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嘠——”,沈爸差點噎住。
沈健瞅著老爹跟剛剛聽說自己要寫歌時,如出一轍的表情,就知道自己又給了他一記DeBuff。
看看老爹現在,明顯陷入了混亂、遲緩、石化等各種負面狀態中。
沈老爺子關鍵時刻不忘補刀,“乖孫,爺爺支持你寫!你以前不就寫過小說嘛,還炫耀似的跑到我跟前讓我看,你的小說發表在了一本雜志上?!?p> 沈爸似乎還想挽回敗局,“爸,可是我記得,那是一篇校園類型的短篇,滿打滿算也就萬字左右,發表的雜志也只是訂閱量不大的校園刊物啊。”
沈老爺子:“那不重要,乖孫前面寫,后面還有巴老頭給把關嘛?!?p> 沈爸讓爺孫的一波配合,節奏明顯跑偏,原本質疑的話到了嘴邊變成了,“公案俠義小說的核心是俠客,你打算塑造什么樣的俠義之士?”
“類似南俠展昭,不但武功高強又能屢破奇案!”沈健腦海里的想法越來越清晰。
沈爸:“一位捕頭?”
“四位!”沈健糾正道。
沈爸:“四位捕快,他們合稱四俠還是四義?”
沈健臉色一正介紹道:“四位捕快同拜一師,他們四人出道以來,縱有天大的案件,能驚動四人之一,已是非同小可,充其量是兩人同赴,三人同辦的案件已是極少了。四人聯手的案件,只辦過三宗。這三宗都是驚天動地的巨案。四人也因這三件案的解決而被譽為【天下四大名捕】!”
“四大名捕!”老爹和爺爺異口同聲。
沈健決定首先寫四大名捕,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在腦海中出現異時空的文娛作品后,首先吸引沈健的就是武俠小說,經過梁宗師開新派武俠之先河后,至金古黃溫而巔峰。
以武俠為題材的其他文藝形式,也都有名作紅極一時。歌曲如《滄海一聲笑》,漫畫如《風云》,電影如《黃飛鴻》系列。
正是依靠這些武俠題材作品的傳播,使得功夫成為了世界認識華夏的名片之一,功夫元素也多次出現在好萊塢的影片之中。
可是在沈健所在的宇宙,引起歷史時間線出現分支的那只蝴蝶,一翅膀把武俠扇沒了。
在沈建看來,這幾乎算得上是華夏文娛的損失。
如果說沈健最初觀看這些異時空的文娛作品時,并沒有什么想法,只是自娛自樂而已,可現在經父親提醒,沈健覺得,自己應當把這份異時空的賜予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欣賞到這些瑰麗的藝術。
至于首先選擇四大名捕,而不是其他作品,主要是沈健認為,自己世界的人們,還沒有接觸過新派武俠,但是公案俠義題材卻廣受人們喜好。
通過四大名捕,先為武俠開風氣,之后便好發揚光大。
等到武俠小說全面壓制西幻小說時,說不得還要從腦海里再抄一本西幻小說,去歐美出版市場吊打一遍歐美作家。
沈爸本打算和沈老爺子建立統一戰線,阻止沈健的胡作為非,但奈何沈老爺子送人頭,最終簽訂了喪權辱家的不平等條約。
條約第一條,在沈健小說創作期間,不得向其他作家約稿。
第二條,在沈健完成小說之前,華夏電視報暫緩推出小說連載欄目。
第三條,沈健完成四大名捕第一卷后,可交由巴老爺子審核,若獲認可,老爹負責讓其盡快見報。
沈爸表示內心很受傷,雖然我是華夏電視報的總編,可是報紙欄目的改版出新,連載小說的選稿定稿,也要講群策群力呀,組織一貫是民主集中制的呀。
搞一言堂我不擅長啊。沈振國內心吶喊。
雖然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但沈爸也不是沒有后招。
沈健表示四大名捕分五卷寫,前四卷每卷出場一位名捕,第五卷則是四大名捕一同登場的大事件。華夏電視報是周報,這樣的話,每周連載一章,全部完結,至少需要半年多的時間。
沈爸的如意算盤是,只給沈健連載第一卷的機會,且第一卷的篇幅不得超過四章,連載時的書名也不能用四大名捕,而且這第一卷算是公眾版試水,所以沒有稿費。
這樣一來,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小說就完結了,無論結果如何,都不影響后續計劃。
成績好自然繼續連載,也可適時提出四大名捕的概念,以便維持熱度。
若是撲了街,也沒什么損失,反倒可以因其失敗吸引到更具分量的作家,來力挽狂瀾。
當然了,雖然小說撲街對沈爸的工作沒損失,但兒子肯定會氣餒的,這個要提前預防,找個馬甲筆名連載就解決了。
……
到了晚上,沈健坐在琴房的鋼琴前思索。
雖然許諾了老爹寫四大名捕,但當務之急還是后天的高中畢業晚會。自己撒的謊,只能自己圓回來。
已經跟梅娟還有爺爺和父親說了要自己寫歌,估計明天母親回來,老爹一定會喜滋滋地告訴老媽。
自打沈健出生,沈媽譚婧就想讓沈健走音樂這條路,5歲開始練琴,7歲報了聲樂班。沈健跟著沈老爺子的另一位老友豐老爺子學畫畫,當年都惹來了沈媽的不少抱怨。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沈健上初三,那一年,沈健當著爺爺和姥爺兩家人的面,明確的提出了自己不想吃音樂這碗飯,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像姥爺和舅舅一樣成功的導演。
