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一駕馬離去,河邊柳樹下,只留潘宇一人。
潘宇想著王守一離去前說的“守護”武道,潘宇第一次認真的思考起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不再是如劍山上那般只是為了糊弄劍山之靈。
山靈易欺,本心難過。
潘宇自二十一世紀而來。前一世,不過是一個畢業幾年,為了溫飽每日工作的打工人。那時自己的追求不過是一房兩人三餐四季。
可是如今,來到此世,短短時日的接觸,潘宇便知道這個世界是一個遠勝于上一世任何武俠小說里的武道盛世。
這世間,東有東海之上無盡仙山,雖少顯化,卻是真實存在。
西有異族,身具神魔之血脈,人口雖然不敵人族,可是幾乎人人都是修行者。
南北秦漢兩國并立,其地域之廣闊,遠遠勝于前世的地球。
兩國之中,秦劉兩家皇族和國中王、葉、張、褚、李并稱七大世家,七大世家最少也是傳承千年,其中甚至幾家還有上古之時的淵源。端是深不可測。
武道門派,正道頂尖大派有:
劍道二宗——蜀山、劍閣。
佛門三寺——少林寺,金剛寺、水月庵。
道家四觀——武當觀、全真觀、龍虎觀、太平觀。
邪魔外道共分六派,每一派都有和正道頂尖大派抗衡的實力。
其于二流三流的小門派更是數不勝數。而這些無論正邪的頂尖大派,門中要么有宗師之上的神話境人物坐鎮。要么曾經出過神話級人物,留下了神兵可以動用。
總之,神話級實力是頂尖大派判定的最低標準。
來到這種武道盛世,說實話,潘宇是動心的,穿越一回,雖然自己到現在還沒搞清楚怎么回事,能否再回去。
但是潘宇也有過少年之時看金庸江湖的羨慕,也有過童年對西游記中神話的癡迷。如今有了這樣一個機會,若不走上一遭,怕是一輩子都不會甘心。
潘宇呆坐在河邊,腦中各種思緒翻飛,一會是對飛天遁地的向往,一會是平平淡淡走過一生。一會時開宗立派,萬人敬仰,一會是三餐四季,伊人作陪。
潘宇靜坐良久。
突然想起王守一臨走前的最后那句話“手中無劍怎護卿。”
一瞬間,所有的想法,分散的思緒立刻收束。潘宇終于明白王守一想要告訴他什么。
這既是一個昌盛的世界,但也是一個殘酷的人間,這世間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會驅使著我們前進,鞭打著我們向前。
即使我喜歡的是平凡不被打擾的生活,那也一定是基于我手中握著這世間最為強大的力量,強大到所有一切人和事都不敢輕易去打破我平凡生活的力量。
否則,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稍有外力,便成云霧消散。
想到這里,潘宇突然感覺到自己久久未能掌握的弈劍術豁然開朗。
潘宇從懷中拿出《弈劍術》。
《弈劍術》第一頁寫著:“行棋無定式,出劍無定招。心中凡有感,此感便作招。”
潘宇初看之時,大感迷茫,這玩意就是說弈劍術沒有固定招法,需要自悟啊。
圍棋之道,蘊含太多哲理,潘宇雖然明白其中一些,只是未曾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終究難以將它融入劍道。
如今經歷過戚家之事,又聽聞王守一講了他的故事。
潘宇突然心有所感,無論是戚家之事,還是王守一當年,都是因為自身弱點太明顯,處于一個被動地位,處處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最后即使脫身,也都付出了慘痛代價。
這不就是圍棋當中的后手嘛,處處受制于人,處處不得先機。
可是若想轉變后手為先手,根本之處還是要強大自身,令對方無論如何行棋,都對我方傷害性不高,我便可處處脫先,搶占先機。
潘宇一瞬間就進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對周身外物不再留意。
潘宇靜心盤坐,將自己對劍法的知識,理解,哪怕一絲一毫,都翻出來一一思索。
良久,潘宇起身拿劍。
劍出,只是最簡單的——刺。
劍再出,又是最簡單的一招——劈。
........
刺、劈、撩、掛、點、截、挑、崩......
潘宇一招一式皆是最最簡單的劍道基本招法。
就像是他曾經學過的圍棋當中也同樣是最基礎的著法:
尖、跳、飛、拆、斷、長、粘、虎.......
一招一式,相互對應。
棋局千變萬化,千古無同局,可這千古百萬盤也是自這一招一式中走出來的。
弈劍之道,不外如是。
潘宇一劍又一劍的出劍,時不時盤膝坐下,以劍在河邊地上畫出棋盤,棋盤上黑白交錯。盡是畫上去的棋子。
直到落日余暉將盡,河邊早已不知被潘宇畫了多少個棋盤,只是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一片,都是劍尖劃過的痕跡。
那劍尖畫出的棋盤上已經看不清畫的棋子,潘宇才終于自這一次的悟道中醒轉過來。
潘宇不再畫新的棋盤,也不再揮動劍招,只是將今日所得在心中一一整理。
圍棋之道,極重死活。死活輸贏,取決于計算。計算越強棋力越高。
正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所以潘宇今日創造出的第一個弈道劍招叫做——料敵先手,后發制人。
通過對手一招一式起轉承合,提前算到對手的下一式,料敵先手,主動出擊,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此招潘宇心中有個大概,只是要想達到料敵先手的境界,潘宇還需閱遍世間大量劍譜,不必每本精通,但是要知曉其中變化原理,將其融入自身對劍道,對武道的理解。如此方能對手出一劍,后續皆在潘宇心中。
當然,如果只憑心算,這計算量太過龐大,世間怕是少有人能掌握。不過《弈劍術》當中,剛好有一篇章講述了如何利用棋盤棋子簡單模擬劍術變化。
只有能達到心中裝下一個十九路的棋盤,便相當于裝了一個算盤來算賬,那效果自然比心算要好得多。
實戰中,邊戰邊算,心算自是極難。但是有了棋盤演算之法,就有了一絲實現的可能。再加上潘宇精神力極強,掌握這個更是不在話下。
除了料敵先手之外,潘宇還通過整合自己已經掌握的一些劍術,初步嘗試創出第二招雛形——劍花初綻,密不透風。
此招是將學過的各類劍法融合搭配,形成一套純防守的套招。
只是這兩招都需要觀看大量的劍譜或者其他的功法來進行完善。
潘宇對于自己的武道雖然還不似王守一一般清晰,明朗。也不曾遇見今生想要守護之人。可是此時潘宇也明白了,無論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身的實力是一切的前提。
于是,潘宇一掃近日陰霾,縱馬趕往客棧,他記得當日在血池洞穴內發現了不少不錯的劍譜,既然決定了要增強實力為先,那么就要開始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