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熊孩子不懂事兒
武士彟收到李淵的話,不但沒有一絲不滿,反而滿是傷懷,甚至有些后悔。
他做為被召見的臣子,回京后不先去覲見皇帝,反而去見太上皇,這事兒,說輕了,是不懂事兒,說重了,就是對皇帝不敬。
所以,他明白,太上皇不見他,是對他的保護,他不敢、也不會有任何不滿的情緒。
太上皇為建立大唐嘔心瀝血,無數個日夜輾轉難眠,國家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卻又遭遇兒子謀反、白發人送黑發人這等莫大的悲痛。
曾經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好友,此時卻只能被囚禁在那一隅之地,孤獨終老!
蒼老的心中,本就傷痕累累,而他卻還要逼著太上皇拉他一把!
不過,后悔歸后悔,該做還得做!
若他保不住權利,就憑自己兩個兒子的做派,遲早得被人弄死,到時候,武家就絕后了!
雖然太上皇未明言,但從太上皇的態度來看,已經是準備幫他了。
否則,依照太上皇現在的脾氣,不會是簡簡單單“不見”兩個字,很可能是不搭理他,任由他跪著。
既然已得到答復,武士彟見好就收,轉去皇城另一邊,求見李世民去了。
不過,這種坑人的事兒,李世民不會一言決之,得到早朝時,在眾目睽睽之下,坐實武士彟的事兒。
不能讓天下人以為,這朝堂就是他李世民的一言堂。
向天下人展示,他李世民是個廣開言路的皇帝,不搞獨裁!
然而,這種脫褲子放屁的舉動,卻逼著劉莽一大早就得起床參加朝會。
困頓的身軀,拖著依舊在沉睡的靈魂,來到朝會現場。
絮絮叨叨一大堆之后,終于到了重點。
劉莽也忙打起了精神。
一場新的戰斗,即將開始。
“起奏陛下,臣久未回京,對二子疏于教導,致使其頑劣成性,沖撞國師,險誤了國朝大事。一切罪責皆在于臣,懇求陛下責罰。”
既然能坐上豫州都督的位置,武士彟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一番話,即訴了苦,又為兩個兒子開脫,還把勾結吐蕃的事兒,說成了熊孩子不懂事兒!
不過,這么大的熊孩子,倒實屬少見!
武士彟都這么說了,李世民自然得安慰一番,以彰顯其體懈臣子的愛心。
“愛卿常年在豫州,無暇顧及家中,一邊操勞政事,還要忍受骨肉分離之苦。再此,朕感謝愛卿為大唐的付出、感謝愛卿為豫州百姓的付出,愛卿辛苦了!這都是朕之錯,不該讓愛卿忍受這些痛苦,還致使你子缺乏教誨,犯下大錯!”
武士彟心頭一緊。
雖然陛下是在說他的艱辛,可真要這么以為,那可就徹底完犢子了!
若是順著說下去,妥妥得回京養老了!
“臣惶恐!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臣身為陛下臣子,自當為陛下分憂;身為豫州都督,自當為豫州百姓謀福。一切為了陛下、一切為了百姓,臣甘愿忍受這一切,繼續報效陛下、報效大唐!”
李世民說:“愛卿拳拳報國之心,朕感受到了。”而后,話鋒一轉,說:“然衛鞅有云: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無論是誰,都應遵律法之威嚴,希望愛卿明白!”
這就是在赤裸裸的威脅。
既然你不想放手,那你這倆二子,可就保不住了!

午說
這幾天事兒比較多,更新慢,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