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招她入京
屋里的氣氛瞬間安靜下來。
連前任都以為自己聽錯了,那表情就像是顛覆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本來還想在被拖出去的時候喊上幾聲“潘大人請你以江山社稷為重”之類的話,然后,就此赴死。
自古忠臣死在自己主子手里的時候不都是這樣的情節么。
結果,潘金蓮壓根沒給他這個機會。
老娘反傳統是專業的。
“你說……神馬!”前任先是愣上了幾秒,不可置信的問了一句,而后突然慌慌張張的去拉扯他身邊每一個人的衣服:“快快,誰有尿,誰有尿,再晚就來不及了……”
京城。
“什么?”端起來的茶盞停在了唇邊,宋徽宗不敢相信老太監說的話:“這她都能同意?”
“是啊陛下。老奴乍一聽到這個消息也以為自己是聽錯了。可事實是,潘金蓮確實答應了吟誦樓的請求。而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老太監凝視的眼神如刀。
事實已經證明,潘金蓮才是心懷大宋江山的人,她比眼前的這個老登更適合坐在龍椅上。
“這個畜生。”宋徽宗輕聲罵了一句,緩緩嘆了口氣:“擬旨,招潘金蓮入京。”
“陛下英明。”老太監高聲跪拜。
等到潘金蓮造反了再想辦法亡羊補牢,頂天算是詔安。詔安,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朝廷慫了的表現。
那樣一來無疑是鼓勵了所有真正有反心的人,大宋的統治真的會岌岌可危。
真的動起手來,朝廷打贏了,潘金蓮是治罪還是不治罪?
治罪,估計陛下舍不得。
再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年月連有毛的都不牢呢,更別說沒毛的了。
萬一潘金蓮咬不住再把趙桓牽連出來,勢必就是大宋的一大丑聞。
所以無論怎么說,現在把潘金蓮弄到京城來聊聊都是正道。
“英明?”宋徽宗無奈的搖了搖頭,背著雙手若有所思:“只怕,現在已經晚了。這個時候,潘金蓮還會相信朝廷,還敢入京嗎?”
老太監稍稍思忖了一下:“我覺得,她一定會來。畢竟我們不能把她視作尋常女子。”
“哦?”宋徽宗眉間一個深深的川字:請展開你的分析。
“雖說她殺了高俅,可是有了吟誦樓的約定,這件事就變成了她為了造反而不得已才為之的理由。
按照他們的約定,那么她殺了高俅一事,吟誦樓那邊便一定會設法為其開脫。到時候,陛下順水推舟即可。
況且潘金蓮敢殺高俅,敢答應吟誦樓,足以證明這個奇女子的膽略非同凡人。
所以老奴推斷,她一定會來。為了大宋的黎民百姓,她也一定會來。
再有……”老太監欲言又止。
“再有什么?”宋徽宗裝作不在意的輕輕追問了一句。
“再有,高俅的官聲,一直……”老太監偷瞄了一眼宋徽宗的臉色,還是咬了咬牙:“一直不是太好。雖然我跟他有些私交,但私交是私交。私交是因為他對老奴還不錯,作為朋友,沒有問題,但是并不等于他做的一切就都是對的。
事實上老奴也曾多次勸說,但也沒見到什么效果。今日之禍,也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你的意思是?”宋徽宗緩緩踱著步,心思有些煩亂。
“老奴是說,陛下即便在詔書中寫明不追究高俅之死,常人也不會相信。莫不如把一切都落實在行動上。
陛下可不許高俅家里舉辦桑儀,做出一副對他的死無所謂的態度。這樣就可以安撫潘金蓮的心思。”
宋徽宗眼神一虛:高俅畢竟原來也是寵臣,這么做,以后誰還敢跟著我混?你不當大哥你都不知道,當大哥很難的。
況且宋徽宗心里的籌謀,怎么可能對一個太監說?
“這樣的事,似乎應該由趙桓那邊提出來好一些。他們不是一直號稱拯救蒼生為己任么。再說,高俅之死,最高興的恐怕就是吟誦樓了。”
老太監隨即明白:“陛下,老奴這就去做。”
趙桓的府邸。
侍弄著菜園子的趙桓聽到了消息表示十分開心。
并不是因為潘金蓮順應了他表面上的計劃,因為這個計劃現在顯然已經被皇帝老子給破壞了。
事實上只要潘金蓮答應了他的請求,趙桓就已經成功了。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事,到了最后并不一定非要落實到行動上。
態度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潘金蓮真乃無雙國士,將來必定成為大宋的中流砥柱。”趙桓暗自感嘆了一句,心想又碼到了一個可用之人。
將來等我當了皇帝,一定會一輩子對這個女人好。
旁邊操持吟誦樓日常事務的幾個人也跟著連連點頭:“潘金蓮的義舉,讓我等男人也為之汗顏。換個位置想一想,就是我們這些人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恐怕也很難做出她這樣的決定。”
“有理,有理。”另一個也點著頭,心里想著這樣的人在我們老家那邊就是傳說中的腦袋讓門擠了。
“她這樣的人,真真是不可多得,放眼大宋,真是死一個少一個了……”
趙桓狠狠瞪了他一眼:不會說話趕緊閉上你那個大坑!
另外一個站的位置靠后的人這時幽幽的來了一句:“不過,如果潘金蓮入京之后面見圣上,說出了先前的計劃,又該如何是好?”
趙桓搓了搓手上的泥:“說了更好!我對大宋一片赤誠之心,那潘金蓮一屆女流尚且不懼生死之事,難不成我堂堂男兒還怕嗎!”
在場的人被這一句話戳中了靈魂深處:畢竟我們也都是堂堂男人。
大宋,決不能繼續這種人人茍且的日子了。
必須向潘金蓮學習,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陛下那邊還有別的動靜嗎?”趙桓從菜園子里赤著腳走出兩列泥印兒:“傳令吟誦樓各處,潘金蓮此次進京,所經之處,我們的人要各司其職,暗中保護。決不允許潘金蓮有任何閃失!”
幾個人面面相覷有些迷惑:“您不是不在乎她的生死嗎?怎么又……”
趙桓嘴角微微上揚,露出半含輕蔑的笑意:“懂個屁啊一個個的。”
離趙桓最近的人低著頭仿佛看出了門道:趙桓你這銀蕩的笑容頗有幾分你爹當年的影子。
“不管陛下是何意,我們吟誦樓,都應該借此機會向天下申明我們的主張。”最后面那個再次發言:“公子應該向陛下覲言,高俅之事不可不了了之。雖然人已經死了,可這還不夠。應該……抄家!昭告天下,一個奸臣的下場,同時保住潘金蓮。
畢竟,公子,潘金蓮最大的危險,不在路上。而在朝中。”
趙桓心里突然一緊。