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高中畢業晚會上,沈健以一首《十七歲的雨季》震撼全場。
今天,沈健和梅娟還有另外三名同學,一道去游樂場嗨皮。
沈健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免不了聊起昨天晚會的事。
“J哥,跟兄弟說說,《十七歲的雨季》真是你原創的,不是阿姨寫的?”
“屁話,你啥時候聽我媽唱過流行歌,我媽是民族唱法,懂不。”沈健對這種質疑很不服氣,反正只有我能欣賞到異時空的文娛作品,我說是自己原創的,也沒人能否認。
“老婆,你來跟他們說說,我是如何才思泉涌、靈感爆發創作出這樣的歌的。”沈健對著梅娟神氣十足地說。
從昨晚沈健演唱完《十七歲的雨季》后,梅娟心里對待沈健的態度,就多了一絲變化,不過這一絲變化,相對于兩人從婦產科病房就開始產生的友誼來說,太弱小了,弱小到她自己都沒能發覺。
沈健雖然當著同學的面,喊自己老婆,但梅娟罕見的沒有生氣,而是把沈健差點忘了畢業晚會的糗事,說給大家聽,引得小伙伴們一陣歡笑。
沈健提議:“咱們去看電影吧!邁克爾·林導演的新片《激情與速度》。”
“好啊!好啊!”同學們都很贊成。
早在7年前,華夏電影就開始了生產單位轉企改制、組合院線、民資入影、融資上市、取消進口片配額等重大產業改革。
截止1997年,華夏擁有銀幕13118塊,華夏電影總票房達217.69億元,是僅次于美利堅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雖然電影市場欣欣向榮,但是其繁榮背后隱藏的,是令華夏電影人非常憂慮的現狀。
在華夏電影改革之前,華夏執行的是嚴格的電影進口配額制度,即每年有34部“進口分賬”影片能夠在院線上映。
而華夏電影從改革伊始,就取消了進口片配額,從那時起,好萊塢電影與華夏本土電影短兵相接,華夏影人感嘆,狼來了。
短短七年間,好萊塢憑借其完備的電影工業體系,占領了華夏電影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去年華夏共上映466部影片,其中好萊塢進口片330部,華夏國產片136部。
截止1997年6月,華夏影史票房TOP20排行榜中,只有4部國產片。分別是:
第3名,《戰狼2》(動作),總票房:20.48億元;
第6名,《流浪地球》(科幻),總票房:13.67億元;
第7名,《唐伯虎點秋香》(喜劇),總票房:13.44億元;
第17名,《寶蓮燈》(動畫),總票房:10.28億元;
而排在華夏影史票房前5位的,除了《戰狼2》這部國產片外,其余都是好萊塢影片:
第1名,《潘多拉星球》(科幻),導演:卡梅隆·斯皮爾伯格(美),華夏票房:22.01億元。
第2名,《超人:鋼鐵英雄》(動作/科幻),導演:扎克·諾蘭(英),華夏票房:20.69億元。
第4名,《星際大戰2:帝國大反擊》(科幻),導演:澤米吉斯·盧卡斯(美),華夏票房:15.18億元。
第5名,《魔戒王3:王者歸來》(奇幻),導演:喬治·杰克遜(美),華夏票房:14.02億元。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電影工業體系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電影類型片質量上的差距。
電影院內正在放映《激情與速度》,導演邁克爾·林將里約的街道和海灘呈現在大銀幕上,搭配硬漢、美女、飛車、爆炸,讓觀影者腎上腺素狂飆,有分析師預測,這部作品很有可能會刷新華夏影史票房TOP20排行榜。
沈健受姥爺和舅舅影響,一直夢想成為一名電影導演,今年藝考,沈健無比自信,只報了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而且不負眾望,取得了京電導演系全國專業考試第一名的成績。
因為愛電影,才想拍電影。隨著沈健閱片量的增加,他對電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欣賞每一部影片的同時,都會帶著影評視角。
在沈健看來,《激情與速度》這部影片就完美體現了,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和類型片創作拍攝的優勢。
俊男靚女、警匪對決、飆車場面、爆破場面,這些元素在好萊塢電影創作中,實屬常規手段,但當他們以一種更酷更爽的方式,拼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部值得去電影院看的好片。
邁克爾·林的導演風格,通過影片得到了完美的呈現。這個暑假,這部影片,給即將踏入大學校園,開始系統學習導演知識的沈健,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
在未來,把影片拍的非常酷,成為了評價沈健導演風格的一個重要標簽。
……
和同學玩嗨皮的沈健晚上回到家,沒想到,等待自己的竟然是一場家庭會議。
不但沈爸、沈媽、沈老爺子、保姆張小芳,都坐在客廳里,就連表妹譚瀟瀟也在沈媽身邊正襟危坐。
