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農業發展
從江寒離開公子府后,籠罩著整個齊國上空的戰爭陰影就暫時消散了。
田午這次只能吃了一個悶頭虧。
宴席間,江寒對田午講了一段史事。
就是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他囑咐田午,一定要好好安撫各邑的大夫,對他們說明緣由,不要讓他們把田午當成朝令夕改的君主。
周幽王就是因為將軍國大事視為兒戲,最終身死國破,褒姒也被擄走,淪為犬戎玩物。
田午點頭應允,給各邑大夫送去了一些珍奇之物,其中就包括他自己封地產出的麥粉。
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江寒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一場必輸無疑的戰爭爆發。
但他與田午心中都清楚,這僅僅是在拖時間,這次奪兵權事件后,田午與齊候、高伯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也越來越想滅對方而后快。
田午需要快些經營勢力,讓自己轉敗勢為勝勢,才有把握與一舉吃掉齊候、高氏、鮑氏、慶氏等勢力,成為齊國的新君。
財物、糧食就是拉攏人心最好的東西。
……
高氏封邑,年過五旬的高伯身披犀皮甲胄,按劍站于城頭之上。
而在他的身后,密密麻麻的站著高氏的近萬私卒,戈矛如林。
“稟報主君,公子府的士卒已經回到了封邑,并未有什么出格之舉。”
在聽探子回報,田午已經偃旗息鼓后,高伯長長嘆了一口氣。
“可惜啊,也不知道這次是哪個聰明人勸動了田午罷兵。”高伯混濁的眸子看向了公子府的方向:“罷了,傳令,讓城中的國人都撤回去吧。”
一旁,高伯的兒子高昭湊了過來,請命道:“父親,如今兩萬大軍已經準備充足,不如搶先下手,緝拿田午,這次國君是站在我們一邊的,料想國氏、欒氏也不敢出手!”
“糊涂!”高伯的回答很簡單,他雖然老邁,目光卻仍然犀利。
“你以為,若是我高氏先動手攻擊田午,鮑伯、慶伯就會響應嗎,他們只會袖手旁觀,讓我們兩敗俱傷。”
“恐怕到時候,他們就會請了國君之命,帶著臨淄的國人,將我高氏與田午一族一同消滅了!”
“首禍者死!你們要牢牢記住這一點,萬萬不可違背!”
高伯揉了揉太陽穴:“此事就此作罷,我老了,將來要靠你們年輕人爭出個勝負了,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高昭恭敬的說道:“孩兒明白。”
……
一日午后,兩個輕騎來到了孟邑,
田午領著田英輕車熟路的來到了小院中。
江寒在書房里正拿著一只鵝毛筆研究著什么,在紙上寫寫畫畫,用他自己制作的奇特的畫圖工具,在紙上畫一個又一個的圓。
“江先生,你叫我來有何吩咐?”田午笑吟吟的走進了書房。
這段時間他在府中深居簡出,一是因為要韜光養晦,二是因為國姬已經快到了臨盆之期。
今日江寒讓人請他來一趟孟邑,他不敢怠慢,領著田英輕車簡行的來到了這里。
“公子,你來了。”江寒放下了手中的鵝毛筆和圓規,對田午招了招手:“你快過來看看這幾張圖紙。”
田午拿起桌案上的圖紙,認真的看了起來。
一個大木斗,架在三根木條上,造型奇異,他實在是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江先生,這是何物?”
“這叫耬車。”江寒笑著解釋道。
“耬車由種子斗和三只耬腳組成,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種子會通過耬腳播種到地里,同時可以將泥土覆蓋,一舉數得,省時省力。”
田午好奇的問道:“使用耬車,一日可播種多少畝?”
“一牛一人,每日可播種三百公畝。”江寒臉上平靜無波,連語氣都沒有什么變化。
三百公畝!田午險些被驚掉了下巴。
春秋時代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但是大量的土地荒蕪。
與當時的井田制和落后的農具有很大的關系,每個勞動力每年只能耕種十畝田地。
到了戰國初期,因為鐵犁牛耕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增加了各國的人口。
各國為了增加兵源和糧食,也大力鼓勵農耕,加速了農業發展,促進人口增長。
戰爭規模也因為人口的增長而膨脹,春秋初期的戰爭,雙方就幾千人,到春秋末期發展到達幾萬人,戰國時期甚至能到達幾十萬人。
可見耕耘方式的改變,對一個時代的影響。
田午身為一個大領主,對封邑農業的發展十分重視,不然也不會求墨家的工匠造出了二十駕龍骨水車安裝在封邑中。
他很快就意識到了耬車的重要性,有了耬車,能讓一個國人的耕耘面積直接翻二十倍。
“江先生,這東西什么時候能用上?”田午激動的抓住了江寒的肩膀。
“公子莫急,我已經找了墨家最好的木匠打造這件精巧的農具,相信不久后就能派上用場了。”
“先生真是奇才也!”
先是龍骨水車,現在又是耬車,田午真的不知道江寒會帶給他多少驚喜。
江寒并不想貪功,剽竊前人經驗制作出來的東西,據為己有的話,他心里總有一些過意不去。
“公子,這是我閱讀古籍之時無意中發現有一種極為先進的農具,好奇之下就從字里行間推算出它本來的面目,不敢居功。”
田午眼前一亮:“先生看得是哪本古籍?田午也想拜讀一下。”
“額…”江寒的大腦開始飛速的運轉,最后腦袋里只剩下了三個字:“鬼谷子……”
“鬼谷子…原來是這本奇書。”田午喃喃的說道。
“我聽聞鬼谷先生傳授了魏國商相白圭一本奇書,讓他斂盡天下之財,看來鬼谷之學,還真是包羅萬象。”
田午目光炯炯的看向江寒:“這本鬼谷奇書,可還在先生手中。”
“額…”江寒撓了撓頭:“還是我年幼時看過的,早就遺失了。”
田午搖頭嘆氣:“真是可惜了。”
好不容易把田午忽悠走,江寒把羊皮紙細心地卷成一個細筒,塞進一根精致的銅管里,“當”地合上蓋子,輕輕扭了三圈。
這是墨家傳遞重要秘信才會用到的東西,只有特制的鑰匙才能打開。
江寒叫來了徐弱,鄭重的說道:
“景山,勞煩你去一趟安邑,親手把這個東西見到玄機手中。”
“明白,我現在就啟程!”
……

二八一拾六
感謝書友2017的月票,謝謝兄弟們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