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善待下,不要媚上
賈蓉蓋房子,雖說沒有大張旗鼓,但也被有心人給瞄上了。
幾個村莊的勞動力,齊齊聚集在一起,任是再低調,那鄉里的三老,又豈會不知?
更何況,這些人時時刻刻,都在留意著黑山村的任何風吹草動。
生怕有賈氏子弟回來游玩、祭祖,而自己卻不知。
那豈不是錯過了,巴結國公府的大好機會?
賈蓉昨日大興土木,又是命人去集市上采買各色建材、殺豬宰羊,早已驚動了鄉里的耆老們。
只是這些人老成精的家伙們,一時半會兒搞不清楚,這回來的“貴公子”,究竟是何等人物?
要說,賈氏子弟回來之后,不是游玩、省親,就是祭祖。
但一回來,就去蓋房子的...
嘶,不可能是賈氏嫡子!
甚至連近一些、受寵一點的旁支子弟,都不太可能!
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到,賈氏子弟,豈會看得上那窮鄉僻壤的地方?
神京繁華似錦,誰吃飽了撐的,不在京城架鷹走狗、勾欄酒肆流連,跑鄉下去玩泥巴?
這些鄉中望族們,打發了幾批仆役,前去黑山村探聽虛實。
奈何,那烏進孝兄弟倆,忙的前腳不沾后跟,仆役們根本就見不著他兄弟二人。
賈氏別院里面的一些下人,有的知情,有的不知情。
但無一例外,如今都守口如瓶,左右推脫,就是不說那位回來的貴公子,究竟是何人。
——烏進孝兄弟不傻,拍馬屁這事兒吧,得跑前面,效果才突出。
哪怕自己吃不了獨食,也盡量先占著坑啊。
憑什么要便宜鄉里那些鱉孫?!
鄉中耆老們,齊聚一堂,翹首以盼的等著仆役來回報消息。
先有小廝來報:那位貴公子好像,似乎確實姓賈。
第二批仆役來報:那位賈姓貴公子,跑去寧國府的田莊中,一塊偏遠的飛地上去了,似乎,好像是要建造房屋。
耆老們聞聽,齊齊松了一口氣:去田間地頭蓋房子?
實錘了,此人絕不會是賈府里面,有地位的子弟!
看來,此人不是賈氏嫡房。應該是一個不怎么受待見的旁支子弟。
同時,大家心里又涌上一縷失望:哎,我等這些鄉村壕門,怎地就沒有攀龍附鳳的命喲!
等到傍晚時分。
得力老仆來回稟:那位貴公子,乃是寧國公府里的嫡孫,賈蓉!
這下子,耆老們頓時炸了窩!!
寧國公府里的賈蓉公子啊!
太高祖雖說為了防止武勛子弟們,沉溺于安樂,制定了“降等襲爵,有功可升”的制度。
比如如今的寧國公府話事人賈珍,就是一個三等爵位。
但太祖念及寧國公賈演、榮國公賈源功勛卓著,因此,對兩個國公府格外開恩。
國公府世襲子弟,雖被按律降爵,但門楣不墜。
賈珍依舊能以“三等爵”,住在“國公府”中。
妥妥的“低階高配”。
換做旁人,那就是“簪越大罪”!
寧國公、榮國公府,其門楣氣勢,不輸侯爺,僅略次于王府。
皇親國戚,在國公府面前,也得禮敬它三分!
很牛叉的。
鄉中耆老們,趕緊派人連夜入城。
一方面,是去稟告溧陽知縣大人...
這等大事好事兒,不稟告縣太爺知曉,信不信縣太爺會扒了他們的皮?!
另一方面,便是讓管事趕緊在城里,大肆采買一些拿得出手的禮物。
以便明日一早,好去拜見那位賈蓉公子。
開什么玩笑?!
堂堂寧國公嫡子,賈蓉賈公子,什么樣的遮奢物件兒沒見過、沒玩過?
自己家里的這些禮品,人家會看得上?!
三位鄉耆老整夜未眠,聚在一起,仔細商議明日拜謁流程。
以前,賈府也有賈赦、賈政、賈珍那樣的大人物回鄉祭祖。
但休說鄉里的耆老,就是溧陽縣令前去拜見,也是無緣登堂入室。
區區七品下的溧陽令,真沒資格被他們賞賜一盞清茶的。
只能遞進去自己的名帖,放下一堆禮物,說上幾句恭維話。
讓那些賈氏大老爺們,身邊的管事們,幫忙帶句話:下官溧陽縣令,額,曾經來過...嘿嘿,莫要忘了卑職哦...
商量來商量去。
三位卑微的耆老最后一致決定:反正自己位卑,自己和貴公子比起來,好比芝麻粒兒,相對于香瓜一般的存在。
去吧,人家并不一定待見自己。
但若是不去,人家肯定會記在小本本上,那就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干脆,把各自的堂兄、或是小舅子之類的,只要在鄉里,還能拿的出臺面的親戚們,一股腦的叫上!
咱組團,去拜見賈公子!
這樣一來,親戚們還得感激自己:你看看,咱這堂弟,咱這姐夫,遇到此等天降良機,都不忘拉兄弟一把!
仗義!
耆老如此決斷,那是出自壯膽,和“堤外損失堤內補”的心思。
賈蓉若是知道個中奧妙,恐怕眼珠子都得掉下來:霧草,巴巴的趕著來給我送禮,還得如此費心費力?!
這....難怪都說做官好哩!
┄┄~┄┄
翌日。
建房工地上,正干的熱火朝天。
這些匠人、莊戶們,真沒見過像賈蓉這般厚道、大方的主家:四指厚肥膘的豬肉,讓大家可勁兒造!
白米摻雜一點點芋頭的米飯,敞開吃!
替官府出徭役,還要自帶糧食。
別人干活,雖說有工錢,但那些吃食,也就是能讓人吃飽罷了。
指望吃好?
門兒都沒有!
這個年代的小地主,自己一年到頭,都難得見幾次油葷...
今日,工地上竟然有一頭大野豬,賈公子將野豬肉全拿出來,讓匠人們下工之后,一人帶一塊回家!
這如何不讓大家,對賈公子感恩戴德?!!
其實,賈蓉這是學的后世管理方法:對匠人們的家屬,施以小恩小惠。
這可比單純的對匠人們好,效果更加明顯。
賈蓉信奉:不做便罷,要做就做到極致。
于是,再吩咐烏進孝派人,去集市上,買來幾十斤麻糖,分發給這些窮苦人。
這是讓他們下工之后,回去好換取老婆孩子,一臉欣喜的笑容...
這下子,工地上眾人們的干勁兒,那積極性,比小巷子里的那些姑娘們,都熱情...
自發的努力干活,與被動的做工,效率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正熱火朝天加油干呢,忽聽得人聲鼎沸。
扭頭看去,卻見路上,呼啦啦的涌來一大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