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給朕住嘴!
“朕早就說過,并不是吃了長生不老藥,就一定不會死!”
看著四個臉上掛著微笑死去的女人,宋徽宗咂摸了兩下嘴,開始上課。
“朕替你們總結一下,這做人啊,第一是不要輕信別人。
第二是不要心生妄念。
第三是不要封建迷信。
第四是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凡事量力而行。
記住這四句,下輩子投胎去個好人家吧。不用太富貴,平平淡淡,衣食無憂便好了?!?p> 總結完了,宋徽宗將帳簾輕輕掀起一道縫隙,斜臉看了一下微微泛白的天色。
唰的放下手,隨即換上一副大驚失色的表情,雙手捂住自己的嘴發出了驚恐的慘叫:“啊……”
喊聲很真實,但由于被手捂住,有些悶,所以半天沒人過來。
按照他的吩咐,連門口的守衛都撤了。
索性直接跑到門口,將帳簾大掀起來:“快快快……快來人吶……不好了……”
眾人這才聞聲趕來查看。
宋徽宗癱坐在地,癡癡傻傻指著床上四個女人,說話都已經不利索了:“她她她……她們……死死死……死了……嚇嚇嚇,嚇死朕了……”
趁人不備,宋徽宗狠狠瞪了她一眼。
“你們把尸體抬出去葬了吧,好歹曾經侍奉過朕一場,去吧去吧。”
愁眉苦臉的揚了揚手,那悲傷的分寸拿捏的剛剛好。
本來么,剛認識一宿,露水夫妻,痛哭流涕的話戲就演過了。
“你們也都出去吧,朕想靜靜。唉,內個誰,潘愛卿你別走,朕說的是他們,沒說你,你留下,朕還有話說?!?p>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宋徽宗直接快進跳過了追查幾個女子死因的事情,誰也不敢多問一句。
....
真給我大宋的男人長臉。
等大家都出了帳,宋徽宗一掃臉上的驚恐和悲傷,甚至連一丟丟的疲倦之意都沒有。
又把腦袋探出帳外仔仔細細查探一番,確定周圍沒有人之后,他這才從袖子里抖落出幾卷小紙卷。
顏色淡黃的是老欽差那邊發過來的。
顏色更黃的是細作發來的。
每一個紙卷都被他做了記號,標記了順序。
“愛卿你看,高句麗王他居然想讓朕賠給他一百個娘們兒。”
這個想法讓潘金蓮都有些接不上話。
“沿途的官府都已經發出了告示。不論官民,見到他們都可以肆意劫掠,殺之無罪。
照他們現在這個速度進展下去,恐怕等高茍麗王出了海,高茍麗早都已經變成大宋的一個省了?!?p> 宋徽宗在桌子上慢慢的展開那些紙條,用指尖壓著一一滑到潘金蓮面前。
“陛下。”潘金蓮眼睛盯著紙條好像在看,心思卻又完全不在紙條的內容上。
“那幾個高茍麗的女子你是怎么弄死的?”突然發問往往更容易得到下意識的真相。
對視數秒。
宋徽宗覺得潘金蓮是不相信他的實力。
“啪!”
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振的茶碗和碟子一陣顫響。
“唉!說起來也怪朕?!彼笸蟮膿u了兩下頭嘆息道:“都是朕不好,朕不該由著他們的性子來。結果……你看你看,這事情鬧的。
朕幾番勸阻,苦口婆心的告誡她們年輕人不能縱欲,她們偏偏不信。你看看這……唉……”
潘金蓮側臉撇嘴:所以你就用事實教育了她們是吧?
不過這句話她沒有說出來。
沒有幾十年的資深老凡爾賽絕對裝不出陛下這么高端內斂的13。
“陛下神勇,無需自責。都是高茍麗人自不量力,不懂進退,貪戀一時之歡,才招此禍。
我只是好奇,陛下是如何做到這般神勇的。”
潘金蓮下意識問出的這個問題。
問完了她自己也馬上反應過來了。
自己身為一個女人,怎么能這么直白的跟一個老男人聊這個話題。
話已出口,也只能裝作若無其事硬挺著了。
宋徽宗眼神之中突現驚喜之色。
“怎么,潘愛卿實在質疑朕?”
潘金蓮:呃……
宋徽宗的話不能接。
他的思路很明顯,一旦接了這句話,事態就有失控的可能。
老不死的很有可能端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絕不能接受他的教育。
所以潘金蓮把注意力重新拉到桌子上面的那些紙卷:“相信高茍麗王很快就會知道高茍麗的戰況,屆時按照我們預先的安排,他就只有一條路可走。所以,我們務必盡快拿下高茍麗的王城,這樣才可以及時回防。”
宋徽宗擺擺手:“這些事情你看著安排就是了,不必對朕講了。朕在這些方面的確算不上一個明君,這點自知之明朕還是有的。”
接著宋徽宗話鋒一轉:“潘愛卿,朕想明白了一件事。”
看著他有些邪魅的表情,頗有幾分“我知道事情真相”的意思。
“如果朕沒說錯的話,愛卿恐怕修習的并非道術。”
潘金蓮不想否認,也不能承認。
未卜先知這樣的事情,向來不是道家刻意修行的方向,因為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這個,即便成功也是得不償失。
未來的走向如果全然知曉,活著也會喪失趣味。
人性大抵如此,什么都不知道,會讓自己恐懼。什么都知道了,又可能會讓人絕望。
所以誰也不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修煉這樣的道術,最后只為了在路邊支一個攤子給別人算卦賺幾個小錢兒。
“不瞞愛卿,朕對道術也頗有一些研究。道術一門,淺習修身養性,精習長生不老,而這斷知后事的本領,乃是修習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并非學道之人修習的目標,說到底不過是旁門而已。
所以,如果愛卿修習的是道術,不知道是哪一門,哪一脈,師承何人,道場在何處,而愛卿你修習的目標是什么,現在又進展到了什么層次?或是愛卿還有其他的本領,能否給朕展示一二,讓朕也開開眼界?”
這一連串的發文,想是宋徽宗也思忖了很久了。
如果潘金蓮經此一問變得手足無措,那她跟自己說的什么靖康之變,可信度自然就低了。
事到如今他才發問,并不是之前就相信了潘金蓮的那些關于后世的言論,只是他自己也覺得,大宋該有一些動作了。
屁股一旦沾到了那把龍椅,再頑劣的人,也不會一點兒責任感都沒有。
既然上蒼已經把自己擺在了這個位置上,誰不想有所作為青史留名,成為千秋萬代之后史書記載的明主?
誰又會心甘情愿擺爛,去當個昏君呢?
“陛下……”潘金蓮仍舊溫婉的起身施禮,不慌不忙:“不瞞陛下,其實,民婦是個……男人……”
宋徽宗:給朕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