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喬新:“車騎將軍蓋世雄,蚤年仗劍從真龍。并游惟許多髯翁,俯視馀子猶沙蟲。曹瞞欺天悖且兇,欲移漢鼎歸鄴宮。將軍眥裂發上沖,忠憤凜凜摩蒼穹。佐佑昭烈剪蒿蓬,威如虓虎氣若虹。提戈斬級無怛容,萬眾莫敢嬰其鋒。取荊兼益啟漢中,重噓炎燼光昽昽。剖符遂受徹侯封,帶礪河山誓始終。天不祚漢構禍兇,變生肘腋殞厥躬。飄然騎箕返大空,在帝左右佐化工。殄戮癘鬼驅螟螽,嘉陵江上廟宇崇。吏民薦享誠且恭,鳳笙嗚嗚鼓逢逢。飆車云馬紛來降,斷碑苔蘚何重重。誰操巨筆曾南豐,光明俊偉星斗同。功名何必上景鐘,斯文足表將軍忠,威靈赫赫垂無窮。”[54]
馮夢龍:“釋嚴顏,誨馬超,都是細心作用,后世目飛為粗人,大枉。”[36]
盧弼:“張飛屯固山,曹洪破吳蘭,飛退走。是飛雖勇猛,亦時為強敵所敗也。”[37]
后世地位編輯播報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38]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飛。[39]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飛亦位列其中。在民間,張飛被尊為“屠宰業祖師”[40]。
人物爭議編輯播報
據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記載,張飛不但喜歡畫美人,書法上更是擅長草書。[41]《丹鉛總錄》中記載,FL有一刁斗銘,上面的銘文就是張飛所寫。[42]而張飛所佩戴的刀以及立馬銘上的字,也都是張飛所銘刻。元代畫家吳鎮曾作詩對張飛的書法進行了高度評價,說魏國的鐘繇、吳國的皇象在書法上的造詣恐怕都難及張飛。[43]據傳,張飛還會作詩賦,他迅游真多山時,有感而發,寫下了《真多山游記》。[44]
但是,《三國志》中提及蜀人善書畫者,僅一諸葛瞻。之后迄明初之各類書畫著錄,其重要而見諸《四庫全書》者,如《采古來能書人名》、《書品》、《文字志》、《書斷》、《述書賦》、《法書要錄》、《歷代名畫記》、《墨藪》、《宣和書譜》、《書小史》、《圖繪寳鑒》、《書史會要》,凡此諸書中皆未見張飛。而傳世諸法帖亦罕及張飛之作品。因此,蔡東洲指出諸種所謂張飛作品盡屬明人之偽作,張飛儒雅化為明人之“功勞”,惟在辨偽上猶可申論。
此外,傳說為張飛所作的《真多山游記》,詩中的“玉爐三澗雪”實為改編自《西江月》的詞牌名,始創于全真教始祖王重陽,帶有后起內丹思想,并非漢末魏晉之道教,應為后世偽作。[45]
軼事典故編輯播報
強擄樵女
建安五年,夏侯霸的堂妹外出砍柴,被張飛撞見,張飛見夏侯氏是良家女子,就娶了她,后來生的兩個女兒都嫁給劉禪成為了皇后。夏侯淵在漢中陣亡后,在夏侯氏的請求下,夏侯淵得以妥善安葬。再后來,魏國發生高平陵政變,夏侯霸擔心自己受到迫害,就投奔蜀漢,劉禪帶著自己的兒子來接見夏侯霸,并指著兒子對夏侯霸說,這是夏侯家的外甥。[57]
新亭侯刀
中國古代十大名刀之一,古今刀劍錄記載: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刀銘“新亭侯”,隨身佩帶。后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后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侯刀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46]
立馬銘
張飛《立馬銘》
張飛《立馬銘》
張飛立馬銘,又叫做叫做《八蒙摩崖》,明代陳繼儒的《太平清話》、明代曹學佺《蜀中名勝記》、清代趙一清所寫的《稿本三國志注補》中關于張飛傳補注引自《方輿紀要》所述等書皆有記載,張飛于瓦口關大破張郃之后所立,以示紀功勉士并兼羞曹軍。[47]但該通銘文經專家學者從銘文的源流、內容及書法等方面加以考辨,認定其為偽刻。[48-49]
劉巴輕視
張飛曾經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使張飛十分惱怒。
諸葛亮對劉巴說:“張飛雖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業。先生你雖然天性清高,但也應該放低一些格調吧。”劉巴回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談?”劉備聽聞后異常憤怒。
東吳的張昭也曾和孫權談論此事,張昭認為劉巴心胸過于狹隘,不應如此抗拒張飛。孫權則說道:“若讓劉子初隨世俗沉浮,為了取悅玄德而結交張飛,怎么能稱得上是高士呢?
禮示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