沈健忙收拾心情,不茍言笑的坐在沈老爺子身邊。
“人到齊了,我們開始吧”,沈媽見沈健回來了就說道,“昨天沈健在學校的畢業晚會上,演唱了《十七歲的雨季》,反響很熱烈,表現很好。”
譚瀟瀟晚飯之前就到了沈建家,早已繪聲繪色的把昨天晚會上的情形,講給了沈爸、沈老爺子和保姆聽。
聽到姑媽表揚表哥,譚瀟瀟立即帶頭鼓掌,沈爸與沈老爺子不動聲色,保姆小芳覺得,阿姨是大歌星,那阿姨養的兒子自然也是唱歌極好的,也就跟著譚瀟瀟鼓掌。
沈媽繼續說道:“昨天晚會現場,我的校友汪健也在,就是那個唱搖滾的汪健。晚會結束后,時間也緊,我們沒有深聊,今天我特意約了他。”
說道這里,沈媽看著沈健,“我們希望你發表這首歌。”
原來是這樣,沈健心說,看來家庭會議的目的,就是討論自己上大學后,除了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導演外,還想不想成為一名歌手了。
在今天上午,沈媽首先為沈健申請《十七歲的雨季》的著作權。沈健所在的宇宙,著作權的申請與保護非常規范。
接著沈媽去了汪健的工作室,和汪健碰面。兩人的音樂素養都是被金歌獎認可過的,兩人一致斷定《十七歲的雨季》這首歌,具備爆紅的潛質。現在的問題是,由誰來發表這首歌。
沈健可以把它交給其他歌手來唱,這名歌手很有可能會因為這首歌,紅遍全華夏。當然,最好的選擇是由沈健自己唱,不過這要看沈健的意愿,想不想成為一名唱作人。
沈健心里明白,如果《十七歲的雨季》是自己妙手偶得,那么把它交給其他歌手演唱,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因為自己不能保證還能拿出類似優秀的作品,與其一夜爆紅然后泯然眾人,不如成全其他歌手。
但是實際上,這首歌來自沈健腦海中的異時空,這里還有更多的優秀作品,沒有出現在沈健的宇宙。
沈健的想法是,通過唱作人的身份,把這些歌傳播出去,只要是金曲,到哪里都應該發光。
“我想成為唱作人。”沈健肯定的說道。
沈媽似乎早已猜到,沈健會這么回答,繼續說道:“好!一首《十七歲的雨季》證明你在詞曲方面有足夠的天賦,不過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唱作人,還需要優秀的唱功,以你現在的唱功可不行。”
關于唱功這一點,沈健自然是明白的。越是優秀的作品,越需要完美的唱功去駕馭。
比如普通人不知道真聲、假聲、頭聲、胸聲有哪些技巧,演唱自然不如專業歌手。沒有經過系統學習,老師讓你用嗓子把氣拉細,通過聲帶閉合為歌唱增加質感,你怎么做。
再比如有選手參加歌唱類選秀,導師跟你講,副歌高音區時,你的真聲軟化時用力要集中,或者跟你說,你的高音區試試壓縮音來唱,再試試假聲硬化來唱一遍。沒有唱功,怎么實現。
沈健腦海中的異時空金曲,在唱功不足時拿出來,除了讓其明珠蒙塵外,沒有任何意義。
沈媽已經為沈健想到了提升唱功的方法,她對沈健說:“之前練歌時,我跟你提過的SLS唱法,全稱是Speech Level Singing,目前在國內,華夏音樂學院的林力宏、王俊杰教授在從事這種唱法的推廣和教學,我明天下午帶你去拜訪兩位老師。”
沈健除了舉雙手贊成外,只能表示老媽我愛死你了。
誰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更優秀,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父母總是想為子女提供更多的支持,父母的心態,只有當自己成了父母,才幡然醒悟。
不要讓父母對你的愛,流逝在你的抱怨和不耐煩中。
沈媽繼續說道:“現在有三件事要做。第一是沈健要學習新唱法,你從小學練習聲樂,至今也沒有中斷過,你的基礎能讓你很快掌握SLS唱法的。第二,就是為《十七歲的雨季》編曲,汪健對此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咱倆明天上午去他的工作室談。”
沈媽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第三,我們要討論一下沈健從哪個渠道發表這首新歌。”
“當然是出專輯了。”譚瀟瀟首先搶答。
沈健弱弱的問:“電臺打榜?”
沈媽搖了搖頭,說道:“兩者都不可行。沈健現在只有一首歌,根本不可能出專輯。歌手出專輯,收錄的每一首歌,都是音樂公司精心制作的,我們沒有那些資源和時間。”
沈健表示同意老媽的說法,主流歌手一張專輯一般10首歌左右,制作大概要花四五個月時間。但這并不意味著歌手每5個月就能發一張專輯。真正優秀的原創歌手,出專輯都是以年為單位的。
不過沈健在腦海中見到過一種單曲唱片,似乎我所在的宇宙還沒有唱片公司發行過,這個將來可以嘗試下。
沈媽繼續解釋:“臺電打榜不可行的道理,也是同樣的。音樂公司在新歌推出來前,與電臺主持人取得聯系,寄送樣碟。這需要經紀人的公關和團隊的運作能力,這也是我們現在不具備的。”
譚瀟瀟有些迷惑:“姑媽,那表哥要怎么發表新歌呢。”
沈媽微微一笑,顯然早有答案:“上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