想當導演,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是那么好考的嗎!沈健參加高考的這一年,京電的戲劇影視導演專業面向全國招收15名大一新生,而全國共有3300多人報考。首先初試就刷掉了9/10的學生,僅有150名學生可以進入復試;復試再次刷掉60人,只有90人進入三試;通過三試的64人進入四試,最終通過專業合格證及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前15名。
沈媽心說,雖然外甥和舅舅親,但你怎么就不想著沿襲老媽的歌唱事業,以老媽在歌壇的地位,你少走多少彎路。
因為這事兒,沈媽傷心了好久。
現在如果沈媽知道沈健要自己寫歌,豈不是已經熄滅的期望之火又重新燃起來了。
沈媽心里肯定這樣想,那么多明星又唱歌又演戲又上綜藝,沒規定導演不可以發單曲出專輯呀,指不定我兒子就是將來第一個開個人演唱會的導演。
如此迫切期待的情況下,如果畢業晚會前沈健拿不出新歌,老媽的火苗呀,涼了,估計少不了一招亢龍有悔。
好在沈健腦海里多了異時空的文娛作品,現在不是拿不出歌,而是拿出哪首歌的問題。
在沈健所在的宇宙,流行音樂有三大權威榜單。分別是:華夏音樂協會發布的華夏音樂榜;華夏城市電臺聯盟排名的華夏TOP歌曲排行榜;華夏電視臺主辦的華夏中文音樂榜上榜。
在三大榜單中,華夏電視臺主辦的華夏中文音樂榜上榜是一檔直播的音樂打榜節目,核心是推新。有新晉歌手前往打榜,也有天王天后攜新作前往打榜。這檔節目每周五現場直播,歌手演唱完畢后由現場500位大眾聽審不記名投票,欄目組在公證員的公證下,統計歌曲票數,于周日發行的華夏電視報上正式公布榜單。
這個榜單的意義在于,驗證一首新歌是否有流行的潛力。華夏電視報會登載,榜上前五名歌曲的歌詞以及樂評,這樣一來,能夠有效提升上榜新歌的電臺點歌率。
華夏城市電臺聯盟排名的華夏TOP歌曲排行榜,分為月榜和年榜。月榜的排名依據是各城市電臺的點歌頻次,這是一個動態更新的榜單,每月在權威音樂雜志《音樂時空》放榜TOP20。年榜在每年的1月1日統計上一年度的金曲TOP50。
華夏TOP歌曲排行榜,被歌迷稱作華夏音樂榜的方向標。
華夏音樂榜雖然叫做榜單,但并不做排名,它實際上是華夏金歌獎提名名單,每個獎項只有三個提名。
華夏金歌獎由華夏音樂協會組織并頒布,包括年度專輯、年度歌曲、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編曲、最佳制作人、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民歌歌手、最佳搖滾歌手、最佳說唱歌手、最佳演唱組合、最佳影視音樂、最佳器樂演奏、最佳電子舞曲、新人獎、特別獎,共17個獎項。
在每年臘月初八(臘八節)公布提名后,由協會近6000名評委票選,于正月初九在羊城舉行頒獎典禮。
評選金歌獎是華夏音樂界每年最重要的活動,而獲得金歌獎是對音樂人最重要的肯定。
沈健的老媽譚婧,就曾經4次獲得金歌獎最佳民歌歌手,1次年度歌曲。沈健覺得以老媽的實力,最佳民歌歌手算是實至名歸,但能獲得1次年度歌曲,就令人震撼了,畢竟民歌在流行歌的包圍下殺出重圍,在金歌獎的歷史上只有2次。
現在沈健的腦海中有無數異時空的金曲相助,金歌獎,敢不敢想。
不過眼前的任務是為高中畢業晚會選歌,關鍵要應情應景,如此一來范圍就小了很多。
當然也不能隨便選,沈健是有追求的,華夏音樂榜雖然不太可能上,但華夏中文音樂榜上榜沈健還是想著上一上的。
沈健聆聽著腦海里異時空的歌曲,同桌的你?哎呦,不錯哦。
梅娟從小學到高中都是我同桌,我大學志愿填的是京城電影學院,她是華夏傳媒大學,再坐同桌是沒可能了。高中畢業晚會專給她唱首歌會不會顯得很浪漫。
【誰給你做的嫁衣】,呸,沈健估計梅娟是穿不上別人做的婚紗了,除我以外誰敢追她,揍誰。
童年?哇!這可是金歌獎級別的經典啊,剛剛還在想不可能登上華夏音樂榜,這首歌不但肯定登榜,就是金歌獎都觸手可及啊。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這是什么鬼?唉!淘汰,淘汰吧。總不能出現一句讓人們覺得莫名其妙的歌詞呀。
是哪個該死的時間異體,把時間線上的諸葛四郎和魔鬼黨給整沒了,我的金歌獎呀,你還需要多久才能握在我手。
咦?這個貌似可以呦。再聽聽,不要出現讓我的同學聽不明白的歌詞。
好!就這首歌。
沈健終于選出了能令自己心滿意足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