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連接飛快,眾人應接不暇,絲毫沒有停滯的時間,不知不覺已接近二十輪了。
“流水無情草自春。”
二十輪已畢,四人不分高下,全數晉級下一試。
“相信眾人對四位的詩詞儲備已無疑問。第二試煉自然而然便是作詩。紀寒山、應愁云、應秋水、李長風。四位的名字本就是詩詞內常見的意象。便請四位各擬一句,句中需含有自身的名字在內。四人各負責一部分,拼湊為一首七言絕句。各位只能互相交流全詩的結構,包括但不限于格律、韻腳。但不能交流內容。限時半個時辰。四位,請。”
“這個玩法有意思。”
“這可夠刁鉆的啊。”
“好在他們父母起的都是好名字,像他叫王大豬、我叫陳阿狗就沒辦法玩這游戲了。”
“誰說噠?不是有‘豬門酒肉臭,路有凍死狗’嗎?哈哈哈哈。”
觀眾們看著熱鬧,七嘴八舌地在臺下點評。四王子也拉著未晞幾人在旁打算試試用自己的名字寫詩。
“玲瓏、璇璣、未晞我們幾個也來玩玩看。”
“行啊,但是拜托四王子你先告知我們你的名姓吧。”
“我啊,我就叫四王子啊。怎么,四王子不能寫進詩詞里嗎?”
“興許能吧,但玉人寫不出來。四王子你自個兒好生思量吧。”
一刻間過去后,受試的四人粗略討論出韻腳以及各自負責的部分,隨后便開始各自入座思索。隨意落筆成句對四人而言都并非難事。但是要做到四句在情感、結構、意境都達到一致,還是有不小的難度。
四人能否共情、以及四人的水平高低,成了此局勝負的關鍵。
四人開始動筆,每當寫下一句便互相看對方一眼,打算從對方眼神中流露的情感去找尋此局勝敗的突破口。
首聯由李長風負責,頷聯則是紀寒山,頸聯是應秋水,尾聯是應愁云。
兩刻間過后,李長風寫下七字,望向紀寒山。紀寒山如有所感,也寫下七字。隨即是應秋水與應愁云。僅僅兩刻間,四人便完成了這首聯袂之作。
按照要求,四人不得交流詩詞內容,只能依順序交上答卷,由首輔張潮公布內容。
“那么各位,便請一同評鑒四位才子詞人的佳作。”
眾人屏息凝神,等待著第一句的出現。
首輔打開第一幅書卷,緩緩念出。
“萬里長風送歸雁。”
隨即第二幅。
“一點蒼煙系寒山。”
“‘萬李長風送歸雁’,‘一點蒼煙紀寒山’。妙啊,妙啊。不僅是名,連姓氏也巧用諧音寫入進去。實在是妙哉。”
“不僅如此,前后對仗工整,長風、歸雁、蒼煙、寒山,一同勾繪出一副寂寥的秋色寒山圖。實乃上佳之作。”
眾人贊不絕口,溢美之詞不絕于耳,驚嘆之聲長久不息。待眾人稍稍平復后,首輔繼續念出第三幅。
“有情江月映秋水。”
尾聯也隨口而出。
“無語愁云共客船。”
“‘有情江月應秋水’,‘無語愁云共客船’。妙哉妙哉。秋水姑娘一如前兩位將姓氏也用諧音加入,可惜詩詞忌諱單字在不同句重復出現,倒是委屈了應公子。”
“此外,‘有情’對‘無語’,‘江月’對‘愁云’,實乃絕配!一副秋月夜泊圖又勾繪而出。四位真是才情縱橫啊。”
“不僅如此。首句歸雁,尾聯客船。一者已歸,一者未歸,更是跨越了全詩形成對立,更添此詩客路的思鄉之情。”
“全詩便是:萬里長風送歸雁,一點蒼煙系寒山。有情江月映秋水,無語愁云共客船。四位才情縱橫,在全無交流的情況下寫下如此絕妙的詩篇。今日能得見此佳作,實乃榮幸。然則比試終須分出高下,還請四位稍待最終結果。”
眾人都對四人的才情欽佩萬分,一時間紛紛借來紙筆抄錄,借不到紙筆的便反復朗誦打算將其背下。更有達官貴人立刻轉達下屬抄錄后趕去樂坊找人譜曲。一時之間,四人風光無二。
玉玲瓏也是越看越樂,拍手叫好。四王子愛湊熱鬧,急忙纏著玉玲瓏問有何見解。玉玲瓏不緊不慢地說:
“你瞧這‘有情江月映秋水,無語愁云共客船’。這有情的哪是江月,恐怕是應秋水姑娘本尊吧。這四人明面上是斗才情,實則是在斗心情。”
“哇,原來如此。巧智不愧是巧智,那照你說,其余幾人又在說什么。”
“李長風看來應是送別友人、小山呢則是被某些事情所困擾、應愁云如今陪著未晞公子,自然就是共客船。”
“妙啊,妙啊!這回我算是來對了,這可比喝花酒有趣多了。”
首輔與一眾學士們在旁熱烈的討論著。整首詩確實出色,可若是單獨照看句子,便將許多亮點給抹殺掉了。
特別是“有情,無語”二句,合則雙全,分則欠缺意思。而首句的萬里長風雖氣勢磅礴,卻不如第二句的一個“系”字來的要巧妙。這一個“系”字,既與紀同音,又描繪遠望寒山瞧見蒼煙附著在山腰間的美感。
雖然第二句用字最精妙,卻在格律上稍有偏差。
評委們思索再三,各有喜好,難以抉擇。
“經一致裁定,四人不分輸贏,共為雅屬之魁。”
觀眾們齊聲高呼:“漂亮。”
“請四位再為這首詩擬一個題目吧。”
四人互看了一眼,應愁云作為代表上前,在全新的卷幅上抄錄下四句并題上標題:夜泊秋山。
“三位,請與我一同署名吧。”
四人輪流在詩作上留下自己的名姓。應秋水望著署名后便轉身離去的紀寒山,人在身前,卻有遠隔數重山的陌生感,一時情緒翻涌,淚光溢出。
應愁云發覺了小妹的異狀,趁李長風還未注意,便先帶著應秋水離去。
李長風還打算借此機會親近新娘子,轉眼卻不見一人,反倒被首輔拉去與高官們談天說地,礙于身份也不好借故離去。
紀寒山署名后便立刻與玉玲瓏幾人會和,其他人的喜悅之情遠高于紀寒山本人。面對眾人的道喜,紀寒山只是輕輕一笑便一筆帶過。玉玲瓏看出紀寒山的狀態不對,想必紀寒山也發覺了應秋水的言外之意,此刻定也心緒翻涌。
“小山。”
玉玲瓏正打算將紀寒山拉到一旁去交流,卻見一名老者與一名服飾相異的少年前來拜訪。少年禮貌地作揖。
“久仰巧智大名,小生韓愈,特來拜會。”

無焰寂燃
大家好。 在這里寫出了自嗨的小高潮。 【首句化用了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的長風萬里送秋雁,以及王維《使至塞上》的歸雁入胡天。】 【有情無語二句也是受到諸如“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之類的對句的啟發。】 【而全詩意象以及景致也是受到《楓橋夜泊》夜半鐘聲到客船、《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墟里上孤煙等句。】 【嚴肅的說,在格律上前兩句尚有些許不足,不過為了推動劇情需要,便不糾結這些許弊病。。】 【此外這只是即興之作,其內容與深度都不值深究。 【圖一樂就完事了。】 【希望多多支持。】 ps:看了一下在手機上好像會換行,電腦端不會,有點別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