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桿子對我說,他當時知道了,各路總兵將領的險惡用心,三桿子對我說,他三桿子也沒和他們客氣。
當然三桿子對我說,他當時也沒蠻干。三桿子原來先生把身邊的幾個副將,叫到了營帳,然后親手結果了那些心懷不軌的副將,余下的副將,頓時嚇的魂都沒了,也只好老老實實的,不敢再有二心了。
然后三桿子就吩咐眾人,言說三桿子傷重不治,已經毒發身亡了,緊接著三桿子還命人把各路總兵,各地的將領請了過來。
各路的總兵,各地的將領,問訊吩咐趕到三桿子的大帳。
只見大家先是假模假樣的,看了已經沒了氣息的三桿子一眼,然后命人準備上好的棺材,然后又假模假樣的,向三桿子上了幾炷香,各個顯得悲痛,惋惜之情都說要替三桿子報仇,手刃賊人,有的將領還哭的給淚人似的,當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
這時跪在地上的副將,更是請求諸位將領,為三桿子報仇。
然后只見諸位將領,各地的總兵就開始了商討,三桿子率領的這不足一萬的天策將士精銳,歸誰統帥的問題。沒辦法僧多肉少,起初有人出主意,說大家都是天朝的精銳,要不然大家把這些人平分了吧。
有的將領是贊成的,可有的將領卻是反對的,因為這么一平分,他們每個人才能分到多少人啊,勢力弱小的將領自然是肯平分的,可勢力強悍的各路總兵,各地的將領,卻是不愿意平分的。
這其中又以張總兵,劉千戶,姬將軍,馬大人,西門大官人這五股勢力最大,這世道向來不是弱者說的算,而是強者為尊,誰強誰有話語權。這其中張總兵起家于涿郡,劉千戶來自于平原,姬將軍自岐山而來,馬大人來自于西北,西門大官人則來自于山東。
這五大將領,手底下各自有三五萬人不等,像這張總兵,劉千戶,姬將軍,本就是朝廷駐守在各地的將領,是屬于臨時抽調,像這馬大人,本是西北的一個郡丞,后來也帶著一幫子官兵前來平叛。
而這西門大官人呢?本是山東陽谷縣的一富戶,因黃王孔獻策率領的流民之亂,鬧到了陽谷縣,這西門大官人響應上邊的號召,散盡家財,變賣土地招募流民想著剿滅流寇亂匪,還別說,在前來圍剿的諸位將領當中,還就數這西門大官人,帶過來的人馬最多,足足有六萬多之眾,小七萬的人了。
正在諸位將領,各地的總兵,爭的不可開交,眼看就要動手的時候,小兵來報,七首將軍余桃花,聞聽我們這里折了大將,連夜又來踹營劫寨了。
剛才還吵的臉紅脖子粗的,諸位將領,各地的將領,頓時不說話了,有膽小的將軍,都準備開溜跑路了,正在這時,天策軍的諸位副將,朝眾位將軍,各地的總兵說,誰能替他們家將軍報仇,他們就率這天策軍的萬余名將士,投奔在誰的麾下。
話音未落,又有小兵來報,七首將軍女桃花,已經帶著流民亂匪殺到大帳前了。這時只見馬大人,雙手錘拳,說了一句誰怕誰?死了也是精忠報國了,諸位將軍各位同僚慢慢考慮吧,誰又不是慫貨,我先替各位大人抵擋一陣子,你們先跑,到時候老皇帝問下來,我馬筆桿子不是慫貨。
眾天策軍的副將聞言,就熱血沖動的說,他們愿意跟著馬大人一起沖殺,報效國家。西門大官人見狀不好,小眼珠一轉,也是大大咧咧的朝眾人喊道,姓馬的你別瞧不起人,誰還不是鐵骨錚錚的漢子,誰怕誰啊,腦袋掉了碗大的疤,弟兄們和我姓西門的一起,砍了這所謂的七首女將。
對啊,大家一起剁了這所謂的七首將軍,看看這所謂的七首將軍,是不是真有七個腦袋被我們砍,就這么一起哄,有熱血沖動的也跟著跑出了大帳,就算剛才有些想跑的,也不好意思再跑了,也隨著各地的總兵,各路的將領一起沖出了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