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我一直在跟進這個項目,幾位老師進駐后其實就是在幫我們把曾經都會的但又丟失的東西重新找回來,比如流程,比如工作指引、比如5S,比如計劃、比如供應鏈等等,實際上我們許多干部在這里呆了10多年以上,在汽模專業上和管理上不比我們幾位老師差,俗話說得好:在一個行業里干了1萬小時你就是專家級,也就是說你在一個行業里只要干了4年以上你就是專家,這么說我們在汽模技術和管理上都應該是專家,也應該比老師厲害很多才行,但實際上如何?流程、工作指引我們有,5S、模具計劃我們也一直在做,在今年三月份老師進駐之前我們的情況如何?老師三月份進來后,我們又變得如何?有的人甚至看不起我們的老師,但老師進駐后他們確實也沒做什么,他們只是把我們曾經的流程、曾經的工作指引又重新給我們撿起來并梳理,他們把我們的5S又重新給大家做了要求,他們把我們的計劃、我們的供應鏈又重新梳理并每天要求大家、跟催大家而已,結果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5S比以前好了許多,我們的計劃我們的交期比以前好了許多,有的可能還會反駁,沒有老師我們的5S也會做得好,只是上面不肯批款不肯花錢而已,我們就不要找借口,現在負責5S項目的老師已經離開我們有兩個多月啦,那么我們是否在有老師的基礎上把5S做得更好呢?距離我們的目標“一流工廠、一流現場、一流團隊、一流技術”究竟還差多遠呢?大家可以現在去車間看看,不要說我們現在的5S就非常好了,沒有改善空間了,要知道,改善無止境,實際上我們現場的5S還是非常不盡人意的,比如:人離開了是否關電關氣關風扇?我們車間現場物件是否做好了標識?我們車間多余的物件是否充分利用起來?如果我們5S搞好了,怎么還會安全事故頻出呢?
其實,我們作為主管,主要的職責之一就是賦能,大家可以抿心自問,我們干部對我們下屬賦能多少?許多干部經常說我們的人老是離職,所以造成品質不良,有沒有想過,你的員工為何老離職?不要說現在的青年不肯吃苦,既然人家來到這里就是打算來吃苦的,為何又走了呢,我們有沒有想過,離職的原因實際上不外乎那么幾條,一是直屬上司的問題,你沒有賦能給他,你沒有關心他,他覺得跟著你干沒有什么出息,沒有上進,自然會離開,你如果關心他,賦能他,讓他一直進步,他進步啦,是不是他就能得到升職,公司會不會給他工資也漲上去了?他覺得跟著你干就會有奔頭,即使你經常鳥他,他也會覺得你鳥他也是讓他好,讓他進步,他會跟著你好好干的。
你們是否賦能給下屬,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我們的模具為何等到客戶來時才被客戶發現有許多點沒有按照客戶的要求去做,那么我們前面的各位主管都做了什么?設計時是否設計師完全理解客戶的結構以及注意事項?我們的工模師傅裝配試模時是否理解客戶的結構以及注意事項?我們的主管是否都有給下屬賦能、是否都有培訓客戶要求或者檢查考核這些相關人員?如果讓我們相關人員對客戶模具的要求比客戶還精通,如果做到了這點,客戶來驗模還會找到那么多問題點嗎?客戶一來,沒有發現問題,不就馬上出模,且客戶也高興啊,不需要逗留在我們這,我們也省成本啊,并且我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可以放在下一個模具身上去啊,就像吃席翻桌一樣。是不是利潤就大把大把出來啦。利潤大把大把上去啦,年終獎不就跟著上去啦。
我們是否賦能?上次人資中心許總培訓我們的《重構管理思維》里面,我們可以根據“下屬培育技能評估表中的12項”進行自檢,看我們是否在賦能給與下屬?
我們的主管主要的職責之二就是稽核,你要經常檢查你的下屬是否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按照我們自己做的流程去做,是否按照我們的工作指引去做,是否按照客戶的要求去做,這些都要隨時稽核,員工只做你檢查的事。你有沒有去檢查你的部下他們當天做的事情是否都按質按量完成了,都圓滿達到了要求,你有沒有去協助你的部下完成一些他搞不定的工作......等等,你都不重視,你想讓員工重視那是不大可能的。他也就只有去混混。
今年的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美國大學的三位經濟學教授,表彰他們在關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響經濟繁榮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可見好的制度能創造價值,其實也就是有序能提升效率,創造價值。
大家發現沒有,老師們進來后就是把我們的各領域的無序變成有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價值。
我發現我們許多主管,在車間里身邊員工出現違規操作或者違反勞動紀律等也不敢上前去指責或制止,更不敢去處罰。而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就是我們看得見的管理都不去理,有制度不遵守,也不去稽核,本來是有序的就因為我們的無視而變成無序的,這樣就造成我們很大的浪費。這種現象在我們汽模還是相當嚴重。
作為主管,你要有敢處罰以及開除那些不合格的經常出錯且不思進取與我們公司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下屬,這個是你進入管理工作的投名狀。不敢這么做,就建議最好不要去做管理,就專心往技術方面發展好啦......。
不多言了,希望我們汽模的干部覺醒過來,希望把我們董事長的“品質和創新是我們祥鑫模具的一種習慣”這句話牢記在心并執行下去,更希望我們汽模的干部在張總的帶領下把我們的汽模重振雄風。做到廣東的模具看祥鑫。大家加油!
下屬培育技能評估表中的12項,在這段時間里,你做了哪些動作?舉例說明(可以用照片憑證):
1我了解每個下屬的個性特性,并且依照這個特性執行培養工作.
2我會讓下屬知道部門整體的計劃與執行方法。
3我鼓勵下屬提出改變執行計劃的方法。
4我鼓勵下屬自行解決問題。
5我確信每位下屬都知道他們被期望做些什么。
6我會評估下屬的表現。
7我會協助下屬對未來提早做好準備。
8對于圓滿達成任務的員工,我會給予表揚或是其他適當的獎勵。
9我知道團體中每位成員的個人期望。
10我積極尋找可以幫助下屬成長的方法。
11我把幫助團體中每位員工當作是最優先的工作。
12我將自己的知識、專業技能與團體分享,也期望他們以相同的方式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