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玲瓏當機立斷,拉著未晞便往后方逃出。按照應愁云事先探查的路線,從上堂后方出后再延西北方而去。在安國公府西北方有一小門,平時專用于奴仆處理府內清理的垃圾雜物。除了奴仆以外,護衛等人都鮮少知曉。
二人趁魏王等人尚未回過神來便急忙逃竄,不一會兒便到了這個小門處。
“快走!”
“可是!”
“別可是了,先走!”
打開門后不遠處便見到紀寒山與玉璇璣正牽著四匹馬等待,見玉玲瓏二人匆匆逃出,正想詢問是何情況。卻不待開口,便被玉玲瓏趕著離去。
四人立刻騎馬飛奔遠離安國公府,一路向西而去。行至中途,未晞忽然調轉馬頭朝花影樓而去。玉玲瓏三人也跟著調轉馬頭追趕未晞。
“你在干什么!發瘋了嗎?”
“我要帶知燕一同離開!”
“我已經安排妥當了!待我們出城后,自能接知燕姑娘離去。”
任憑玉玲瓏勸說,未晞自顧自地前行,四人很快便到了花影樓門口。未晞一股腦兒地往流輝閣而上。今日因安國公府喜宴,花影樓也并無什么客人,知燕恰好在流輝閣彈琴自樂。
突然四人一同闖入,倒是嚇了知燕一跳。
“四位怎么風塵仆仆,似是剛打獵而歸。”
未晞立刻上前拉起知燕,就朝著樓外走去。知燕不明就里,便被拉至樓下。
“快上馬,我帶你離開。”
“公子這是……”
“快,來不及解釋了,快呀!”
未晞心急如焚,讓知燕更添糊涂。未晞見知燕又不肯上馬,自己一時心急又講不明白,更加急躁。
“知燕姑娘,此處非談話之所,花影樓內可有密室可供我等藏身?”
玉玲瓏冷靜一語說出,知燕大致猜到四人應是惹上麻煩,便帶著四人再度登上流輝閣,喚侍女取來清涼美酒,為四人斟滿。
“四位今日是發生何事了?怎會這般失態。”
“今日喜宴上新娘失蹤,而有刺客偽裝成新娘欲刺殺魏王,更在后來嫁禍于我等。玉人見事不單純,又非三言兩語可解,便只好出此下策,急忙離開會場,尋一安身之所,暫避禍端。”
“若蒙四位不棄,知燕這處花影樓,是個藏身的好地方。”
“那便先謝過知燕姑娘了。”
“四位若是被人嫁禍,何不當場解釋?離開豈不是更坐實刺殺之舉與四位相關?”
“這便是陰謀者的陰險之處。刺客與我等有無關系,并無實證,端看魏王相信與否。魏王如若咬定刺客與我等有關,輕則未晞歸國將再度延期,重則性命不保。這便達到了陰謀者的目的。我等不得不先逃離。而魏王處,自有四王子為我等游說。”
“既如此,四位便在此安心待下。知燕再遣人往四王子府打聽后續。”
“有勞姑娘。”
……
且說龍陽君步出上堂后三步并兩步登上小樓屋頂,再縱身一躍登上上堂屋頂。只見屋頂上一人身著黑色長袍之人正俯瞰著府內亂逃的來賓。龍陽君將劍抽出,不敢大意。
“閣下潛入安國公府,不知所求為何?”
那人轉過身來,手持折扇,面無生氣,黑衣白面,形似書生。龍陽君見此人形貌,便想起了傳聞中的那名提死判官。
“敢問閣下可是提死判官?”
書生不作答,縱身往下一跳,龍陽君急忙追上,卻見書生身影瞬間消失在人群中。見屋頂之局已解,龍陽君也急忙趕回上堂,只見奴仆正在為受傷的安國公包扎,而魏王在旁則怒氣沖沖揚言要殺人。
“龍陽,你于屋頂上可有遇到賊人?”
“確有一人,卻是不明來意。密公傷勢嚴重否?”
“無礙,只是皮肉之傷。方才三名刺客襲來,被老夫當場擊斃兩名,逃脫一人。終究還是老了啊。”
“密公過謙了。可有從刺客身上尋到線索?”
“哼!線索!提到這個孤就來氣!”
魏王大怒地跺腳。
“許是因孤遲遲不應允放那未晞歸國,于是他便派刺客來殺我!就算將北魏反過來,孤也要將他抓回來問罪。”
“王莫不是有所誤會?”
“誤會?能有什么誤會?三個刺客都來殺孤,其中一人還親口承認,身上更有未晞的信物。而未晞跟那該死的巧智立刻就逃走了。這還能是誤會?對,還有那巧智。孤回宮就要群臣將他們找出來,殺了祭天!”
龍陽君對事態尚不了解,又見魏王正在氣頭,也不便勸說,便先行護送魏王等人回宮。
應愁云和李長風好不容易擺脫眾人來到婚房處,推開門一看卻不見任何人的身影,仔細搜尋后覓得一封書信。二人急忙拆開一覽:
應秋水已為我等所擒,若想換回應秋水,便于明日亥時令四王子或未晞公子攜黃金十萬兩于城西外落月橋贖人。
過期不候。
二人心下一緊,各自亂了分寸,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先回去與眾人商議吧。”
“也只能如此。”
二人一路走回上堂,到來的賓客已大多數都散離了。來到上堂,只見到田忌與負傷的安國公,其余人皆不在。李長風急忙上前關切。
“父親!你為何受傷了?”
“適才你二人離去后,除了那名女娃刺客,還有三名刺客欲行刺魏王。為父擊斃兩人,也負了點輕傷。你二人去尋找秋水姑娘,又可有下落?”
“刺客擄走了秋水,并留下書信要求四王子或未晞公子帶贖金去換人。不知他二人在何處?”
“這……”
安國公面露難色,二人不解,田忌緩緩將事情說來。
“不可能!未晞公子決不可能派刺客暗殺魏王。且不說公子人在北魏勢單力薄。更何況按照這三人的路數來看,這三名刺客應是前些日刺殺公子未遂的那三人。這之間恐怕存有誤會,密公,還需您與魏王說道說道。”
“這……”
“密公,此事絕非尋常,依田某之見,此乃‘移禍東吳’之計。若真如應公子所說,這三名刺客曾暗殺未晞公子未遂,便是已知自身實力不足以暗殺未晞公子。于是便依此計轉而襲擊魏王。三人目的不在于殺魏王,而在于引起魏王對公子未晞的殺心。而魏王若要殺公子,不過反掌之間。”
田忌頓了頓。
“現今秋水姑娘既為所擒,應公子不妨先尋未晞公子下落。若不得,再往四王子府與四王子商議。”
“田參事,父親,孩兒也要與應兄一同行動,救回秋水。”
“這……”
安國公看了看李長風,又看了眼田忌,田忌點了點頭,安國公便應允了。
“應公子、長風,你二人此去務必小心行事。對方雖言要贖金,但目的絕不僅于此,完事小心,隨機應變。”
“是。事不宜遲,我二人便先行一步。”
待應愁云二人走遠后,田忌長嘆了一口氣。安國公不解。
“參事何故長嘆?”
“密公。若魏王要殺未晞,如之奈何?”
“這既是刺客之計,與魏王說明解開誤會即可,又怎會殺之?”
“若魏王有意將計就計、除掉未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