜極思動,他連忙走出了精舍,由于不知道修行過去了多久,害怕錯過了庶務。
等巫明出門那一刻,突然微微一愣,他升起一種玄妙感知,瞬間明悟原來此次閉關已經過去了三天三夜。
“至誠之道居然連升兩級,達到了五級。”巫明查看自己面板,意外發現,到了這種人間極致的境界,隱約有知天時,曉四季之能,他不由想起‘道士掐指一算便知自己閉關多久’的故事。
估計屬于修道者普遍的能力,還會隨道行增長愈發恐怖,最后達全知境界。
“但曠工就有點小郁悶了,趕緊找戚師解釋吧。”巫明嘆氣,健步如飛的上山了。
路上觀景時,他也逐漸發現自己的聽覺與視覺異變了,看向遠方的螻蟻時,宛如掌上觀紋一般清晰,視野極佳,就像擁有鷹眼異能,并且運起靈性凝聚雙眼時,可用目光進行精神震懾,視線具有某種重量,隔空震落了飛顫的蟲鳥。
當稍微靜下心傾聽時,萬物之音攬入耳中,可在戰斗辨別敵人方位,閉眸可在心田根據聲波描繪一幅景象。
這是生命層次的小進化,巫明愈發欣喜,恨不得瞬移到戚道長面前,了解自己身上發生的所有變化。
山頂。
“什么?!你說修成了造化還真觀想法,還過了道性兩關?”戚道長轉身動容道。
他之前得到門徒打的小報告,言巫明不服從管理,自己這幾天又沒見到少年過來上課,還以為對方懈怠了,荒廢天賦,正想怒斥一句‘是我以前太溫和了,還是你叛逆期到了。’
“但沒想到啊。”戚道長暗道,表面臉色卻轉變成溫和的樣子,他指著地上道:“坐吧,我為你解惑。”
巫明施了一禮,恭敬坐下,結果戚道長一開口讓他驚疑不定。
“其實,我沒指望你能煉成‘造化還真觀想法’的,它太過深奧,嶗山每代弟子也就寥寥幾人觀想成功,他們后來都有一番大成就,你則更快,幾乎一夜入道,為史上第一。”戚道長不吝嗇的贊譽道。
“老師過譽了。”巫明臉微紅,接著疑惑道:“但嶗山既然不指望我們煉成‘造化還真法’為何還要求諸位道長傳授給門人道徒?”
戚道長搖頭道:“你不懂,此觀想法屬于嶗山道脈上乘筑基法的一部分,而這部上乘法又關系到我宗的至高道典,不以上乘法筑基,就永世無法修煉【日月經緯中天典】,嶗山便有斷絕傳承的可能。”
“除此之外,低劣的觀想法筑基無法支撐修道者在大道上走得更遠,所以哪怕是為了道統能出幾位強者來考慮,嶗山也必須規定,所有道士要一視同仁給新晉道徒傳授‘造化還真法’,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攔。”
老道嘆息道:“但這樣做,會讓大部分道童蹉跎兩三年,續而懷疑自己,動搖修道信念,不過也無妨,算打磨心性。”
巫明默默聽著,為嶗山的氣魄感慨,他連忙問到:“那老師,假如修不成【造化還真法】,豈不是沒有前途可言。”
“也不然……”戚道長直言道:“嶗山底蘊深厚,自古以來開創了無數種觀想法,修道者總能找到完美契合自己的觀想法,且每一種都能巧妙銜接那部上乘筑基法的后續,雖然取巧,但無憂道途。”
“你不用怕落后散修,比如說我,修持的是‘定真周天觀想法’,比起造化還真法有瑕疵,可放在外面也是一等一的上乘功法。”
“弟子受教了。”巫明嘆服道,剛想起身拜謝。
“等等,以后你不用稱呼我為老師了。”戚道長伸手制止,溫和道:“你難道還不明白嗎,修成造化還真法那一刻,你就算嶗山的真傳候補了,況且你又三天連破道性兩關,距離我的境界不遠了。”
他頓了頓道:“如果你不介意,就稱呼我為戚道士。”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巫明作揖,接著他疑惑輕念道:“這……道性兩關?”
道人很自覺講述道:“修道永無止境,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玄異,故前人根據這些取得的‘功果’來劃分一個個境界。”
“其中道徒層次,主要修持的是蘊養‘道性’,壯大靈魂,在取得功果過程中,會經歷陸續【耳中人】、【瞳人語】、【心靈迷霧】的現象,于是便整合為‘道性三關’。”
聞言,巫明一陣明悟,接上話道:“所以道性增長每過一關就有一重變化,耳中人開啟可將世間一切聲色納入耳中,瞳人語便讓我雙眸向靈眼異化。”
“沒錯,這些現象的出現,屬于降服心猿意馬的過程,若安撫失敗就會精神失常。”戚道長點頭笑道。
巫明心底念叨,這神魂修仙也太兇險了吧,用科學觀念轉化,觀想法是增幅器,靈魂暴漲時自然不受原本大腦的控制,陸續出現精神狀況,唯有主動改造大腦適應靈魂,故聽覺和視覺系統發生進化,第六感得到開發。
原本他還想把‘天視’和‘地聽’單獨列為專長,現在看來歸根結底,依舊屬于‘至誠之道’的范疇。
“只是……道長為何不跟道童們說清楚呢,前兩關太過兇險了。”巫明想到《仙道異志》,不由主動問到。
“前輩們早就實驗過了,假如把一切說明白,道徒所思,這些現象就不會出現,恐一輩子難以入道,有時刻意強求,可能適得其反,我們只有暗示,修道豈是容易。”戚道長搖了搖頭道。
有點玄了,巫明默然,他突然覺得,要是繼續走下去,可能有同位體實驗也未必保險,現在就涉及靈魂了,未來難保不涉及真靈,甚至有些關卡需要本體親自來。
修道難于上青天!
接著他又聽到戚道長在講述‘道性三關’的最后一關【心靈迷霧】,立刻打起精神。
“過了前面兩關,就初步凝聚靈魂了,靈性達到凡人極限,具備微弱非凡之能,可以畫符施法,號令天地靈炁……這些我后面在教導你,道性第三關其實是為開辟識海、凝聚陰神做準備的。”
道人笑道:“識海,又有泥丸宮、靈臺、神竅等稱呼,為靈魂住所,所謂心靈迷霧便是泥丸宮附帶的一片防護迷霧,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它,如此就過了第三關。”
“但你試過冥想,應當知道冥冥之地無限大,想鎖定心靈迷霧的位置幾乎不可能。”老道看向巫明說道。
巫明聽了連連點頭,他觀想后總覺得缺少了什么東西,拼命尋找時,又老是差一線。
“要是尋常散修,估計窮盡一生也難以鎖定,但我們嶗山派不一樣。”戚道長略帶自得道:
“眾所周知鬼神之流可施展‘托夢術’直接和道人靈魂對話,溝通過程中,我們就明悟了靈魂居所,從而另辟途徑的確定迷霧位置,恰好嶗山派能敕令各路神祗,幾乎一步就過。”
聞言,巫明發愣,他好像曾經和神祗托夢對話過,當下就回憶起和山神交流的情景,好在他文科出身,閱讀理解過關,神魂觀想嘛最重要?不就感受嗎!
下一刻感覺來了,巫明眼前無窮無盡的混沌迷霧擴散,浩瀚的灰霧中一粒光點若隱若現,宛如黑暗中的燈塔,他知道那里就是靈魂居所。
道性第三關成就!

蟄小龍
又是五千五百字,盡力了,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