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這…”
看著手上的頭蓋骨,洛書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
仔細觸摸和觀察足以分辨出這東西并非真實骨骼,而是類似石膏、陶土之類的東西仿制。
仿得確實很棒,色澤也變為今年累月之后骨骼所呈現的黃褐,且有非常自然的裂痕。
洛書能看得出來這是個假的骨器,身為考古探查隊員的沈秋思肯定也知道。
至于東西算不算古董,具體年份幾何,不在洛書的專業范圍內。
尤為顯眼的是,仿制頭蓋骨頂端雕著三朵極為細膩的玫瑰花,花莖相互銜接,從花瓣到小刺分毫畢現。
越看越像現代工藝品…不像古董。
私人古籍修復店鋪行當和民間收古物的散戶自有規矩,洛書不會去詢問物品真假與來由,只做自己該做的。
“這…有什么是要修復的嗎?”
“我想要做拓本,洛先生也會對吧?”
拓本一般用于將石碑上的文字圖案復寫到紙上,以進行保存。
平常能買到一種毛筆字帖,字體背景色是黑的,每個字都是白的,那便是拓本的效果。
修復古籍行當中,制作拓本也算一門手藝,且拓本本身具有較高的價值。
比如古時些很奇怪的規定,某個石碑每被做過一次拓本,就要被敲掉一個字,漸漸石碑就全毀了,拓本反倒成了極為珍貴的事物。
洛書指著手中的仿制頭蓋骨,“你要我把這東西拓下來?”
“可以嗎?”沈秋思的眼眸帶起些委屈神色,“上邊的圖案對我真的很重要,又不能隨隨便便拿給專業機構處理。”
“行吧…”
奇怪的要求…
仿制頭蓋骨上的三朵并蒂玫瑰花雕刻紋路不算深,制作起拓本來難度偏大些,對現在的洛書而言算是小有挑戰。
“我盡力一試。”
“謝謝洛先生。”
制作拓本的流程簡單來說大致是在目標物品上鋪一層紙,常用的是宣紙。
然后用棉毛類的東西包一個“拓包”將墨跡均勻的拍在整張紙上,下陷部分留白,其余部分是黑的,反向將圖案顯現出來。
說的簡單,做起來工序可多了。
進入繕典閣里屋,也就是洛書正經的工作間,將仿制頭蓋骨放在工作臺上。
給這東西搞拓本,首先遇到的難關是它呈現出半球型。
正常石碑是平的,宣紙很好鋪上去,出現凹凸變得講究些技巧,不能讓宣紙出現褶皺和氣泡。
待會兒得打濕宣紙。
為了防止宣紙上下,干濕程度不同,先在仿制頭蓋骨上均勻噴些水霧,蓋好宣紙,再噴一層水霧,令它完全濕潤。
這時該用鬃毛刷刷平宣紙、刷掉壓著的氣泡,仿制頭蓋骨的形狀再次提出了挑戰,
通常鬃毛刷將近巴掌寬,而仿制頭蓋骨不僅成弧形,有雕刻圖案的面積頂多半個手掌,鬃毛刷耍不開把式。
情況有些特別,洛書心中反倒感覺樂趣橫生,如果總是些刮竹片上污跡的簡單活,賺點小錢,其實也挺乏味。
這樣才有挑戰嘛。
取出平日里沾清水清潔舊書的毛筆,恰好作為小刷子替代常規鬃毛刷。
毛筆揮舞開始,從中心向外刷,刷的同時順帶展平宣紙。
隨后再刷第二遍,這一步是為了“刷實字口”,也就是讓進水后柔軟的宣紙貼合到雕刻的凹陷紋路處。
然后包邊,固定宣紙位置,再刷第三次。
此時宣紙上提前噴的水霧已經逐漸揮發,此時再刷是讓紙張纖維變干收縮的同時抓緊物體表面。
接著,洛書拿出非常古樸的手工折扇,開始給宣紙扇風,加速干燥進度。
全神投入于拓本制作中,洛書幾乎忘了房間里還有另一個人。
沈秋思將氣息收斂的很好,凝視著忘乎所以的洛書。
如果對方是個心術不正的家伙,不可能在如此知青的年齡段將古書修復方面的種種技藝學得爐火純青。
從小在考古環境中長大,沈秋思當然接觸過許多古籍修復方面的高手,見微知著。
單看洛書的準備工作和制作拓本的前期操作,足以讓沈秋思給出個相當高的評價。
手指輕輕觸碰宣紙,洛書感受到微微濕潤與冰涼,恰是制作踏板的適宜濕度。
收起扇子,拿出拓包,將它捏出個中心突出的鼓起狀態,接著便是讓拓包吸墨,每次不可過多。
隨后在需要拓印的與小幅度快速拍擊。
由于本次制作拓本的目標物體太小,洛書搞出來的小拓包還是只要拍個小幾十下即可完成第一遍上墨。
隨后是第二遍上墨,需要逆著之前的方向來,保證墨色分布均勻。
可謂又要精細度、又要速度,且全身協調的活。
拓印小石碑還行,拓那種整面墻的超大石碣,一氣呵成必是苦練出來的真功夫。
在上第三遍墨,回歸原有的拓包拍打方向,直到最后一次敲擊相當于拓本制作基本完成。
接著是“起紙”,也就是把宣紙輕輕揭開,別給搞壞了就行。
“呼。”
摘下口罩,洛書痛痛快快舒一口氣,那模樣簡直像主刀醫師剛剛做完一臺順暢的手術。
“哎呀。”工作基本完成,洛書才想起房間里還有位閨秀,“沈小姐你怎么不找個地方先坐,在那干站了個把小時。”
“沒事的,我們考古工作者在惡劣環境中彎腰刨個大白天屬于正常。”
“好吧。”洛書拿出塑料薄膜輕輕覆蓋在拓本上,“東西我做好了,可惜繕典閣沒有裝裱,你想裱起來的話,得另外找間店。”
“洛先生。”
“嗯?”
沈秋思忽然向前邁步,眼眸中的光芒閃爍。
她已經確定,能夠沉下心來將一門不怎么容易找工作、不怎么容易出成績的老手藝學到通透的人,值得信賴。
三刀兩面之輩在面對需要細心打點的手藝時,絕無那分歡快、熱忱和沉水潤心的氣質。
覺察到異常的態度變化,洛書小心翼翼詢問,“沈小姐,這是怎么了?”
“洛先生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高超的技藝,必然是心靈如鏡、上善若水之人。”
被這么一夸獎,洛書大驚失色。
這家伙難道想賴賬?
憑借嘴甜讓我不收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