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二殿下
宋徽宗似乎并不覺得他接下來要說的事情能算得上什么家丑。
“若是說委屈,朕何嘗不委屈?”他來來回回的緩慢踱開了步,篝火映在他那張沒有多少皺紋的臉上,仿佛所有的經歷都在那交替的明暗之間無休止的晃動。
“你追捕兇犯,朕怕擔心他們傷害你,明里暗里的加派人手,都是你還沒等趕到,就已經把他們提前逼上了絕路。
你喜歡哪家的姑娘,朕又怕你心志動搖,影響了皇室血脈不說,還耽誤了你的前程。于是朕又得找人上門,好說歹說,堅決讓那些人離你遠遠的。
衙門里頭的人跟你一起辦案,我又怕他們搶了你的風頭,折損了你的信心,所以都得讓他們發生點兒橫禍,死于非命。
我造了這么多的蘗,還不都是為了你能健健康康的活著,活出皇室的威嚴,活出朕的希望!”
趙牢頭眼淚在眼圈里不停的轉著,他狠狠的咬著牙讓淚往心里流。
許久,他深吸了一口氣:“原來,這一切都是你!”
宋徽宗淡淡的笑了笑:“哼哼……這回你知道了?”
還不來感謝朕!
沒有朕,哪來的你的今天!
趕快跪在朕的面前痛哭流涕驚嘆于為父為你付出的這些良苦用心吧!
然而他想多了。
趙牢頭嗆啷一聲把關刀抽了出來舉過了頭頂,硬著火光,刀鋒凜冽:“都是你害的!你個老不死的!我他媽代表我媽砍死你!”
趙牢頭一直以為自己五行克萬物,沒想到這一切竟然背后都有導演。
原來每一個孤苦伶仃的命運背后,都有一個人在機關算盡。
更可惡的是,這個世界上偏偏就有那么一種算計,叫做“為了你好。”
潘金蓮不顧一切的攔在了趙牢頭面前。
趙牢頭簡單掙扎了幾下,漸漸就平靜下來了。
擋在自己身前的什么東西那么柔軟又彈性十足……
竟然讓他把這么多年積攢的苦楚都能在短時間抹平。
于是他再次舉起刀,又裝作目眥崩裂想要沖出去的樣子。
于是又感覺軟綿綿的東西攔住了自己,還伴隨著女人沁人心脾的體香。
就這樣在沖動與平息之間,他反復喊了幾十次,沖了幾十次,屢試屢爽。
這還是從清河縣各路人前去挑釁潘金蓮之后,她第一次與人有肢體上的接觸。
這時候她已經意識到哪里不對了。
不是趙牢頭,而是宋徽宗。
能夠迎著刀不顧自身安危保護圣駕,宋徽宗理所應當的認為這個女人愛上了他。
再說趙牢頭活的的確不易。
于是潘金蓮身子往旁邊一閃:“砍吧。你去,去呀……”
趙牢頭的官刀在頭上不停的抖動,終于咣浪一聲掉在了地上。
他整個人也在地上抱著膝蓋,聲嘶力竭的哭成了一團。
可是宋徽宗卻完全不明白自己錯在了哪里,能讓自己的孩子刀兵相向。
就連潘金蓮他們都一直以為趙牢頭身上的奇異現象如果不是因為命格,那就是某種特異功能。
誰都沒想到他背后有這么一個不靠譜的爹,不斷的進行著騷操作。
宋徽宗想要殺了趙牢頭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實際上剛才他就想說出這句話了。
可是他必須忍耐。
根據潘金蓮的神預測,他需要在太子趙桓和康王趙構之外另找一個合適的人繼承皇位,徹底顛覆大宋的命運。
否則日后史筆如鐵,他們這一段兒會被稱為“北宋”。
而北宋和南宋之間,是以他和太子被金人慘無人道折磨致死作為分水嶺的。
他接受這件事根本沒用多長時間。
潘金蓮說出了其中很多的細節。
這個女人的神奇是有目共睹的,沒有理由不信。有胸為證。
至少他有生之年深入交流過的女人里,能達到這種鉆石比例的人完全沒有。
正所謂潘金蓮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還好他近距離的聞過。
想了又想,三思之后六思,宋徽宗還是勸自己冷靜下來。
再說這么多人現場鑒證,如果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那真真是給了所有人一個大瓜,上演了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悲劇。
“來吧。”宋徽宗又原地坐下,拿起一根棍子扒拉了幾下篝火里噼啪作響的濕柴,一副把生死完全置之度外的模樣:“如果你覺得,殺了朕,能解你心頭的怨恨,那朕,就讓你殺。”
趙牢頭哭的愈發撕心裂肺。
他知道自己根本下不了手。
封建社會的倫理,雖然偶爾也被一些人踩在腳下,但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心里將其視為做人的準則和行為的戒律的。
越是下不了手,越是心里憋屈。
“如果要殺,那就現在拿起刀,像個有血性的男人。至少這也證明,我沒有選錯人。”
宋徽宗這話說的本沒有錯。
趙牢頭乃是他的第二子,趙檉。
一個宮廷內卷上記載著,在出生第二天就已經夭折了的兒子。
其母親乃是皇后鄭氏,現在還在宮里,安然無恙。
大宋的國運開始走下坡路,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從徽宗的老爹宋神宗開始,大宋在各方面就已經出露敗相。
到了宋哲宗,也就是徽宗他老哥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兒子。
這其中的傳說有很多。
不過拋卻各種原因不談,最終的結果就是,宋哲宗連個祭祀之人都木有。
最終這大宋的江山莫名其妙的就落在了徽宗的頭上。
他先前也沒說謊,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適合當這個皇帝。他也根本不想當這個皇帝。
連太后老妖婆(幾乎歷朝歷代把持朝政的太后都是這個形象。)把持繼位人選之時,章惇等幾位大臣就曾經冒死進言,說徽宗這小孩兒行為太過輕佻。
說的還是比較委婉的。
其實背地里他們幾個人見過了宋徽宗之后都一致認為這小子淫蕩有余而正氣不足。
且是先天的。
但是太后她老人家就是看好他這一點。
一方面后宮又不缺女人,讓他縱情淫樂去好了
朝政的事情正好由本太后繼續把持。
另一方面,這樣的人很能生,以后不會發生絕后這樣的事情,不至于連個繼位的人都選不出來。
后來的事實證明老妖婆的眼神還是很毒辣的。
宋徽宗的繼位人,可以選擇的空間太大了。
然而在大宋趾高氣昂的走下坡路的時候,宋徽宗已經聽取了朝臣們的建議,留個后手。
不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公之于眾。
尤其是男孩。
這樣一旦發生了什么事情,就還有個火種在外面,蓄勢燎原。
多多少少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至于團滅。
宋徽宗當時差點沒噴了。
你們多慮了,朕不用送,外面也有的是孩子。
但這話終究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說。
所以二殿下便已夭折為名,被連夜送出了宮。
鄭氏當時在宮里哭的死去活來:“這是誰出的餿主意啊,好端端把我兒子送走干什么啊,天吶,你們去問問陛下,他在民間到處都是孩子,為什么非要脫褲子放屁把我兒子送出去啊,老娘跟你們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